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车圈的热闹事儿!这几天什么事最热闹,懂车帝冬测!前几天把车圈里的当红炸子鸡——问界M7(图片|配置|询价),测出个纯电续航达成率倒数第一!

先是网友们下场开怼,后来问界官方发文回应,贴出测试过程,大嘴更是直接在朋友圈开炮:坑人的测试,误导民众!

一看你问界这么高调,那些测试成绩不算理想的车企还能坐得住吗?长城宣布在12月14日下午召开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质疑多项测试的标准!会后提出了七项提议。


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直接发微博质疑测试过程,其中有句话挺有意思,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伤害了懂车帝自身的公信力!

这么多车圈大佬下场质疑,那咋办,再测一次呗!昨天上午邀请了一些车企、媒体、行业机构和用户代表一起直播测试,但是没说哪些厂家代表去了,按照懂车帝定的流程标准又测了一波低温纯电续航!如果单看成绩的话,问界M7四驱智驾版是10.6km,六款车里排倒数第二,很差!

我相信大部分人也是直接看到的这个结果,再加上前段时间测AEB那个黑历史,还有网上都在传的报价方案,所以很多花粉也好,车主也好,直接就去冲懂车帝了,反正就是各种情绪输出!正好呢,我是个问界M7车主,也是个车媒体从业人员、也是个东北人,我就想给大家分享下我对这个事的看法

第一,整备环节。室外特别冷,开空调吹热风这个没问题,但是在整备过程中,每个车的开门时间和开窗时间是否保证一致呢。我老家在吉林省,冬天零下二三十度,在东北开过车的观众应该都知道本来热乎乎的车里鼓得进来一阵冷风是什么感受。测试的时候可是零下40度啊,多开一下门都不知道得多久能才暖和回去!

第二,空调制热。新能源车一般会用热泵空调和PTC空调,也有两个都有的。热泵空调简单来说就是搬运热,简单理解就是将把热量从相对低温处(车外)搬到相对高温处(车内),别管外面有多冷,只要冷媒的沸点足够低,都能吸热。

PTC空调则是制作热,通过给热敏电阻通电,使电阻发热来提高温度。花同样的电量,热泵空调搬运的热会比PTC空调制作的热多,反过来说就是,如果标准是24度,那么有热泵空调的车型会更省电。

我查了资料,仰望U8、岚图FREE有热泵空调,腾势D9纯电车型有热泵空调,但是参与测试的DM-i车型没有,高山、M7和08也没有热泵空调。若资料有误,烦请各位在评论区指出。
还有就是这几款车型车内有效空间肯定也不一样,有效面积大的车型制热是要吃亏的,至于M7的有效面积是多少,这个最好问界官方或者懂车帝来说明下!再有就是整车密闭性的好坏,也会影响保温能力,像仰望U8这种能下水的车,在这方面就是强。

第三,测试成绩的判定条件。发动机或者增程器介入就算测试结束,计算纯电续航里程。所以很多媒体会用低温纯电续航只有10.6km、冬测纯电续航10.6km这些词语去起标题,为了流量嘛,不寒碜!你说资本、平台要将流量变现不难理解,但是在这种凸显平台特性,可能会影响到全民购车决策的测试中,咱们是不是得有点底线。为啥车媒体现在越来越难做了,还不是因为很多媒体和平台为了流量一点底线都没有,要么就是无脑吹,要么就是无脑黑,能在恰饭单子尽量输出客观评价的车媒体,还有几个!咱们说回测试,我没找到直播回放,没找到这几个车型用的是哪种能量模式,按道理来说问界M7使用强制纯电的话,增程器不该介入这么早的,麻烦看了直播的观众或者清楚原因的观众,在评论区回复一下,十分感谢。

与其说这是一场极限测试,不如说是懂车帝导演的“车圈春晚”罢了。至于测出来的这个成绩是不是真实的纯电续航,符不符合大部分,甚至极大部分车主的实际用车场景,重要吗?
懂车帝的slogan是啥?说真的,还得懂车帝!如果说之前你依靠客观,公平公正的内容,与其他汽车资讯平台做出差异,短期内积累了超多用户,成为行业里的屠龙少年!那么现在,你依靠字节系的矩阵,收获了各个端口的超多流量,是否还能保持初心?是否终成恶龙?
咱们也不搞阴谋论,我绝对不会说问界M7因为热度高,销量好,抢了某些车企、某些车型的市场,人家就要针对你。我也绝对不会说因为问界M9过两周上市,给你来点负面,怕你在中大型SUV市场上再次“遥遥领先”。甚至很多车型都推迟上市时间,以你的定价为锚,再给自己的产品定价。
问界M7就是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在上市之前做了市场调研,发现东北地区,尤其是极寒地区,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一直吃瘪,没做针对性优化。为什么不上热泵空调,为什么三元锂电池败给了磷酸铁锂电池,有没有做好密闭性,是做工问题还是装配问题?赛力斯在华为的加持下,想不想成为汽车界的“胖东来”!如果想,那么在各个环节的把控,是不是也该学学“胖东来”!看看人家面对滔天的流量,是怎么接的。
对平台也好,对车企也好,对我们车媒体也好,流量这东西就是“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我把我的用车地点和实际续航贴在评论区,其他车主可以把自己的用车地点和实际分享在评论区,给大家看看民间小车主的真实续航!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