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去年某场发布会上,比亚迪说要“智驾平权”,当时我就跟朋友瞎聊:你说有没有可能未来比亚迪会全系车型都搭载智驾?
我们一通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要么不可能,要么就是单独加钱,出一个智驾版本(毕竟迪子之前有这么操作过),“假装”全系智驾。
没想到,这回比亚迪直接整了个猛活,真·全系车型,加智驾不加价。
我觉得我已经比较了解比亚迪了,但现场看到这个消息,还是非常震惊。

2025 年是比亚迪的智驾元年,2024年是电比油低,2023年是油电同价,每年都是年初就朝市场扔出重磅炸弹……我很好奇,2026年比亚迪的Slogan是什么。
这个回答不想再吹什么技术之类的参数,说一些我现场观察到,比亚迪和其他车企不一样的地方:
1.比亚迪的智驾设计,是从“驾车安全”这个核心来出发的,很有意思。
我特地观察过,市面上绝大部分车企,只是为了智驾而智驾,友商做了,他们也得做,不然就跟不上节奏,发布会都会谈技术、效果,却很少有人谈“我们为什么要做智驾”。
比亚迪思考得很清楚,就是为了“驾车安全”,所有智驾的功能都是根植于这一点之上,高快领航、AEB、泊车等等,包括硬件部分,也是基于这个核心。
经常看到有人吐槽比亚迪质量不行,但各位,作为电车第一名,如此多的友商看着,卖了1000万➕的汽车,比亚迪至今发生过比较大的质量问题吗?

2.比亚迪足够开放
这一点其实是比亚迪传统,举几个例子,天神之眼只是比亚迪智驾的一个路线,方程豹跟华为合作,那也是一个路线,未来如果有好的第三方方案,比亚迪也不排斥合作;
再比如,比亚迪现场宣布璇玑架构接入Deepseek,可以利用Deepseek来完善自己的智驾模型,分析数据,应该是第一家这么做的车企;
还有,比亚迪跟大疆也有合作,方程豹钛3直接出了搭载无人机的版本(其他车型也有)。
这一点我也是非常佩服比亚迪的,所以在网上看到有些人将比亚迪和某些品牌搞对立,就很搞笑……

3.迪子真正的做到了“技术普惠,智驾平权”。
比亚迪没有吹牛逼,没有画饼,给售价6.98万的海鸥(图片|配置|询价)都用上了智驾。
是的,这是一个三目摄像头的版本,它不支持城市NOA,但是在高速路上,比亚迪早就驾轻就熟(实际体验过,很丝滑),各种泊车场景也稳如老司机(也实际体验过,无难度),现场演示的车非常多。
可能迪子也认识到没有城市NOA差点意思(主要还是硬件和算力限制),它们后面会推送城市记忆领航,你可以理解为“点到点的城市NOA”。
对消费者,比亚迪绝对是真诚的。
最后再说几个现场看到的:
现场有演示夜间110km/h下,汽车的AEB刹停(前方有静止车辆);
这次智驾有3个版本,天神之眼A主要是多了易四方➕端到端的全国无图城市领航,B是易三方➕端到端全国无图城市领航,C是高快领航➕城市记忆领航,这是主要区别;
硬件区别是这样的:

我帮你们看过了,主要差别就是激光雷达(当然还有芯片)。
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说希望中国的智驾可以成为中国汽车的属性、标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输出到全世界,这个理想很远大,以前觉得不太可能,现在感觉有生之年真的可以看到这一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