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2023年二季度财报。数据表现来看,依然比较平淡,但财报会上,何小鹏透露了不少动向,值得关注。
何小鹏介绍,G6上市首月的Max版本订单占比达70%,目前的交付能力跟不上,主要是因为智能驾驶零部件准备不充分。
预计8-10月产能会快速爬升,G6在四季度单月可以销量破万。在G6爆款车型的牵引下,小鹏汽车将冲刺四季度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的目标。
在新产品方面,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旗下首款MPV车型会保持原计划,在今年四季度会发布;2024年下半年计划发布两款新车。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会基于统一架构推出多款新车型和换代车型,覆盖15—35万元的级别。
他进一步表示,对智能驾驶BOM成本降低非常有信心,计划通过技术创新使XNGP的BOM成本降低50%,有望让15万元级别车型也能配置最前沿的自动驾驶技术。
他还计划2024年让智能驾驶硬件成为全系标配,并探索软件订阅的灵活付费方式。
智能科技,一直是小鹏汽车最主要的标签。G6的火爆,以及与大众集团达成的技术授权合作,让小鹏汽车再次坚定了对技术的信仰。
何小鹏在财报会上谈到,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将成为历史,AI定义汽车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离职之后,何小鹏表示,将亲自带队智能化项目,建立公司级的智能化研发、规划和运营团队,统一规划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多个智能创新技术的演进。
在今年10月24日的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将发布在智能化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和研发路线图。
同时,在10月的OTA升级中,将在第一批城市推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XNGP,在年底前约50个城市开放不依赖高精地图的XNGP。
可以看到,在分工上,何小鹏将主抓技术。年初宣布加盟小鹏汽车的王凤英将主要肩负起市场营销和经营降本。
何小鹏表示,已经开始加速渠道商业模式变革,加速销售网络的优胜劣汰,并在快速地引进优秀经销商,加速在二线和低线城市的市场份额扩张。
同时,他和王凤英将一起对标全球和中国车企最优秀的成本控制水平,把降本作为研发、制造、供应链各个团队的核心目标。
目前,在动力系统、整车硬件、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的降本项目正在执行推进,有信心到2024年底实现成本降低25%的目标,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会达到正值。
同时,预计2024年会实现季度现金流正值,2025年整个公司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看完了何小鹏对后续发展的规划,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小鹏汽车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的表现。
第二季度,小鹏汽车营收50.6亿元,同比下降31.9%;汽车销售营收44.2亿元,同比下降36.2%。
净亏损2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7亿元;调整后净亏损26.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4.6亿元。
二季度毛利率为-3.9%,2022年同期为10.9%,2023年第一季度为1.7%;汽车毛利率为-8.6%,2022年同期为9.1%,2023年第一季度为-2.5%。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现金及定期存款等为337.4亿元,截至2022年底为382.5亿元。
小鹏汽车2023年二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23205辆。2023年7月,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1008辆。截至2023年7月31日,年内累计总交付量为52443辆。
截至今年6月底,小鹏汽车销售网络共411家门店,自营充电站网络达1024座充电站,包括824座小鹏汽车自营超级充电站及200座目的地充电站。
对于2023年第三季度预期,小鹏汽车表示,交付量将在39000-41000辆,总收入在85亿元-90亿元之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