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新能源车出行量大,对补能体系是一次大考,2024年春节期间,新能源车的补能难问题还普遍存在吗?
我认为还是存在的!
为了缓解续航充电焦虑,各大厂家在先后推出和快充车型,并加快布局快充充电桩。
目前,高电压快充技术广泛用于除特斯拉之外的其他车企,技术难度不高,但是发热量较大,需要企业做好车辆动力电池的散热。经过多年的发展,高压快充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安全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目前主流的充电桩电压是400V规格,而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通过车端的800V高压SIC平台和480千瓦的大功率超充桩,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多公里的能力。

但是为了在实际使用中,实现上述800V快充,需要对现在的充电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也就是要有配套的充电桩!就如今的主要城市来看,配套的快速充电桩的“覆盖度”是足够的!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数量不足。

目前,全国已有593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设施,占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89.48%。但是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1.859万个,平均每个服务区仅有3.13个充电桩,仅占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的0.86%。数量少无法满足高峰需求,《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显示,70.5%的用户认为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时间过长,约47%用户认为高速服务区充电功率小、快充桩少。

与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覆盖度够但充电桩数量少,形成对比的是,每到节假日,大量的私家车涌入高速公路,时间上,供需比形成了巨大的剪刀差。上面也提到了800v快充,基本20分钟即可实现续航200-300公里的能力,但是,这种快速充电能力只是减少了我充电的时间,与排队等待相比小巫见大巫。

运营不佳,长期使用损坏也是“一桩难求”的另外一个大问题。有的车主发现“App上显示有两个闲置桩,但记者到了之后发现4个充电桩有1个坏了,其他3个都有车在充电,并无闲置桩。”
这就是现在春节高峰出行的现状,一方面即便我自己的车是800v快充,但是在高速上排队能找到可充电设备就很难,更何况找到适配的快充桩。另外排队几个小时的等待时间,更加剧了我充电的焦虑。
所以,未来我们想提供更好的充电配套服务,还是要从增加车桩比出发,更好的满足春节高峰出行需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