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猛士科技: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中国式探索中彰显“猛士无畏”

    武汉中小企业服务头像武汉中小企业服务头像
    武汉中小企业服务2023-09-01

    在东风大道东风高架一路直行至全力二路拐弯,一栋二层高玻璃幕墙厂房楼顶,播放的3D裸眼视频中,全国首款豪华新能源越野车猛士917(图片|配置|询价)激情奔跑,破屏欲出。透过玻璃幕墙,汽车总装生产流程一目了然,零部件每一次装载袒露在大众眼前,零距离接受消费者审视。


    20年前

    东风猛士诞生

    从“0到1”全国产创新

    一举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今

    东风最年轻的品牌续写传奇

    从“1到N”

    为猛士插上新能源的“双翼”


    ▲猛士科技园中透明的总装车间。


    今年7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8月14日,猛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猛士科技”)首席执行官曹东杰采访时表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怕苦,不畏难,用持续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向前进。


    (一)“燃油车能走的路,新能源车也行”


    8月19日,猛士科技园里,一辆绿色越野车堡垒一般立在坡顶。


    这是东风第一代“猛士”,功勋累累,15项战术和技术指标中有12项超过同期顶尖“悍马”。


    一瞬间,另一辆崭新的黑色越野车稳步攀爬上45度大坡,登顶巅峰。


    它是东风新晋的“猛士”,初生牛犊,是全球第一款同步推出增程、纯电两种动力模式的豪华硬派新能源越野车。


    ▲东风EQ240、东风猛士、猛士917攀爬越野赛道。


    东风越野车公司原总工程师孙铁汉铭记这段经历:2002年,在十堰大炉子沟,十堰松林间,接到秘密任务的研发突击队埋首案头,仅用4年半,工艺、发动机、汽车构造的难题便被相继攻克,问鼎世界一流制造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对东风来说,是第一次,对中国汽车发展历史来说,也是第一次,是一代汽车人创下的奇迹。


    经过20多年的迭代升级,东风猛士仍是钢驹铁马,但汽车市场已进入新能源高速发展阶段,转型乃重中之重。


    一组数字很说明问题:今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速超过了传统燃油车,达到63.6万辆。


    电动越野车怎么做?曹东杰说:“没有先例可循,我们研发创新片刻不敢停歇。”


    把新能源汽车放进极热极寒的山路,有多难?有人将其比作将电池架在火上烤。


    2022年,对猛士科技乃至整个东风集团都极为重要。这一年,首轮工程样车下线,中国第一个豪华电动越野技术架构诞生。


    “从技术到外形没有一丝一毫的借鉴,全凭我们自己。”曹东杰说,“燃油车可以走的路,猛士917也能行。”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猛士科技实现了从电池、电驱、电控到整车组装的全链条国产化,做到了关键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研发。


    8月25日,猛士917在成都车展正式上市。200台创始版限定名额一抢而空,加推10台仍供不应求。



    越难走的路,走出来竞争力越强。员工们这样评价自家的产品: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


    “核心技术让我们有全方位的自信,”曹东杰说,“猛士917走在全球前列。”自主技术过硬,腰板挺得直,答得有底气。



    (二)“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


    车辆奔往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一幕幕奇观涌入眼帘。连绵沙丘聚沙成山,沙山围合形成标准的“V”字地形,仿佛倒立在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峰。


    这种地理环境又称“天坑”,它们让阿拉善成为极限越野挑战的热门地,一年一度的“英雄会”在此举行。



    静止、直接加速,猛士917从谷底起步,一跃而上,在烈日与黄沙之中直线攀登1000多米。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很多‘明星’越野品牌,”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回忆,“它们还在走‘Z’字型,猛士917已经直拔而上。1000米的深坑,曾经要开2个小时的路,我们仅用了47秒。”


    但在猛士人眼中,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负责猛士底盘控制和全地形系统开发的杜江伟用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的名言激励自己。


    为了爬一个巨大的岩壁,工程技术人员开着仅有底盘和电池的简易“骡子车”,前前后后尝试了近1500次,才把标定工作做完。


    “我们也有许多知识结构的盲区,只能在失败后不断总结、反思,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再去验证它们。”深夜,黑龙江省黑河市的户外试验场依旧灯亮如昼,杜江伟已带领团队连续一月吃住在办公室,每天睡在只有一米宽的一个平板床上面,平时连吃上一口热饭、洗个热水澡,都十分难得。


    为了模拟车辆被困住的情景,研发团队在三四十厘米深的雪地里艰难跋涉,杜江伟感觉自己的脸和手已经麻木,收工后才发现靴子里全是雪水。


    “想要克服更多极限户外场景,就要更多的数据,一刻也不能停!”技术人员紧盯主控板上的数据——每1匹马力动力提升的背后,是上千次的数据调整的结果。



    四电机驱动带来超过1000匹马力动力、全球首个集成差速锁、两挡变速箱的电驱总成、全球首发VMC底盘动态域控、动态控制车辆系统……在雪夜里无数次跌倒后,研发成果喷涌而出。


    “做技术就是啃硬骨头,”曹东杰说,“仅汽车架构,我们就申报了450多项发明专利,有10项技术是国内首发。”


    第三届中国汽车风云盛典颁奖典礼上,猛士豪华电动越野技术解决方案M TECH一举斩获“评委会特别奖”。



    (三)“我们有信心,敞开大门做技术”


    穿过猛士科技园区写字楼、厂房间,一座巨大的双层透明工厂映入眼帘,与东风大道并肩。



    “我们有信心,敞开大门做技术。”猛士科技CMO万良渝介绍,园区即将向市民开放。


    这是湖北车企第一座透明工厂,高度数字化的生产方式令人眼前一亮。而在宽敞整洁的焊装车间内,数百台机器人同时作业,长臂挥舞、摇头转身、收放自如……


    这是湖北车企第一个对市民开放的园区,不同高度的“小山丘”“巨石阵”“涉水路”散布在越野赛道上,猛士917在各种障碍面前游刃有余,游客预约就能体验。


    “启动园区是品牌的一小步,也是中国豪华越野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一步,更是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的领先案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感慨。


    ▲猛士科技园焊装车间。


    生产透明化,敢于接受大众全方位的“检阅”,科技园的开放,意味着猛士全面开启工程制造领域创新发展新模式,推进高端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面向电动越野新技术、新赛道,品牌承担“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使命。


    今年8月,东风宣布实施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未来三年,将在自主新能源领域投入500亿元,迭代推出18款自主乘用车新能源车型,投放22款商用车基础车型。


    这一计划里,猛士将成为东风在高端新能源领域重要落子。“它是东风品牌向上的引领者。”尤峥说。


    锚定发展目标,猛士将以每年不少于一款新车型的速度,出征抢滩新能源细分市场。


    “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再出发,不仅要‘借东风’,更要‘助东风’。”武汉经开区负责人强调。


    新方向带动新发展。今年4月,一列装载着东风汽车的中欧班列(武汉)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出发,运往欧洲,成为全国首趟以“快速通关”模式出口的汽车专列,比普通通关模式时效缩短1至2天。


    从此,湖北车企出口有了更高效、经济的物流方式,以东风为首的湖北本土汽车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步伐不断加快。


    正如曹东杰在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的一腔热血:“要让世界知道中国有猛士。”


    来源丨长江日报

    次阅读
    4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