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沈阳铁西工厂减产,工人每月只工作半个月
近日,宝马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沈阳铁西工厂传出减产的消息,产线工人每月只工作半个月,其余时间则领取基础工资,社保正常缴纳。这一变化引发了外界对宝马在中国市场运营情况的关注。

沈阳铁西工厂是宝马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全球每三辆宝马车中就有一辆产自这里。该工厂与大东工厂合计年产能超过83万辆,分别位列宝马全球第三大和第一大工厂。铁西工厂主要负责生产1系、3系、X1、iX1、X2和i3等车型,去年生产了大约30.7万辆车。大东工厂则主要生产宝马5系、X3、iX3、X5等中高端车型,去年生产了42万辆车。

据报道,从年初开始,铁西工厂放长假的时间逐渐增多,产线工人一个月只工作半个月。同时,有工龄不超过三年的产线操作工被告知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这一系列变化直接反映了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和产能调整。

今年前三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了13%,降至52万辆。尤其是在7月实施“降量保价”策略后,8月销量几乎减半至3.7万辆,与奔驰和奥迪的销量相比差距明显。这一销量下滑直接导致了铁西工厂的减产和工人工作时间的减少。
宝马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销量下滑,还包括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能源转型的压力。一方面,国产新能源品牌正在加速替代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宝马也在积极推进电动化转型,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且面临着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与退出价格战有关。为了缓解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和维护品牌价值,宝马在7月回收了终端优惠并降低产量。然而,这一策略并未能有效提升销量,反而导致销量进一步下滑。近期,宝马似乎已经重新加入价格战,部分车型价格有所下调,但这能否挽回市场还需观察。
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也反映了传统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国产品牌逐渐挑战宝马、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的主导地位。在电动车时代,BBA的技术和产品力显然落后于国产新能源车,新品推出的速度也远远落后。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宝马依然对中国市场表示看好,并继续加大投资。今年4月,宝马增资200亿元升级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扩产后产能翻倍。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韦博凡也表示,公司将继续按计划投资电动汽车的未来,同时也将坚守传统燃油汽车的根基。
然而,对于铁西工厂的工人来说,减产和合同不续签的现实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他们需要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维持生计,同时面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宝马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沈阳铁西工厂的减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转型压力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变化。对于宝马来说,如何调整策略、应对挑战、重振市场信心将是未来的关键。而对于工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在这一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为宝马的发展贡献力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