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有人说车fans应该改个名字。
直接就叫“米fans”得了。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这哥们好像变成了小米汽车忠实的粉丝,关于小米汽车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嘴巴。
根据车Fans爆料,小米汽车上周新增锁单量在8500辆左右。

undefined
一周8500辆,一个月差不多就是35000辆左右。
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12月全力冲刺阶段已经过去了。
再说,现在已经到了年初,也就是一年当中汽车销量最暗淡的时候。
有网友说:“小米汽车根本就不需要发布YU7,光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就能把一年三十万产能吃干净……”。

是啊,小米汽车,2024年总共9个月时间,累计交付新车达到了13.5万辆,只有在最后两个月,其产能才超过了20000辆。
可见,就算是小米汽车的产能再翻一倍,一年也就生产个40多万辆新车。
2025年,小米汽车的产销目标就是30万辆。
如果,小米汽车月均新增订单持续超过30000辆,那正如这位网友所说的,光小米SU7一款车就能够吃下一年30万辆的产能。

所以说,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5月份小米YU7上市后,小米汽车的产能压力会非常大,因为,目前小米SU7的订单积压依旧严重。
有一位小米SU7车友说,自己是2024年7月份订的车,2025年1月份才提到车,也就是说,他等车时间也差不多半年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其实对于车主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对于小米汽车也非常不利。

毕竟,半年时间,可能会有很多新车上市,万一有车主改变主义了,后悔了……。
不过,在订单量的增长上面,小米SU7确实好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包括负面信息、包括新年伊始淡季……。
每天都能看到有人会说,“小米SU7的事故率高,保险都买不了”,要我说,这也能算小米汽车的问题吗?

个人认为,小米车主的问题可能会更大。
首先,小米SU7上市后,经过很多个人以及机构的长时间测试,可以发现,这款车的动力以及操控性都是无敌的存在,特别是小米SU7 四驱Max版本,性能操控性在国产新能源汽车里面也是Top3的存在。
对于这样一款动力强劲、操控性稳定的车辆,很容易会让人上头,红绿灯路口,总是忍不住要蹦一下,让其他车看看自己的尾灯,而且小米SU7 Max版本,有弹射模式、又有 Boost 模式,简直不要太刺激。

弹射模式:同时踩下双踏板,170ms内车辆提供 0.95g 的极致加速度。
Boost模式:整车会有持续 20 秒超额扭矩输出,驾驶屏和中控大屏也会对应切换。
所以说,弹射起步时碰到有人(车)闯红灯的情况下就会非常危险,出事故也在所难免的,但是,就算各种事故频发,车辆被撞到几乎报废,也没有见小米车主有受伤严重的情况。

印象最深的一次事故就是来自河南的王雨(化名)和丈夫、婆婆、2岁半的女儿驾驶小米SU7 pro去某景区游玩,下山过程中操控不当,导致车辆冲下山崖,翻滚差不多有30米的样子,经过翻转后被树木挡住,一家人均无生命危险。

车主直呼小米SU7救了他们一家人,再选车还会选择小米SU7。
这么严重的事故,小米SU7作为一款电车,不光很好地保护了乘客,而且还没有自燃。
可见,事故频发,不光没有影响到小米SU7订单量的新增,反而验证了小米SU7是一款安全系数非常高的车子,所以,就算网上动不动就传出小米SU7出事故的视频,其销量反而越来越高。

而小米SU7“事故率”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这款车的热度非常高,热度高就有流量,有流量就会有人发,有人发就会有人不断转发,大肆宣传,包括本文也一样,写小米汽车就是因为流量好,看得人多。
所以说,2025年,小米汽车完成30万辆的销量目标还是非常轻松的。
因为,2024年已经证明了小米的车,一点也不差,包括颜值、动力、性能、用料、操控性,压根就不像是一个造车“新手”生产的。
我想,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小米汽车充足的资金链,用料扎实、舍得研发投入,努力积累技术,比如,Xiaomi Pilot全栈智能驾驶技术、倒置电芯的CTB一体化电池、Hyperengine V8S超级电机等技术。
只能说,雷总太牛了!
小米汽车,太牛了!
对此,你怎么看?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