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刚提了蓝山(四驱版)20天,便心痒难耐,趁着暑假给全家安排了湖南9天自驾游,一路美景美食,欢歌笑语,好不自在。

回程充电中,3大2小,行李满载,还用车顶行李箱装了露营装备

张家界森林公园
也顺便安排测试下蓝山的油耗,为以后自驾游做个参考,特意出发满油满电、回来后再满油满电,力争数据准确。回来一算,好家伙,全程2626公里,加油1975元,充电212元,合计2188元,算下来0.83一公里,综合油耗10.5了虽然作为自重2.6吨的车身这个油耗完全可以接受(之前1吨多的大众1.6自吸一个人开高速上下班实测也要7个油),但还是明显超过了宣传和媒体评测的水平。

满油满电出发

回程后再次满油满电

全程小计,综合油耗10.5
和车友们交流之后,发现我这个油耗确实偏高,超出了蓝山车主的正常水平。经回想和几大因素直接关联:一是车速较快,全程超出限速10%-20%跑,大多在130左右(对新交规有误解以为超速20%以下不扣分不罚款,第一天就领了张警告罚单),尤其是去程途中,时不时有撒野竞速等操作,体验过几次直线加速到160(动力加速没得说,稍不注意就130),车速是油耗的最大杀手;二是车辆设置使用欠优化,为了方便加速和应对不同路况,直接将平时的经济模式调成标准模式、智能保电60%,第一天晚上要露营,下午开启强制保电油耗明显上升,并且只在一千多公里的去程途中的第二天充了16度电(要么没位置,要么电费太高,选择1.6元的稍微充了点),刚提车玩法还没搞明白;三是其它因素也有明显影响,3大2小,后排放倒行李满载,有车顶行李箱,还装满了露营装备和零碎行李,去程第一天傍晚上50公里的连续盘山公路,去程第二天下午和晚上一直大暴雨。

晚上上郴州仰天湖大草原那段一个多小时的盘山公路开得心惊肉跳

有强制保电的馈电油耗明显偏高
下面对比下车友们的省油操作:
车友1:长途自驾四川3000公里,综合油耗8.1(按厂家的1升油=3.4度电计算),比我优秀多了

长途自驾四川3000公里,综合油耗8.1

充满3次电,智能保电20%,全程保持100时速
车友2:深圳到福建,814公里,综合油耗8.5

深圳到福建814公里,综合油耗8.5

中途充了两次电
车友3:日常高速,104公里,馈电油耗7.3

高速104公里,馈电油耗7.3

车速115
综合以上车友的开法,可以总结出蓝山长途省油的要领:
一、车速控制在120以下,100时速最省油。目前NOH(辅助驾驶)还没有动能回收功能,但电脑控制比司机深一脚浅一脚的脚法更稳定,所以长途用NOH并将车速设定为100,又省心又省油;
二、选择智能混动经济模式加智能保电,尽量不要馈电行驶,最好是每400-500公里在服务区充一次电,半小时充80%即可,期间上个厕所喝杯咖啡伸展下筋骨,这个姿势最佳;
三、关于车顶行李箱,通过上下班高速实测影响不大,我在装有车顶行李箱、全程空调音乐、时速80-100的情况下,纯电油耗5.4,车友无车顶行李箱不开空调5.3,影响微乎其微。但时速超过120,可能就有明显影响,能感觉到风噪明显增加。
由于DHT技术涉及油与电的联动,还有两档变速,其逻辑较单速混动、増程式都更为复杂,跑长途时,不同的驾驶和使用方式对油耗有明显的影响。目前长城官方只给出长途行驶推荐选择智能混动+能量回收中的指导,但经车友实测,实际远非这么简单,有人实测能量回收低更佳,有人实测智能保电要设置60-80%甚至设置强制保电,促使发动机提早介入避免很快进入馈电模式导致油耗明显提升,但这些玩法都是车友个别测试,准确度有待验证,希望长城官方在长期实验的基础上给出更佳更权威的玩法,让用户真正发挥出DHT全域工况的威力。

长途行驶建议选择智能混动+经济模式+能量回收中

日常上下班综合油耗8.4,90%高速,经常是馈电行驶
下面聊一下纯电油耗,不得不说,蓝山实在是太香了,因为它是妥妥的反向虚标!
近期经过多次实测,纯电模式下,深圳夏天,我上下班单程36公里,高速33公里,在带有车顶行李箱、全程开空调音响的情况下,从车子满电到接近耗尽,实际行驶里程都比表显纯电里程减少量还高出一点,满电标称180跑190完全没问题,这还是很惊喜的。44.5度,百公里纯电电耗约19度,按这个计算,确实能超过200公里。按照电费平均1元一度计算,一公里不到2毛,实在是太香了。

上下班纯电折合油耗5.5,实际最低开到5.4

车友黄金脚法开到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