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买车还是打车,该怎么算这笔账?

    AppleTech头像AppleTech头像
    AppleTech02-07


    现今公交通发达,不买车而搭载公交地铁或者打车出行,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他们认为买车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很高,不仅要负担买车的费用,还有保险、保养、停车费、油费/电费、折旧等支出。一年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远不如乘坐公共交通来的划算。更不必说现在城市的交通拥堵早高峰开车上班动辄一两个小时起步,坐地铁或者骑共享单车早就到公司喝茶了。所以从经济、时间上面来算账就不应该买车。



    从经济成本来看,买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一辆价值15万元的普通家用车为例,购车时除了支付车款,还需缴纳车辆购置税约1.3万元,保险费第一年大约5000元左右。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每年的保养费平均2000元,若每年行驶1.5万公里,油耗按每百公里8升,每升油7元计算,油费一年就达8400元。此外,还有停车费、过路费等杂项开支。反观公共交通,以每月乘坐地铁和公交出行20次计算,每次平均5元,一个月交通费用仅100元,一年也就1200元,远远低于养车成本。

    时间成本方面,自己开车在交通拥堵的大城市中并不占优势。早晚高峰时段,道路常常水泄不通,在一二线城市,平均通勤时间可能达到1 - 2小时,还需寻找停车位,停车时间也不容小觑。而公共交通,如地铁,有专门的轨道,不受地面交通拥堵影响,部分城市还开通了快速公交专线,能保证相对稳定的运行时间。以长沙为例,从梅溪湖到火车站,开车可能需要1个半小时,而乘坐地铁仅需40分钟左右。

    但是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上下班通勤和有便捷的地铁乘坐的情况下,应该选公共交通,其它情况如节假日出游、返乡、以家庭为单位出行,开车还是最有幸福感的方式。自己有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自由。周末可以随时带上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无需担心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和线路限制。在恶劣天气下,也不用担心被雨淋湿或在寒风中等待。对于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车上的空间可以自由调整温度、摆放物品,提供更舒适的出行环境。如果有了家庭,买车的必要性会更加明显。家中有年幼的孩子,孩子的作息和出行需求往往不固定,有车可以更方便地接送孩子上下学、去医院看病、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对于老人来说,便捷的私家车出行能让他们更轻松地外出购物、参加社交活动,减少路途奔波的劳累。而且,在节假日家庭集体出行时,一辆车可以让家人紧密地聚在一起,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所以我认为最好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辆车,然后根据当下的出行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核心就是出行为生活服务,选择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有最佳的幸福感!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