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理想MEGA重新定义家用MPV

    建约车评头像建约车评头像
    建约车评2023-11-07

    周末笔者去往重庆参加了理想MEGA(图片|配置|询价)的品鉴会,这次活动的地点选择在重庆,主要原因在于中汽研的风洞中心坐落于此。而理想MEGA的风阻成绩目前排在所有MPV的第一名,风阻系数达到0.215。


    如果光看这个数字还不直观的话,那么不妨对比两款车,售价50万+的纯电MPV极氪009的风阻系数是0.27,而售价百万级的保时捷纯电轿跑Taycan风阻系数为0.22。



    对于纯电车型来说,每0.01的风阻优化就意味着7km左右的续航提升。对于任何纯电车型来说,续航都至关重要,而对于MPV车型来说更是如此,大空间+长续航是MEGA带来的革命性定义。


    那么对于理想来说,如今三款L系列SUV销量风生水起,为什么纯电的第一款车没有继续做SUV,而要进入MPV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细分市场呢?在MEGA立项之初,理想的产品总监张骁也提出过同样的疑问。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版本的答案,1.理想的公司愿景是“致力于为家庭打造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智能电动车”,而家庭自然分为大家庭和小家庭,对于人口多的大家庭自然需要一款大车。2.李想有一次开了辆传统的燃油MPV带家人去阿那亚玩,一路上就不断吐槽车子的各种问题,回来后就决定自己造一辆大家庭用的纯电大车。


    无论这款车的立项基于以上哪个出发点,如今出现在笔者面前的MEGA长宽高尺寸达到了5350*1965*1850mm,轴距3300mm,的确是目前世界所有纯电乘用车中空间最大的,没有之一。那么让这么大的一款纯电车达到安全、舒适、便捷,理想必须要解决MPV车型长期存在的5个问题:


    1.外观工具化、商务化,千篇一律

    2.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三排体验不符合家庭成员平等的关系

    3.纯电存在的补能焦虑

    4.驾驶性能上存在妥协

    5.车身存在安全漏洞


    以下是理想MEGA的解决方案。



    外观


    这次MEGA外观的主讲人依然是理想的高级设计总监Ben Baum,和上次为我们介绍L9时不同的是,这次Ben显得非常兴奋,那种自豪感来自于MEGA的外形设计,也来自于理想汽车本身。很多时候他侃侃而谈甚至忽略了旁边的翻译同学。期间,他还展示了一段此前供职于保时捷时的设计作品,他说这个作品虽然没有被选用,但这样更好,不然可能就没有机会来到理想。


    说到MEGA, Ben把理想的设计称为Design,而其他车企的设计称为Style,他认为Design是可以帮助产品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装饰而已。这次MEGA的设计主要解决了大空间和长续航之间的矛盾,水滴形的车身弧度+船尾式的内收+尾部风刃(气动分离线)+光滑平整的无暇车身,以上这些都是基于空气动力学的功能设计,而它们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MEGA非常具有辨识度的外观,理想称之为“低风阻美学”。



    在低风阻美学的加持下,风洞中,理想MEGA迎着140km/h的飓风高速行驶,通过空气悬架MEGA的车身高度降至最低点,车身稳定得像是静止一般,而风阻的数值在0.215上下浮动。这样的超低风阻帮助理想MEGA实现了15.9kWh/100km的能耗表现,在配备103度的电池后,续航超过700km。



    内部空间


    在逐排体验MEGA的空间感受之前,理想的纯电产品总监李昕旸先给媒体普及了一个空间的衡量标准——L1长度,指代从油门踏板到后备箱的座舱内长,MEGA的L1长度为3791mm,得房率(L1/总车长)达到70.86%,换句话说一辆车7成的长度给到了座舱,乘用车中相信也只有MPV车型才可能做到。


    接下来笔者首先体验了MEGA的一排空间,上车的第一感觉是MEGA的内饰质感的确比L系列有了提升,顶棚采用了超纤绒材质,所有的镀铬条都使用了磨砂灰的颜色而不是之前的亮面,除此之外,门板上多了一层的储物格,方便大家庭存放各种杂物,副仪表台下方也保留了巨大的储物空间(没有像L7一样被鼓风机占用),全车一二排共有四个50kW的无线充电板,而且这次增加了通风功能。除此之外,相比L系列,主驾座椅增加了臀部按摩,副驾座椅支持皇后副驾的同时保留了手套箱。


    进入第二排,最大的感受是方便,阶梯式的进门踏板高度很低,适合老人和孩子,长条的门边扶手也兼顾了儿童的身高,另外二排的腿部空间达到1050mm,超过宝马7系,头部空间超过两拳。二排的座椅进深532mm,座宽528mm,靠背高度695mm,前后还有500mm的移动行程,靠背支持70度调节,二排座椅如果放到最后,甚至可以拥有1278mm的腿部空间,直接超越奔驰迈巴赫。


    除了空间以外,MEGA二排的侧滑门也做了很多安全性的设计,比如在车窗打开或者充电口开启的情况下车门只能打开到一半,这样是为了保护儿童将头伸出车窗时不会被夹,同时保证充电的安全性。这些细节的设计是那些无法开启后车窗的MPV所不曾考虑的。而且MEGA的侧滑门虽然有电动开关,但车内外都布置了物理门把手,可以实现应急手动开合。


    进入第三排首先需要考虑的是Z向空间以及过道宽度,理想MEGA二排的座舱高度为1352mm,三排座舱高度1280mm,身高1.2m的儿童在车内完全可以直立行走,另外二三排之间的过道宽度为160mm。由于二排座椅采用了固定式的扶手导致MEGA无法实现L7一样的全车纯平座椅放倒,虽然还可以实现一二排座椅联动的单人床模式,但这个设计限制了座椅宽度,对于那些体型偏胖的人也不友好,略显遗憾。


    坐到三排的座椅上第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宽敞,因为MEGA的三排腿部空间达到了966mm,超过了宝马5系的二排空间,而且三排也全部配备了头枕软垫,坐垫高度和宽度和二排完全一样,靠背可以15度调节,再加上三排1063mm的超长侧窗,即使长时间乘坐也不会感到压抑。放倒三排右侧座椅的情况下不影响左侧乘坐以及进出。


    最后是后备箱空间,理想MEGA由于采用了流线型车身弧度,因此后门高度较矮,而且考虑到本身车长已经很长,为了适度减小对于车后空间的占用,MEGA巧妙地选择了后备箱鸥翼门的设计,把开启的荷叶前移到三排座位上方,既增加了打开后的高度又降低了后侧开启距离的要求,这个设计非常实用。


    MEGA的后备箱进深680mm,足以放下4个28寸的大尺寸行李箱,如果将三排座椅折叠可以得到1066mm的进深,放下全家三口的自行车都完全不需要折叠。见过传统MPV三排座椅布置方式的用户可能会质疑,理想为什么不在车身下挖洞把三排座椅直接下沉折叠,这其实是为了保留后防撞梁增加后排的安全性。


    除了大沙发,冰箱、彩电当然也没有缺席,MEGA使用了最新的OLED技术,屏幕亮度提高60%,后排娱乐屏尺寸增加到17英寸,音响使用了21个扬声器以及全新的声学材料,功率达到2160W。



    补能效率


    MEGA如果可以热销,最大的功臣莫过于柳志民博士,他是理想电池研发总监,他介绍了理想MEGA在补能方面的技术突破。


    首先,为纯电车型提供能量的是电池,那么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安全性就是MEGA最核心的两点,在提高充电效率方面,柳博士带领280人的理想电池研发团队(其中70个博士),与宁德时代合作,在36个月中解决了两大难题。


    • 达到5C充电功率:采用方盒子电芯,通过对于负极石墨、电解液、隔膜(提高孔隙、降低迂曲率)的优化,达成峰值功率520kW。


    • 保持超快充功率:通过降低内阻、提升冷却效率达成16kW的散热功率,保证了充电过程中长时间保持高功率,12分钟,充电里程500km。


    安全性方面,理想在设计、生产和使用阶段全部都有着严苛的标准,比如设计上,理想MEGA的电池设计充电功率可以达到7C,但最终实际只使用其5C的能力,留有冗余来防止过充。而和宁德时代研发的麒麟电池包可以提供1000V的高压绝缘、大通道防爆阀、双功能冷却以及边框结构安全,198个电芯两侧全部插入水冷板进行降温,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池短路和热失控。


    在生产端,理想选择了宁德时代的宁德灯塔工厂。目前全国只有两家工厂达到灯塔工厂级别,分别是宁德时代宜宾工厂以及宁德时代宁德工厂,选择宁德工厂的原因是距离工程师更近,方便随时调试。该工厂达到PPB标准,即10亿颗电芯中问题数要保证在个位。


    同样,在使用安全上,理想在车端的BMS、5C充电桩端以及云端都对于电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保证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能被及时发现,理想MEGA在热失控试验中,50度环境温度下,在水冷系统不开启的状态下,保证无明火产生,远超国标标准。



    驾驶舒适性


    讲到驾驶舒适性,理想的研发副总裁汤靖把市场上主流的MPV底盘参数全部投到了屏幕上,结果发现很多豪华的MPV都采用了很小排量的发动机以及最便宜的麦弗逊悬架,难道真的是因为成本控制的问题吗?


    其实更多是由于空间布置的问题在传统燃油车上无法解决,而中大型的SUV之所以可以放下大排量发动机是应用了发动机纵置布局,因为这些车往往都有很长的前机舱,但MPV追求的是极致的座舱空间,前机舱的空间很小,根本无法纵置,而横置就意味着只能放下小排量的发动机,由于发动机的横置,悬架的空间也被挤压,因此最节省空间的麦弗逊便成为了众多MPV车型的首选。


    再仔细看,很多以舒适性著称的豪华MPV都没有配备空气悬架,这其实也是技术问题,因为如果在麦弗逊悬架上套上空悬,本身麦弗逊悬架受到横向牵引力,无法保持完全垂直运动,因此会摩擦或者挤压空悬的蒙皮,导致受力不均,长此以往会损坏空悬。


    而理想MEGA的纯电结构前轴只使用了一个155kW的三合一感应电机,而后轮使用的是245kW的永磁同步电机,尺寸都比较紧凑,前后分别放入了双叉臂以及H臂悬架(H臂有助于降低后排地板高度),同时还配备了双腔空悬+CDC减震器(后排空悬采用了和CDC分体放置以实现更低地板高度)。虽然MEGA是溜背式的车身姿态,但在如此满配的底盘硬件下,三排头部空间仍然超过1拳。


    理想MEGA为了保证三排的横向空间,没有选用后轮转向,但在其3.3m的轴距下仍可以获得12.7m的转弯直径,成绩和L9非常接近,甚至优于理想ONE。


    这样的底盘配置配合米其林的静音轮胎、44000N·m/deg的扭转刚度可以更好的降低路噪,风噪方面MEGA也通过三排的双层隔音玻璃、小风阻的外形以及填充气密材料实现了更好的NVH水平,该车已经成为全球静音效果最好的MPV产品。



    安全性


    说到安全,最直观的方式其实是看白车身的用料,由于活动期间无法拍照,因此笔者想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举例说明MEGA的安全标准。


    MEGA采用水滴的车头造型设计,因此支撑前风挡的并不是该车的A柱,而A柱是在三角窗的后面。该位置是一辆车最重要的安全保障,理想为了增加其强度,使用了昂贵的热成型钢以及CBS结构增强件。


    但这个位置最开始是垂直的,导致驾驶员视野受阻,虽然没有违反任何国家规定,理想还是决定坚守底线,花费7000万将这一部件全部改为斜置,同时在前门增加一个横梁提高碰撞强度(部分导致了前排无法配备电吸门)


    理想MEGA是唯一双侧小偏置碰撞G级的MPV,也是首款侧碰撞G级的MPV,后碰撞满足88km追尾安全要求,是国标50km后碰撞受力强度的3.1倍。除了车身结构上的优化,MEGA全系标配3.2m超长侧气帘以及主副驾间远端气囊。



    观后感


    当笔者静态感受了MEGA之后,很多行业投资人询问笔者如何评价这款车,由于有保密协议,笔者只能简短答复:这是一台大空间、充电快、更安全的家庭MPV。


    理想纯电产品总监李昕旸向笔者透露,该车的用户更大概率是那些目前在将就使用着轿车或者SUV的人群,因为他们在今天的市场上找不到一辆满意的MPV。



    理想MEGA将成为大家庭唯一的可选项,这些用户其实并不在意纯电带来的经济收益,而会为纯电的大空间买单。


    理想MEGA将在11.17广州车展开启预订,12月正式发布售价,1月展车进店,2月正式交付。希望这款旗舰车型可以为中国家用MPV开启纯电理想。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