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可能只看到3项G+,没什么概念,这可是测试标准加严后的最高安全等级,如果你没听过说中保研,觉得野鸡,那你可能得去自行了解下,服帖了再来看。
其实这次的测试,参与测试的共8款车,大多安全性都不错,只是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和理想MEGA更特别,在确保车内乘员安全、行人保护及辅助安全功能方面,都达G+级别的顶尖评价,有点突出。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一汽丰田的卡罗拉锐放在这次评测中表现一般,尤其是在车内乘员安全方面,只获得了M级别的评价。

这次的成绩更能说明安全性,因为是在更严的2023版中保研测试要求下取得,大幅提高评级标准、测试项目的严苛程度,全部G+可意味着通过当下最严的安全测试。
毕竟与2020年版相比,2023年版新增了39项测试项,拔高了整体难度。这一新规定不仅使测试变得更加复杂,还要求所有车辆在各项测试中都达最高标准,才能获得3G+的评级。其中25%偏置碰撞测试成为2023年版中极其关键的测试项目,那就看最苛刻的碰撞测试。
在面对25%偏置碰撞测试时,车身结构就是关键,小米SU7通过独特的“车轮旋转+车体滑移+车身强化”设计,即使在碰撞发生后,A柱也保持原状,未发生变形,而且乘员舱的侵入极小,确保了乘员舱的完整性,那直接将乘员保护在里面,同时,气囊的点爆也为乘员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保护。

车身结构主要是为了将力有效的分散,那靠的是传递路径:
第一条路径,采用创新的环抱式设计和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这一设计在发生轻微碰撞时能够有效地分散冲击力,确保乘客的安全。
第二条路径,通过前防撞横梁和纵梁支撑结构,强化了车辆的抗撞性,有效地吸收了初次碰撞的冲击力。
第三条路径,车辆底部设计了特殊的副车架结构,不仅能在碰撞时保护车体避免严重变形,还能通过特定的连杆设计让车轮在受到强烈冲击时脱离,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

再好的结构,还得靠材料来抗住,不然都是扯犊子。
小米SU7的设计注重安全与坚固,采用了结合钢铁和铝材的车身结构,其中高强度的钢材和铝材比例超过90%,特别在车辆的关键部位使用了强度达到2000MPa的超高强度钢材。这种设计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确保乘员舱保持完好无损。

这些就是小米拿下3项G+的秘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