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奕派008是2+2+2座椅布局,也配备了独立座椅,许多车友通过改二排旋转座椅把008改成床车,解决了座椅不能平躺的问题,好处就不说。我作为一名008的车主,但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观察和比较,还是没有购买安装旋转座椅(文中会说自己的原因)。虽然没有改,但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本着好知识多分享的原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旋转座椅的学习笔记。全部素材来源于车友群或pdd,dy里面提供的可以公开看到的内容,使用了相关图片也是为了印证文章主题,一些数据也有一定的推测。

1.什么是旋转座椅?市面上搭配改旋转座椅的的车型,比如理想,蓝山,传奇E8,领跑c16等,包括我自己的奕派008,这些车都是二排独立座椅,也就是所谓的2+2车型。改了旋转座椅以后,可以把独立座椅可以多个角度进行一个旋转,满足各种角度的需要。像008本身座椅的一个自身不足,没法将前排座椅和二排座椅躺平,组成大床模式,只能靠旋转以后把二排和三排进行一个拼接,搭配一个大床模式,满足在车上躺的需要。
2.我为啥没有改旋转座椅?第一次劝退:国庆出游前我也尝试着将一侧二排排座椅倒过来,想着驾车出游的时候,2可以倒过来,3排可以方便照顾小宝。

但发现倒过来以后,座椅靠背就会是个大问题。前排驾驶位置已经调到能驾驶的最小位置了,要想倒过来也坐,二排座椅就要向三排进行靠,才能够把座椅调到一个可以做人的角度。这时候三排和二排要想面对面做两个人太难了。评论就是行驶过程当中23排面对面坐不现实。
第二次劝退:
年前pdd给我发了一个优惠券,200多就能够让我实现旋转座椅,比较的比较就下手了,当时说的是他会增加4个多厘米的高度,也觉得无所谓就买了,但当我坐在二排座椅上,把手握成拳,从头对车顶一比较,头和车顶挨着了,那还得了。最终还是没买,在没有发货前退了。我身高有1米8,躺着的使用场景还是少数,所以就不那样弄了。
也就是那时我刷了好多关于这个旋转座椅的视频和分享,为啥有的卖的贵,有的卖的便宜?他们究竟哪里不一样?广告吹的天花乱坠,互黑的,拍视频的各式各样,但看完我这个分析,你应该就能打破你买东西的定律,不是一定要买便宜的。如果需要改装旋转座椅,一定要耐心看完我这个分析。现在网上卖的有好几种,增高有3cm,3.5cm的,4.5cm,还有5cm的。但抖音上早些做理想旋转座椅的,最低有能做到2.8cm的,仔细观察他们提供的图片确实能做的更低。
3.升高高度不一样的秘密。
目前008搭配的几个都是一个基于理想这个热门款改造出来的,仍旧就没法实现可以最低的效果。目前这个车的销量,估计也不会有这样的专门厂商单独开模生产。

1.50mm增高高度。那些卖的旋转座椅就是一个标准的金属件,再加一个二次加工。有生产的就有改造,我们买的旋转座椅盘不光是可以在汽车上使用,其他场合也有使用。就有这样的金属制造厂生产专门的胚子,提供给其他级加工商进行二次加工。搜索旋转座椅盘。找到一家提供技术参数的产品介绍,你会发现这种胚子的价格在160来块钱左右,中间有一根支撑梁,统一尺寸高度是4cm左右,在结合其他看到的信息,这类杯子的厚度应该是3mm的钢普通的2级加工厂要想进行适配最简单找两个5mm的钢板。上下在原有孔位上进行螺丝固定。再根据不同的车型在钢板上进行钻孔定位。40mm+5mm+5mm=50mm。

如果是买到这样的,那你的整体做的高度就升高了50mm。
2.45mm增高高度。还是这个40mm的胚子。为了降低它的高度,一侧不再使用钢板螺栓打孔固定的方式。而是对4个角进行切割,在侧边焊上5mm的钢板,钢板自身的厚度在这个胚子自己的高度内,另一侧仍旧使用5mm的钢板用螺栓进行固定。这样做出来的旋转座椅40+5=45mm。如果买到这样的,你的座椅高度应该会增加45mm。用这个模型胚子的,只有上半部分有一个弯折,他可能有焊接的空间。下半部分是一个平面。所以说下半部分固定只能靠螺栓,最低也就做到45了。

3.35mm增高高度。继续逛,并且通过图片和车友提供的素材发现好像有厂家生产出了另外一种金属胚子,一些加工厂采用这种胚子进行二次加工。同时,卖家也说他会增加35的高度。这种胚子的特点是中间不再有那根中间加强杆,也没搜到这种胚子的参数。
发现车友们很少拍这个旋转座椅的背面,我也只能从一些侧面初步判断。
但可以发现它的底部仍旧是靠用5mm的钢板进行螺栓固定,上侧采用的是焊接,这种逆向去想的话,这种金属杯子的高度应该就在30mm左右。

采用这种金属杯子进行加工出来的旋转底座,你增加了就应该是在35mm左右。主要看中间有没有那根金属横杆。如果是这种二次加工的,最低也就做到35mm了。如果还能比这低,也就是焊接的时候,焊接缝沿着侧边儿再往下一些,降低个2-3mm,但这种二次焊接需要考验验加工技术。

同样是用这个30的金属胚,二次加工厂家对这个胚子进行更深层的加工,把上下两层都进行了切割,然后进行钢板焊接,焊接位置向中间结构性的靠近,说是也做到了30以下,我刷到用这个胚子做成的,升高高度是29mm。
35就是一个分界线,往上的基本上都是二次加工的,往下的是一体成型的,车型的孔位直接在陪体上打孔,做的更薄。

4.30mm增高高度。能做到能做到这个高度的,抖音里面也提供了产品的细节图,可以看到这样的产品上下两个面是一体成型的。安装孔位直接在上下两个面上,整体高度只有材料的厚度和结构的高度,没有外接让他变得更高,并且他说他自身的材料也比其他的更厚,用了4mm的材料。如果一个产品说它比别人厚,那其他应该都是一样的厚度,好像也说明其他那种二次加工的产品胚体厚度都是3mm。
5.27mm增高高度。逛到这儿基本上就觉得30的一体成型就应该是这个高度的极限了。但刷抖音的时候就刷到了另外一个理想系列的厂家提供的抖音,他说他的这个高度可以达到27。我就一针一针的反复观看了一下。的确,他提供的这个好像在结构上更薄一些。从材料上来看,他在座椅固定点的位置有弯折,进一步降低了结构高度。让座椅固定可以更往下探一下,又降低了个3mm。也让我惊讶达到了27mm。这就是我刷到过最低高度的旋转座椅了。
全文我始终没有提各个产品的厂家和价格,但是每一类的高度都是有固定的价格区间的,所以各位车友只是希望你们在选择合适的时候,价位要符合你买的东西,擦亮眼睛,你花的钱确实是你想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