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2025年了,宁德时代已经公布了骁龙混动专用电池,并且好多新势力已经宣称将使用该款电池,实现增程式车型纯电续航能力提升。毕竟,现在的增程式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只有200多公里,改用骁龙电池后,纯电续航里程将提升至400公里以上。
听起来,使用骁龙电池的车型使得增程式车型得到了提升。那么,新势力车企的增程式车型应该是进步了,应该是好事呀。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新势力品牌做新能源车型的初衷是打造一款纯电车型。但是,纯电车型由于充电速度慢且续航里程短,所以改用内燃机做增程器产生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中,然后供电机驱动行驶。

毕竟早期的电池包价格昂贵,减少电池包的成本,而且可油可电的形式解决续航焦虑的问题。早期的动力电池包不支持超充,充电时间过长也影响中国消费者的体验。仅仅凭借纯电车型起步动力快,电机扭矩大,不得已让新能源技术迅速普及。
但是,现在的技术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
一、动力电池的价格已经降下来了,尤其是磷酸铁锂的电池包价格降幅明显。说不定,续航里程在800公里,电池包容量在100度的车型落地价格降到20万元以内将在2025年实现。即使官标的续航里程虚假,但是真实续航里程突破550公里已经和燃油车差别不大。
二、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肯定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效率变化感到惊讶。2024年,部分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支持5C超级充电。多家车企在发布会上宣称,自家的车型充电效率已经在提升,电量从20%到80%的充电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甚至部分车型能控制在20分钟。

也许有部分媒体会反驳,毕竟这种充电速度需要超充液冷充电桩。而且纯电车型也需要支持800V的高压充电技术,然而事实呢?小鹏P7+作为一款主流中大型纯电车型已经将800V的充电技术带到20万元以内。普及800V的技术还会远吗?而且目前主流的充电桩都在升级,随着电动车的普及,超级液冷充电桩能覆盖城区70%的区域也就是在最近一两年的事。
三、最近两年,电车的竞争方面已经从之前的续航里程到百公里的能耗,特斯拉焕新版的Model 3经过实测,百公里的真实能耗在13度电,即使使用60度电池包,常规的外界条件下,也能实现续航里程超过450公里。怎样降低能耗,才是纯电车企衡量电车进步的指标,反观之前堆电池的做法,如何减重和提升电动机的效率才是关键。

四、毕竟多数的新势力车企早期选择增程式技术是为了规避纯电车在实际使用中性能的不足,并非将增程式作为技术路线。简单来讲,新势力造成在内燃机研究方面没有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如果继续研发增程式车型,只能耗费资金,竞争不过传统车企的可能性大,提升了量产车型的成本,导致竞争力下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