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汽车由北汽代工,比亚迪供应电池,他们有什么技术?

    毒舌财经头像毒舌财经头像
    毒舌财经2023-11-16

    自从雷军打算进入汽车行业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雷军曾经表示计划投入1000亿打造小米汽车,这个投入是非常庞大的。

    只不过小米汽车一直以来都带有很强的神秘感,在网上一直流传着小米汽车,但大家从来不知道小米汽车长啥样,甚至很多人都质疑小米汽车是PPT汽车。

    不过在11月15日,工信部公示了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示》新产品的申请清单,其中就包含小米两款纯电动轿车,这也让小米汽车第1次露出真容。

    根据产品公示信息显示,两款小米牌汽车型号分别为SU7和SU7 Max/Pro,在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997mm、1963mm、1455mm,轴距为3000mm,定位为C级车,这个尺寸要比同级别的一些竞争品类稍微大一点。

    而且从媒体公布的外观来看,跟之前网友所爆料的一些图片大体吻合,整体外观还是比较有冲击力,如果小米汽车量产之后的实际情况跟登记的这些信息基本一致,凭借小米营销能力,估计这款车有可能成为市场上的新热门。

    不过看完小米汽车的登记信息之后,网友又有一些疑问,从登记的信息来看,很多产品和环节并不是由小米自己操盘。

    比如在动力电池方面,SU7搭载的是比亚迪襄阳弗迪电池所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SU7 Max/Pro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

    电机方面,SU7搭载的电机来自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220kW;SU7 Max/Pro搭载的电机来自苏州汇川,功率上有220kW和275kW两种选择。

    也就是说包括动力以及电机等这些核心技术都是外购的,并不是由小米自行生产,至于是不是联合研发,那我们就不清楚了。

    除了核心零部件由外部提供之外,小米汽车的生产也是委托给外部进行。

    按照工信部公布的信息,这次小米汽车的登记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米汽车有一部分产能应该是由北汽负责代工,这就扫除了小米汽车生产障碍。

    之前小米汽车一直被传准备上市,但一直不断延后,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米没有取得独立的汽车生产许可证,但是通过跟外部合作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比较巧合的是,北汽集团越野车公司所公布的生产线地址跟小米之前自己建造的生产线是在同一个地方。

    公开资料显示,北汽集团越野车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41亿元,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兆丰产业基地同心路1号,而生产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这跟小米自建工厂所在地是一样的。


    而目前小米这个工厂已经具备量产的能力,据说已经进行了小部分的试产,而且这里面的办公楼、厂房外面贴的都是小米的logo。

    那既然小米有自己的工厂,为什么小米汽车两款汽车的生产企业却是北汽集团越野车公司呢?这里面很有可能是小米的生产资质还没有获批通过,但小米为了尽快推动汽车的上市,有可能暂时借用北汽集团的生产资质,当然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小米并没有出来进行说明,所以我们也无法断定。

    但可以肯定一点是,随着工信部正式公布小米两款产品信息,预计明年小米汽车将会量产并上市将是大概率的事件。

    不过看到这有些网友又可能产生质疑了,小米的电机、电池等核心技术都是对外采购,连生产都是由北汽进行,那他们自己还有什么核心技术呢?他们是不是一家“皮包公司”?

    实际上小米的技术更多的体现在软件以及技术创新方面,比如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在动力配置方面,他们也进行了很多投入,并进行优化,能够确保车辆的性能稳定和高效;另外在软件生态,感知硬件配置等方面,他们也有很强的实力,比如汽车配备了机械激光雷达,配备ADAS摄像头等等。

    这里面很多产品都是由小米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研发,只不过将技术研发出来之后,他们把产品的生产委托给了第三方,这种模式跟苹果是差不多的。

    苹果手机很多核心技术都是由他们自己研发,但是包括零部件的采购以及代工全都委托给第三方进行,只是这些第三方机构必须严格按照苹果的品质要求,技术要求,供应商要求进行生产而已。

    所以小米不自己生产汽车或者一些核心零部件,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核心技术,只要这些产品本身采用的是他们自研的一些技术这就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次阅读
    27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27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