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赛力斯实现100%控股问界,华为这是有什么“野心”?

    一同选车头像一同选车头像
    一同选车2024-08-12

    今年7月,华为宣布以25亿元的价格,将919项问界等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转让给赛力斯,目前又有新进展了。

    赛力斯集团已发布公告,公司拟收购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少数股东金新基金持有的赛力斯汽车19.355%股权,交易金额约为13.29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对赛力斯汽车的持股比例由80.645%增加至100%。

    和华为合作之前,赛力斯是小康旗下的一家做新能源汽车的子公司,其在2017年获得发改委生产资质,2018年获得工信部产品资质,拥有生产和销售双资质。

    在与华为合作后,赛力斯推出了 AITO问界品牌,随着问界汽车在市场上表现出色,赛力斯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幅提升。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赛力斯营收超600亿元。

    但也正是这风生水起的时候,华为与赛力斯的这波操作,让很多人看不懂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两家要“分手”了呢?

    【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历程】

    华为自2018年起便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最终与处于亏损状态但拥有一定技术基础的赛力斯达成了合作协议。

    2021年3月,赛力斯与华为在深圳正式敲定合作。同年12月,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问界M5(图片|配置|询价)正式亮相,这标志着AITO问界品牌的诞生。

    问界M5凭借其搭载的华为HiCar解决方案和出色的智能化水平,迅速脱颖而出。

    2022年,问界品牌开始崭露头角,不仅推出了更多车型如问界M7、问界M9,还取得了显著的销量成绩。特别是问界M9,在大型SUV市场中表现出色,成为售价超过50万元车型中的销量冠军。

    进入2023年,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签署了深化联合业务协议,计划到2026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达到100万台。同时,双方还联合设计、联合营销,共同推动问界品牌的发展。

    直到上个月技术转让与这个月股权交易,华为似有意脱离问界,这到底是为什么?

    【华为的“野心”】

    其实在问界之前,华为已在5月底将“享界”转给了北汽新能源,6月初将“智界”转给了奇瑞,只不过这两次都比较低调。

    华为脱离问界等品牌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个方面。

    首先,华为一直在强调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某种意义上来说,华为更希望成为智能汽车的“供应商”,从其他品牌剥离,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也有助于华为更加清晰地界定其市场定位,避免与车企在品牌层面产生冲突和误解。

    再加上除了问界,华为还与奇瑞、北汽、江淮有造车合作,此举也可以帮助华为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在不同品牌间的过度投入和资源浪费。毕竟现在问界已步入正轨,对于华为来说,另外的几个品牌其实同样也很重要。

    还有就是,华为也可以因此规避一定的风险。造车并不简单,华为应该越发有感触,虽然一些问题很难说到底是谁的错,但对品牌影响力的伤害却是直接的。选择剥离问界等品牌,一旦某个品牌或车型出现问题,就都与华为无瓜,可以降低华为在整车制造和销售环节的风险敞口,从而避免对整个业务造成过大影响。

    其实,问界品牌归属权始终属于赛力斯,赛力斯选择收购华为持有的问界商标专利,也可以更好地掌控品牌发展方向和市场策略,尤其是出口。

    而华为手上事也挺多的,目前享界S9刚上市,后面还规划了2款产品,智界R7预计9月发布,还有与尊界打造的百万级MPV预计明年上半年发布……这种种都需要华为更专注的投入。

    但是考虑到华为前期的投入,赛力斯的“太子”地位,个人觉得问界的含华量依然是最高的,并且即便经历种种,很大概率华为会陪着赛力斯走到最后,你觉得呢?

    次阅读
    11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11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