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造车新势力翘楚,李想无疑是最合格掌门人,通过采用低成本务实增程技术路线,活生生从德国BBA铁幕下撕开一个缺口,并且只用短短两年时间,取得与德国BBA扳手腕江湖地位,成为国内首家盈利造车新势力。
同时许多人吐槽理想汽车技术落后时,却不知道理想扶持智能座舱公司德赛西威,悄然超过华为支持均胜电子和华阳公司,跻身为智能座舱第一股,还因为与英伟达芯片深度绑定,让理想汽车智驾水平丝毫不弱于华为,更别说小鹏和蔚来等造车新势力。
然而李想经历2023-2024两年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因为他的好学生零跑汽车,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徒弟打死老师傅态势,其中11月理想汽车销量从5万辆大关,滑落至48470辆,而零跑汽车却逆势增长到40169辆,两者差距仅剩下8000辆,就在一个月前两者差距还有1.3万辆,这意味着零跑很快就能超越理想,登顶造车新势力销冠。

为何说零跑是理想学生?因为两者都是增程电动汽车佼佼者,其中零跑被业界冠名为半价理想,除了3款SUV对标理想产品,售价减半外,就是毛利追求上也是减半,相比理想追求20%毛利,零跑则追求10%,还有就是沙发、电视和冰箱三大件相类似,甚至营销手法也如出一辙.
或许有人会说理想零跑定位不同,一个定位豪华车,一个定位平价车,就像宝马和丰田之间没有可比性,但在智能平权和新能源道路上,其实没有多大技术上差别,更多是品牌占据用户心智而已,就像问界M9能够轻松打败宝马X5和保时捷卡宴,坐稳50万级别车型销冠,理想塑造豪华车品牌定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牢固。
于是李想才会有如临深渊之感,孜孜以求理想销量规模,在2023年实现37.6万辆销量后,就把2024年销量目标翻番到80万台,并且调侃如果月销还停留在5万辆,自己就需要和李斌一样出去找工作了.
然而现实却狠狠打脸李想,先是2024年初问界横空杀出,将理想销量迫降到3万台,好不容易通过推出低价车型L6,打个翻身战恢复到5万台,结果又碰到零跑更低价车型冲击,到11月又滑落到5万台以下,预计完成年销50万台有点困难。
更为重要是增程车型热销,已经引起众多车企觊觎,他们纷纷推出竞品车型,将进一步蚕食理想市场份额,所以理想当前不是冲80万辆问题,而是能不能守住50万销量问题,直白说不能寻找到增量市场,仅仅依靠国内增程存量市场,理想是很难向上突破的。
所以理想必须在纯电和出口两大增量市场取得突破,但是自从理想MEGA(图片|配置|询价)产品失败后,就逐步放缓了增量市场尝试,而是深耕智驾技术和供应链体系,前者占据下一代智能汽车竞争优势,后者则挖掘未来汽车价格下降空间,以应对即将带来激烈价格战,得以在淘汰赛中存活下来,这无疑是正确选择.
不过零跑对理想压力依旧存在,因为零跑后面Stellantis集团,不仅拥有遍布全球供应链体系,可以降低零跑搭建供应链成本,让零跑有更多精力布局纯电动市场,同时拥有全球销售网络,尤其是欧盟地区销售网络,将让零跑布局出口市场占据优势,也就是说零跑未来增长空间大过理想,必将成为造车新势力领头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