标题:零跑盈利竟因“抠门”?揭秘车圈优衣库的逆袭密码!
一、新势力“最抠门”老板,如何把造车玩成“拼多多”?
当其他车企老板忙着在发布会上“放卫星”、在社交媒体上“打嘴炮”时,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却在干一件让同行冒冷汗的事——砍成本。
这位工程师出身的CEO曾自嘲:“如果知道造车要花200亿,我根本不会入局”1。但正是这种“抠门哲学”,让零跑成了新势力中的“异类”。

1:不烧钱也能造车?
- 全域自研的“省钱大法”:零跑自制率超60%,电子件全部自研,比外购省下10%成本1。连电池包都自己组装,仅这一项在2022年就省出11万台车的差价。
- 平台化“套娃”策略:88%零部件通用,C10和C16共用同一架构,研发成本摊到极致。网友戏称:“零跑设计师可能是乐高玩家,专攻模块拼接”。
- “龟兔赛跑”式发展:当蔚来砸钱建换电站、小鹏押注飞行汽车时,零跑默默把15-20万SUV市场吃成了“爆款专业户”,C系列销量占比77%,堪称“闷声发大财”的典范。
二、不是“小理想”,而是“技术宅”:零跑的隐藏人设
总被贴上“半价理想”标签的零跑,其实藏着更硬核的底牌——技术宅的执念。
2:性价比≠低技术
- 自研芯片打脸“组装厂”论:零跑是国内唯一自研智能驾驶芯片的车企,凌芯01芯片虽性能不及英伟达,但成本仅为1/106。朱江明放话:“我们成本控制不输比亚迪”。
- 增程不“躺平”:虽然靠增程车走量(C11增程版占销量60%),但零跑同时押注800V高压平台和CTC电池技术,被业内人士调侃:“增程是饭碗,纯电是理想”。
- 全球化野望:借Stellantis的400+欧洲网点2,零跑把C10卖到德国,价格比国内贵50%,老外直呼“真香”。网友吐槽:“国内卷性价比,国外赚溢价,这波操作堪比小米”。

三、车圈优衣库的“危险游戏”:高配低价能走多远?
零跑自称“车圈优衣库”,但这条路线暗藏玄机——用规模换利润,用技术防内卷。
3:不赚快钱反成赢家
- 毛利率逆袭之谜:2024年Q4毛利率飙至13%,靠的不是涨价,而是销量翻倍(全年29.37万辆)摊薄成本。经济学家算过账:每多卖1万台车,单车成本降2000元。
- 经销商模式“反套路”:当蔚来死磕直营时,零跑用860家门店快速铺货,甚至让经销商赚到钱。网友戏称:“别的车企坑投资人,零跑带着经销商共同富裕”。
- 危险的平衡术:C16顶配才20万,却塞进激光雷达+Orin芯片,业内人士担忧:“堆料狂魔会不会变成赔本赚吆喝?”朱江明回应:“全域自研就是我们的护城河”。
四、盈利之后,零跑的下一个生死劫
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只是起点,零跑面前还横着三座大山:
4:优等生的新烦恼
- 20万天花板难破:C系列最高价20.58万,冲高端需直面华为、小鹏狙击。网友调侃:“零跑版‘仰望U8’敢卖30万吗?”
- 技术路线赌局:2025年固态电池、城市NOA大战在即,零跑的“抠门研发”(19.2亿VS小鹏52.8亿)1能否撑住?
- 海外市场陷阱:欧洲人现在买账,但Stellantis若“变心”,零跑会不会重蹈MG被收购覆辙?

结语:零跑给行业上了一堂“反共识”课
当所有人认为新势力必须烧钱、必须高端化时,零跑用“技术普惠”路线撕开血路。这种“比甲方更会砍价的乙方”模式,或许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从内卷中突围的另一种答案。
互动话题:你觉得“车圈优衣库”能跑出下一个丰田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点赞前三送零跑车模!(悄悄说:据说C16模型带激光雷达可转动…)
新春购车政策(合规提示)
零跑现推出新春补贴:国家以旧换新补贴至高2万元+现金红包15000元,活动截止2月29日。详情咨询当地门店[活动资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