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抹黑小米 SU7 对撞测试黑手落网,同行衬托 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对撞测试风波起

    2024 年 8 月 13 日,汽车博主 “原来是翔翔啊” 发布小米 SU7 与极氪 007 的对撞测试视频,按时速 60 公里、90% 左右重叠率碰撞后,小米 SU7 断电、车门无法打开,极氪 007 能触发自动报警客服,车窗、车门正常。视频迅速传播,网友质疑小米 SU7 安全性,攻击小米造车实力,其口碑和销量面临考验。

    反转!黑手落网

    小米 SU7

    面对抹黑,小米公司迅速行动。8 月 14 日晚,小米汽车官方回应,指出相关测试存在不严谨、不完整、不科学问题。经调查,碰撞后 E-CALL 失效说法不实,呼叫中心碰撞后第一时间呼叫并接通,多次回拨未接听。关于小电瓶断电问题,因碰撞前车辆数据长时间掉线、碰撞时国家监控平台数据缺失,无法确认小电瓶再次上电时是否按标准锁紧电极,不排除装配不当致碰撞后断电的可能。小米声明 SU7 开发中经严苛碰撞测试,无安全隐患,车辆撞击测试应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此外,小米固定证据开展法律维权,2025 年 1 月 25 日,小米法务部称涉嫌恶意抹黑的某平台博主及其同伙多人已被依法缉拿归案。

    同行衬托,凸显真金

    与竞品安全性对比

    小米 SU7

    中保研 2024 年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首批测评结果显示,小米 SU7 在正面 25% 偏置碰撞测试中 A 柱和前风挡玻璃完好;成员侧 25% 偏置碰撞测试里,车内气囊、气帘正常发挥作用,副驾前气囊侧翼提升安全性。与竞品极氪 007 相比,两者主被动安全表现相当,小米 SU7 因模块化设计和一体压铸后地板,维修更便捷。总体而言,小米 SU7 安全性出色,能为消费者提供可靠保障。

    技术实力大比拼

    小米 SU7 在智能驾驶方面,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配备激光雷达和英伟达 Orin-X 智驾芯片,能精准感知环境,但在智驾领域与竞品相比,数据积累和算法迭代有提升空间,技术发展优化后智能驾驶水平有望提高。在电池技术上,小米 SU7 采用 CTB 技术和电芯倒置技术,空间利用率达 77.8%,提升续航,且电芯极柱和泄压阀倒置,热失控时气体和烟气从车底排出,保障电池安全性。

    口碑与销量见证

    小米 SU7

    自上市以来,小米 SU7 凭借出色综合实力获消费者广泛认可。2024 年 10 月,其累计销量突破 2 万台,在新势力轿车、20 万元以上轿车及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均居销量榜首,在新势力轿车销量榜月销成绩相较第二名近乎翻倍,呈断层式领先。

    用户好评众多,车主称赞其动力强劲、操控精准,智能座舱功能丰富,带来便捷舒适驾乘体验。有车主分享,小米 SU7 动力响应快,超车轻松,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高速实用,车机系统流畅,与手机互联后更方便。这些反馈证明了小米 SU7 的卓越品质与市场认可度。

    汽车行业的竞争与规范

    小米 SU7

    小米 SU7 对撞测试黑手落网事件为汽车行业敲响警钟。恶意竞争与抹黑既损企业声誉,又破坏公平竞争环境,阻碍行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当下,企业应靠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获消费者认可,而非不正当手段打压对手。

    汽车行业需健全规范和监管机制,加强自律,严打恶意竞争和虚假宣传。营造公平公正透明市场环境,才能让有实力企业脱颖而出,推动行业进步。消费者也应理性客观,不被不实信息误导,多了解比较后明智购车。

    结语:理性看待,拥抱未来

    小米 SU7 从被恶意抹黑到真相大白,彰显了市场公平正义。在信息爆炸时代,不实信息易误导消费者,我们应保持理性客观,不盲目跟风、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关注汽车评测时,要选权威专业的评测机构和平台,综合判断。车企也应担起社会责任,提升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汽车产品。相信在消费者理性选择和车企良性竞争下,汽车行业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