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啥可骄傲的,去年日本国内卖了 442 万辆汽车,迪子才卖 2223 辆。
此外,迪子在日本对标的其实是特斯拉,Model3 也卖了 5600 辆,迪子要走的路还很长。
我这么说并非是要打击比亚迪,客观地说:如果比亚迪想要在日本提升销量,其实非常简单,把海鸥(图片|配置|询价)拿到日本去卖,大概率销量能一举超越特斯拉。
我这可不是胡扯,纯粹是日本的电动车市场,目前还处在“老头乐”的阶段。
日产卖了 30749 台汽车,看起来很牛X,主要车型是 SAKURA(樱花),这车长啥样呢?
看图:

换个五菱宏光的标,一点都没有违和感。这车参数如何?看图:

60 匹马力,20KWh 电池,续航 112 英里(换算成公里是 180km),100KW 直流充电,售价 15500 美元(11.3 万人民币)。
这东西放在中国,超过 10 万售价都会被骂是工业垃圾……
再看一下三菱汽车的 EK Cross EV,这质感更像老头乐了: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前排里面除了特斯拉,其他的压根不是竞品。
比亚迪进军日本,先卖的是 ATTO 3(元PLUS),再是海豹、海豚,目前就这 3 款车,最便宜的海豚售价也要 14 万人民币左右。
目前比亚迪在日本的策略是:打造品牌形象,占领用户心智,在此基础上再卖车。
迪子当然有非常便宜的海鸥车型,要是拿出来卖肯定有不少量,但是没意义,
迪子也不想打造一个“低价”的品牌形象,我一直有关注比亚迪在日本的宣传,你以为比亚迪只会宣传这 3 辆车吗?其实不是,他还会宣传仰望:

本质上是在宣传品牌力,将比亚迪三个字和科技绑定起来。
问题里也有说,比亚迪目前已经开了不少门店了,预计 2025 年年底门店数量将达到100家——这种规模的门店数量,在比亚迪所有海外战略中,都是比较少见的。
原因是什么,我只能想到一句话:若能拿下日本市场,对我们是一个巨大鼓舞。
不仅对比亚迪如此,对中国汽车也是如此,对中国人亦是如此。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路漫漫其修远兮,比亚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日本的电动车其实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有点像我们 2020 年左右那会儿,基础设施不够丰富,政策支持也不够,主要品牌仍在销售燃油车。
目前全球电动化的趋势无可避免,除非日本真的放弃电动车市场,只要日本开始转向电动车,那以目前比亚迪在日本的“偷家规划”,未来真正做到超越丰田,也只是时间问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