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反内卷”这一话题迅速升温,成为了大众闲暇时刻的热议焦点。特别是在汽车行业,这个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因为该行业已经深受内卷之苦。

根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即1-6月期间,汽车行业的总营收达到了47,672亿元,实现了同比5%的增长。同时期的利润总额为2,377亿元,同比增长了10.7%。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仅为5%,这一数值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平均6.4%的利润率水平。这表明汽车行业在盈利能力上存在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显著差距,从而对其整体表现产生了不利影响。
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的车辆价格范围,不难看出汽车行业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显著贡献。然而,如果长期处于微薄利润状态,显然不利于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故而,国家提到了: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一句话激起了大家的猜想,部分人指责比亚迪是导致竞争加剧的“始作俑者”。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在价格策略上,特斯拉才是那个率先在国内随心所欲地调整价格的“鲶鱼”,它的行动激活了市场。紧随其后,东风雪铁龙以“12万买C6”的策略引爆了汽车市场,紧接着引发了首轮激烈的价格战。
比亚迪被错误地标记为内卷的始作俑者,然而这实属误解;毕竟内卷通常意味着对技术进步的忽视,而比亚迪却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实现技术革新。由于其电池制造的背景,该公司拥有突出的成本控制优势——因此,比亚迪的降价行为是合理的。

在当前关于抵制内卷现象的讨论中,网友们纷纷指出了上汽和广汽这两家知名大企业的情况。以上汽为例,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也就是1至6月期间,该企业的累计产量为181.33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下降了13.94%。同时,在同一时间段内,上汽的累计销售量也出现了下滑,达到了182.70万辆,同比下降幅度为11.81%。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汽通用作为上汽集团的重要分支,在庄菁雄的管理下已经超过一年,但其半年的累计销量仅为22.56万辆,同比锐减49.98%,跌幅之大令人瞩目。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上汽通用在2022年实现了55.79亿元的净利润,然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骤降至25.43亿元,几乎减少了一半。这种剧烈的下滑与过去每年轻松达到200亿元净利润的辉煌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合资品牌表现欠佳的同时,新能源领域也显现出了类似的问题。今年上半年,智己汽车的销售量达到了22,452辆,尽管这一数字显示出了129.34%的同比增长,但与其它新能源汽车品牌相比,差距已经明显拉大。与此同时,上汽乘用车的半年度销售业绩也在持续下滑,至于飞凡汽车的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
曾经的市场领导者,在合资品牌的支持减弱之际,面临着新兴造车势力的挑战,自主品牌的地位岌岌可危。这一转变令人感慨万分。从陈虹到王晓秋的接力,上汽集团经历了包括上汽大众、智己汽车在内的一系列人事变动。在国家反对内卷的大背景下,上汽是否能够利用这个契机,重新攀登至行业之巅,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广汽集团因国家反内卷政策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最近,该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发表看法指出:“持续的内部竞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企业的根本目标在于创造利润,而这些利润的应用——为国家贡献、促进社会发展、缴纳税款、提供就业机会——才是关键。看看现在的裁员状况,广汽也不得不采取了类似措施。
”
曾庆洪,一个通常保持低调的人物,最近却因一段言论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一方面,有人坚定支持曾庆洪,他们认为当前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已经过度,导致不断有员工被裁减,这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人对曾庆洪提出批评,指出在他领导下的广汽集团过去过度依赖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的支持,甚至在汉兰达(图片|配置|询价)车型在市场上加价销售时,厂家并未采取措施干预。与此同时,集团的自主品牌发展并不顺利,经历了多次起伏。
数据显示,1-6月广汽集团累计产量85.95万辆,同比下滑28.19%,累计销量86.30万辆,同比下滑25.79%。其中,广汽丰田半年销量下滑25.80%,广汽本田下滑28.28%。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广汽集团净利润只有44.29亿元,同比暴跌45.08%;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只有12.20亿元,同比下滑20.65%。
反内卷,救的是传统车企?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上汽、广汽面临挑战,东风和长安等传统汽车制造商也见证了利润的快速减少。新兴品牌如小鹏、蔚来和哪吒同样面临困境,而问界和理想则展现出不同寻常的优势。
这一现象揭示了行业竞争的残酷现实:既有胜出者也有落后者。传统车企之所以遭受重创,主要是因为之前过分依赖合资企业,即便在自主品牌方面有所进展,这些收益仍旧是微不足道的。
曾庆洪大胆站出来,公开抨击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在他发表了一系列激烈的评论之后,市场上突然传出消息称“凯美瑞售价仅为13万,雅阁更是低至12万”——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似乎任何价格都在所不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