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亏本卖车的零跑,都开始赚钱了?

    赛博船长头像赛博船长头像
    赛博船长01-14

    昨天晚上,零跑汽车发布公告。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

    这意味着,零跑已经成为理想之后,第二家正在盈利的新势力

    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挺意外的。

    因为,零跑长时间都在亏本卖车

    字面意义上的亏本,负毛利率

    2019年,-95.73%

    2020年,-50.63%

    2021年,-44.30%

    2022年,-15.43%

    2023年,毛利率转正到0.48%,但到2024上半年,也只有1.13%,增长非常缓慢。

    然而只隔了一个季度,零跑的毛利率开始飞涨,甚至都拉动净利润实现了转正

    如何赚钱?

    提到负毛利卖车,很多人会联想到零跑那次在2023年的大降价

    2023年3月,零跑C01从19.38万元起售,降低到14.98万元起售,下降幅度最高近6万元

    零跑C11(纯电)从18.58万元起售,降低到15.58万元(增程14.98万元起),下降幅度最高3万元

    零跑T03从8.25万元起售,降低到5.99万元,下降幅度也超过2万元

    这样的降价幅度,很难不让人担忧盈利能力。

    但事实是,零跑的毛利率,反而在当年实现了由负转正,提升有15.91%。

    从结果来看,提升毛利率的原因有两个:

    - 降价换销量,再通过规模化效应降本,最终多销薄利;

    - 自建产业链,拿回被供应商截留的毛利,反馈到车价上。

    第二点,朱江明曾解释:“像零跑C11、C01,哪怕10万块钱的成本,其中有7万块钱零部件是自制的,如果外购有10%毛利空间差价的话零跑就比别人有7000元的竞争力。”

    这和另一家车企比亚迪非常相似,而且后者的体现更加明显。

    卖的最便宜每年价格战打的最猛却不影响盈利,靠的同样是这两点。

    一切前提:销量

    尽管路线清晰,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朱江明提出这一战略时,就曾提过:“首先要保证有市场的占有率这是我们第一追求的目标。”

    市场占有率就是规模,如果没有规模,就无法摊薄成本。即使自研自产零部件也赚不到多少利差

    而驱动零跑规模增长的,一个是降价,另一个就是及时补上增程车型

    在理想展现出增程的潜力后,零跑的跟进决心几乎最强。

    零跑降价之前的两个月,累计销量只有4337辆,相比2022年同期减少62.4%。

    但五个月后,零跑在2023年8月的交付量已经达到14190辆。

    其中,C11单车系交付过万,是理蔚腾之后,第四款单车月交付过万的新势力车型

    2024年9月的最后一周,零跑首次实现单周交付破万

    十一假期,零跑收到17397辆大定,开始净利润转正序幕。

    11月,零跑交付量达到40169辆,同比增长117%,单月交付首次突破4万

    同时,1-11月累计交付量达到251207辆,同比增长100%,提前完成2024年25万辆销量目标

    12月,零跑单周交付量再次连续破万,单月交付量42517辆,全年累计交付量达到293724辆,相比2023年增长104%。

    可以看到,销量有起色之后,零跑的增长反而更加迅速

    这也正是这种策略的可持续之处:以价换量→摊薄成本→再降价换量→再摊薄成本

    持续循环直到一个边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