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一向并不喜欢余承东的信口开河,但这一次“余大嘴”还是算为汽车行业抛出了一个课题——新能源汽车测试究竟谁说了算。
众所周知,一石激起千层浪。
懂车帝2023年冬测视频发布后,华为、长城汽车和吉利,纷纷提出质疑,指责其因为没有一视同仁而导致结果不公。
愉观车市认为:不管懂车帝2023年冬测有没有“掺水”,评测本身是一件严肃的事。作为媒体平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中间很难避免“猫腻”和权力寻租不说,懂车帝还面临是否专业的问题,其本身既不具备检测资质、又不具有检测的专业性、检测过程中,又无严谨的标准,这样的“三无”检测,是对企业的不公平、更是对消费者的误导,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而即便是得了高分的车企,也同样因为检测数据“脱离了常识”而不得不感到尴尬。
数据背离常识,比亚迪也尴尬!
在一个500人的大群里,有人调侃:“估计海南的迪子车主都开不出来冬天续航达成率80%以上,但在漠河做到了。”

在新的一期冬测中,懂车帝测试了约20个在严寒情况下的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其中,比亚迪仰望第一,85.08%的续航达成率;而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的问界M7增程版倒数第一,只有31.6%。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在前五名的续航达成率榜单中独占三席。
这样的测试结果引发轩然大波。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立马“跳起来”反击,称其是“坑人的测试!误导消费者,科学与严谨才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并冲上热搜。

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Victor 在11日下午发微博,认为“测评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伤害了懂车帝自身的公信力。
长城汽车则在其官博宣布,将于12月14日15时在北京举行懂车帝冬测标准质疑沟通会,议题包括:新能源冬测的科学公正标准、纯电续航测试的车辆整备标准、爬坡角度测试的车辆电量标准、爬坡距离测试的车辆制动标准等。
“哪有新能源汽车零下20度还达成率85.08%的?太尴尬了,违反常识!”业内大部分的评论,都对上述车企的质疑表示理解,毕竟,这组数据实在难以令人信服,甚至背离常识。
有点常识都知道,在冬季,电池续航里程下降是正常的,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之前,特斯拉都为此感到烦恼,因为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的冬季续航里程衰减问题非常严重。
而在大部分的检测中,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的续航能力会下降到正常温度下的50%左右。
之前,比亚迪也承认仰望U8采用的刀片电池,在零下20度的时候,放电效率是常温下的90%。也就是说,即便平时续航能达成90%,零下20度的时候最多也只能达成81%,这一数据在日常使用场景中,本身就很难实现。
智能化时代“阳光下难藏污垢”
引起汽车厂家质疑的重点是,虽然懂车帝在视频中说明是“满电满油”静置一夜,且“进行相同时间的上电整备”,但是,每家厂家根据自己联网的数据发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如AITO汽车官微发布文章指出:“经测试媒体确认,车辆在正式测试前进行了共计71分钟的空调制热,在车内温度达到24摄氏度后,又持续制热40分钟。在此过程中有十余次开关车门、车窗的操作,其中最长时间超过3分钟,大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导致电量快速下降。在严寒极限及空调持续制热条件下,多次长时间开车窗、车门,严重背离用户真实使用场景。”
而杨学良也于12月11日表示,根据我们后台调取的数据显示,吉利银河L6在测试前的整备过程中,车辆原地怠速70分钟,期间4次打开车门,最长两次开门时长均超过10分钟;领克08在测试前原地怠速71分钟,期间车门打开了6次,最长一次开门时间6分39秒。这些操作极大增加了空调能耗,导致车辆在正式发出前电量已经下降很多。
面对质疑,懂车帝方面表示:“测试标准完全统一,所有车型一视同仁。”不过,截止愉观车市发稿前,比亚迪并没有站出来为懂车帝“作证”,是否“一视同仁”无法判断。而从上述三家车企提供的数据看,整备期间怠速开门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实际上,最好的能证明懂车帝“清白”的是比亚迪,完全也可以公布后台数据。毕竟,如果误差不大,至少不存在懂车帝“故意误导”操纵数据,“不严谨”和“作弊”是完全两个不同性质的做法。
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有,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厂家对自家车辆的数据也能远程掌握,相对来说,更加透明公平和公正,但即便如此,对于消费者来说,目前对新能源汽车检测结果的识别,依然“云里雾里”真假难辨,作为新生事物,新能源汽车检测面临的是政策法规的滞后,而评测机构鱼目混珠,消费者如何来评定?
新能源汽车检测到底谁说了算
作为一家媒体平台,懂车帝持之以恒进行冬测和夏测,如果真正做到公平,从一定程度上,虽然不具备权威性,但是也是一份可以值得被参考的数据,也能得到行业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但是,因为检测本身就与巨大的利益捆绑,所以,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变了味。
换做以前,因为懂车帝本身巨大的流量,厂家和其之前“唇齿相依”,厂家的个体流量无法与之抗衡,所以,即便对评测有异议,主机厂也不会主动公开进行质疑,一般就“私下解决”以求来年数据更好。但现在华为来了,掌握流量秘密的华为,动不动就能上热搜,这使得平台越来越为难了。
autocarweekly创始人江昭融在其朋友圈写道:
我觉得吧,冬测的事儿就说明媒体平台吧,最好还是不要干媒体的活儿。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当然能挣不少钱,但其实这模式听着就长不了,不就是一个巨大版的李佳琪嘛。就算这次是个误会,长远看垄断必然腐败嘛。除了政治任务,平台还是别自己下场的好。难道微博也要自办一二百个大v一直霸着热搜,微信也要出三五十个头部天天刷百万加?还开放冬测那是给m7啥名次好啊?给好名次,那不是自己打脸,再给不好的,不怕被华为再扇一次?

这点我很认同,眼下,对平台本身就是个两难的选择。而此事的暴露,将使得媒体平台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路,越来越难走。在此过程中,相当于华为以一个强势流量媒体的身份来监督懂车帝等测试平台。
实际上,关于汽车检测,向来因为利益太复杂,本身就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如之前,中汽研一直以来都被戏称为“五星批发部”,而中保研虽然打着“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公正身份出现,并一上来就以25度偏置撞,将帕萨特撞到“腰斩”,但随着时间推移,也露出了真面目。
但无论如何,在燃油车的检测上,无论中汽研还是中保研,至少是参照了欧标和美标。反观懂车帝的冬测,无论是否公正,明眼人都能看出太随意了。
对此,12月11日,长城汽车也在微信公号发布《关于共建新能源测试标准的倡议》称,呼吁并将全力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监管机构、车企、测评机构、媒体和用户共同协力,制定更加贴合用户实际应用场景、实际环境条件、实际工况条件的新能源测试标准,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严谨、更公正、更客观的评测结果,推动中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由此看来,华为余承东的这一怒怼,很可能为新能源汽车的权威科学检测加速!
【曝】南北大众今起停产!“缺芯”将影响百万产能!【愉观车市】
乱局中的小确幸(一):听到车企高管喊出久违的“良心”!【愉观车市】
唱双簧博流量!AEB是“噱头卖车”最后的疯狂!【愉观车市】
杨青临危受命!东风还能走出“幽暗岁月”?【愉观车市】
唐唯实“另寻新欢”打脸东风!朱江明套现1.7亿“一箭双雕”!【愉观车市】
男神退休!在陈玉东办公室见证历史时刻!【愉观车市】
别“道德绑架”!“在一起”不是流几滴“鳄鱼的眼泪”!【愉观车市】
“维权”还是“霸凌”?谁来为消费者“撑腰”?【愉观车市】
【曝】蔚来入局国家换电标准“四选一”!李斌的赌性又犯了!【愉观车市】
李书福深刻一课:不要吹灭中国汽车品牌的灯!【愉观车市】
李书福、尹同跃“明怼”王传福!“管闲事”还是“站正义”?【愉观车市】
66亿妥不妥?西安给比亚迪发放新能源补贴【愉观车市】
边狡辩边改回高压油箱!B公司80万“排放符合性”待解!【愉观车市】
BC版《皇帝的新装》【愉观车市】实锤!中国版“大众排放门”调查!涉80万辆车!【愉观车市】
宝马MINI“狡辩”当“道歉”!是“富孩子”的通病!【愉观车市】
上马感悟:希望每个车企高管都去跑一场马拉松!【愉观车市】
竺延风8年打翻东风的“金饭碗”?南橘北枳谁之过?【愉观车市】
恒驰南沙基地停工两年杂草丛生!许家印造车被现实打脸!【愉观车市】
起底雷丁汽车:负债30亿绑架地方政府不成鱼死网破!【愉观车市】
别被华为挟制!余承东的鄙视链是“克星”不是“救星”!【愉观车市】
高合“音响门”握手言和!车主车企相互成就的教科书【愉观车市】
沪宾利店总经理当“上海团长”盈利起争执!【愉观车市】
灵魂拷问阿维塔:为谁而生?【愉观车市】
【曝】创维造车资质“张冠李戴”涉违规!黄宏生“空手套白狼”资金链堪忧!
【独家视频】减配了!实测特斯Model 3底盘缺陷!Model S的钛铝合金涂层去哪了?【愉观车市】
14年功名尘与土:后“徐和谊时代”北汽何去何从?【愉观车市】
【调查】赛麟骗局风暴中的如皋:被新能源热挟持的地方政府样本!【愉观车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