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革命性能量方案”:全固态电池或将拯救日本电车!

    简单书签AS6头像简单书签AS6头像
    简单书签AS62023-11-04

    日本汽车业在电动化进程中掉队,但丰田的固态电池或许能够扭转这一局面。在2023东京车展上,丰田社长佐藤恒治宣布丰田将于2027-2028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并将其应用到下一代的纯电动汽车,续航达到1200公里,仅需10分钟充电至80%。然而,固态电池并非由丰田首创,全球各大动力电池厂商均在积极研发。目前固态电池主流的三大技术路线各有优劣,而丰田选择的硫化物路线能够实现极高的能量密度,但还需面对热动力稳定性等诸多挑战。尽管如此,丰田的固态电池或许能够带领日本汽车企业重新崛起,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宠。【特写】固态电池:逆风翻盘的可能性有多大?

    众所周知,固态电池被视为电动汽车领域的“下一个风口”,被誉为能够解决锂电池安全性、续航里程等痛点问题的技术突破。然而,固态电池的实际应用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未知数。首先,成本问题一直是固态电池发展的一大瓶颈。相较于主流的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对于锂金属材料的需求更高,导致生产成本大概是液态锂电池的3~6倍。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整车制造成本,使得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一定的优势。其次,即使丰田能够在2027年实现低成本高产量的固态电池交付,它更多地扮演的是电池供应商的角色,而非整车制造商。光靠在电池领域的突破还不足以弥补整体技术上的缺位,比如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一体压铸技术等等。

    就整体技术实力来看,日本车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者,竞争格局方面,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数据显示,我国在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大致占全球的六成左右。在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达到了202亿,宁德时代也接近百亿。这些数字充分显示出中国在技术沉淀上与LG和松下等国际巨头不相上下。因此,当日本车企全面掌握固态电池量产之时,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将能够生产出与其同级别的产品。综上所述,日本车企凭借固态电池的量产并不能保证逆风翻盘。商业规律告诉我们,技术突破只是成功的一部分,更关键的是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固态电池的发展还需要克服成本问题、整体技术实力提升以及应对来自中国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因此,日本车企想要逆风翻盘,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期待固态电池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开辟新的篇章。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