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发函的那家公司,叫做森萨塔,函件的抬头就可以看清楚,美国独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这家公司全名叫做美国森萨塔工业集团,全球传感器巨头,这家供应商的利润常年稳定在30%以上,去年利润高达38%,比亚迪自己的毛利率不过20%而已…… 现在比亚迪一年销售400多万辆,这三年每年增长都在100万辆以上,森萨塔的订单和业务也是水涨船高,怎么,这外企降点价、让点利、少喝点血,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都说﹣﹣有种卷外国人去啊,没错啊,比亚迪就是在卷外国人啊,一边卷外资的车企,一边卷外资的供应商,让这些躺着赚钱的洋大人把利润吐出来,让大家能够买到更便宜的车子,给本土的供应商和产业工人很多的机会,没毛病吧? 再告诉大家一个常识,发函沟通要求降价10%确实不常见,能够这么硬气的原因大概只有一个一一国内有了更具性价比的国产供应商和替代方案。 还记得比亚迪当年是怎么让博世降价的吗?当年博世在国内市场占了70%的份额,拥有绝对的定价权,本土车企根本没有任何议价的空间,博世曾用ABS系统的供应卡过比亚迪的脖子,垄断加价、限制产能,甚至海外工厂等借口都用上了。结果比亚迪自己研发了第一款100%自主知识产权的ABS系统……博世立马不硬了,主动降价,直接把2000一套的ABS 降到800。 你们所谓的"语气强硬",是因为有了"备选方案"。 市场经济就是这么个逻辑,你美国企业不做,有的是其他企业做,扯什么"压榨"都没有意义……自由贸易、适者生存、这是西方人教给我们的道理,扯太多对不起哈圣。 今年博世刚刚宣布全球裁员5500人,不是说这些"国际大厂"、"德国企业"、"美国企业"倒了,就没有货了,天下这么大,企业可以死,产业死不了,没有美屠夫、德屠夫、日屠夫,就吃连毛猪了? "彼可取而代之也"! 它们死了,刚好给国内企业腾出生存空间。
Sentana是毛利率30%,净利率是5%。重点于这是在年降VAVE基础上突发的一个月内要完成的强制二次降价通知而不是双方对工艺或流程等协商改进的降价,而且不止针对这一家企业的。 而一切降价都是有边际效用的,年降10%打价格战除了偷工减料和裁员或者引入非车规级供应商外,你们真觉得还什么办法可以无限降价?价格战打起来后其他主机厂也只能跟进并一样压榨,供应商无法选择只能压榨下级供应商,原本供应商还有研发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现在只能被低价低质的供应商取代,以后想用好东西又得去找苟回去国外的供应商,又是发展个了寂寞。 还有迪链是不受票据法的约束的行业倒数的平均去到9个多月的企业白条而不是普通的商票,承兑还要等多几个月,提前承兑供应商只能通过招商银行和深圳几个本地银行进行贴现,而贴现利率高达5%,远高于正常的不到2%的贴现利率,供应商又被割一手。而迪链是比亚迪自己建立的系统,与国家票据交易系统不同,因此不被四大行等主流金融机构认可。如果比亚迪出现问题,手上的迪链票据可能变得一文不值。这么高的贴现成本和风险,你不会真以为供应商会敲锣打鼓喜迎迪链吧?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