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再强大的AEB,也救不了油门当刹车的“马路杀手”

    智电汽车头像智电汽车头像
    智电汽车2023-11-14

    文/桃李

    前段时间,何小鹏与余承东关于“AEB”的争论,让这个出现很久但消费者一直不太熟悉的功能火了一把,而华为在相关技术上的强大实力也让观众们叹为观止。本以为事情已经到此为止了,而近期一辆问界M5智驾版发生的事故却让AEB再度进入公众视野,但这一次,更多的是质疑。

    质疑的原因在于此前余承东曾表示,华为问界的全向防碰撞系统“倒车想撞都难”。而从网传图片来看,一辆问界M5后轮压在另一台比亚迪海豚(图片|配置|询价)车身上,很明显是倒车时没刹住导致的。

    但把“锅”全部扣给华为,笔者认为这明显是有问题的。

    事故发生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以及问界汽车也对此进行了回应,具体原因为上门试驾时因客户倒车时误把油门当刹车踩,导致撞上后车。而针对广大网友质疑的“AEB功能未介入”,余承东则表示,经与ADS团队、质量沟通,车辆后向紧急制动不识别静止车辆,且手册有明确标注。

    很明显这是一场人为事故,而在整件事情中,笔者更关注的,其实是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与驾驶员操作之间的逻辑碰撞。

    其实以华为目前的技术想要识别到车辆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前段时间问界就曾介绍过其搭载的AEB功能,其中重点提到了问界智驾版AEB的三大绝技,包括200米超远探测距离、水平视角120°超广探测角度;华为独创的GOD感知,异形障碍物识别率99.9%;识别精准、算法优秀,车辆制动更及时更果断。

    根据前段时间专业媒体的测试结果来看,华为的技术绝对是行业领先的存在,如果华为都刹不住,那么其他品牌更不可能了。

    其实目前再强大的技术,目的都是服务于车主的操作,这一层逻辑笔者认为需要搞清楚。

    AEB的存在只是为了给驾驶者提供保护和支持,但最终的操作决定权还是在驾驶者手上,包括之前余承东说“倒车想撞都难”,其实是想通过全景影像、倒车雷达等主动安全配置帮助车主全方位了解车辆周围的情况,让倒车这种有难度的操作更轻松,而不是“你想撞,但车辆不允许”。

    如果反过来,先不说技术上确实存在难度,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成熟,各位老司机们真的愿意把驾驶权交出去吗?

    而试驾过程中,该客户挂入R档后分别2次100%油门,共持续4秒,驱动电机最大转速3180,最大扭矩300牛·米,最大车速32.82公里/小时。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车辆识别到了危险,同样会优先遵照车主的操作,刹不住明显很正常。

    再退一步说,即便是车辆刹住了笔者也认为意义不大,无非就是减少了一次事故,但带来的,可能是路上又多了一个“马路杀手”。而整个过程其实也暴露了试驾者的问题,如果油门当成刹车是因为紧张,那么倒车还能“地板油”,这明显是技术不过关。

    另外,稍微了解点新能源汽车的人也都知道,电门响应快、加速猛是电车的一大特点,试驾者明显对于电车以及自己将要试驾的产品连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这样贸然上路危险重重。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或许应该庆幸出现这一次的事故,毕竟从现场来看,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而且,这一场事故也让咱们知道,面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再强大的AEB,也救不了“马路杀手”,因为现阶段的技术还无法取代驾驶者做出判断和决定,决定权依旧握在咱们自己手中。

    次阅读
    105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