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浅谈ID4X能量回收驾驶感受

    2023-07-10发布于:ID.4 X车友圈

    #用车心得

    作为新进新能源汽车车主(油车驾龄5年,电车驾龄80天),今天想聊聊ID4X能量回收这一功能的驾驶体验。首先介绍下我的座驾:


    车型:ID4X 2022款 纯净长续航

    提车时间:2023年4月20日

    总里程:5925公里

    我的大胖D 正脸展示

    【能量回收首接触】


    家里有一辆油车,但因为两人都要用车,考虑到使用成本和车牌等因素,所以我们决定再添置一辆新能源汽车。其实,我对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回收这一功能的初始印象并不怎么好,当初选车购车时,离家3.5公里就有一个特斯拉体验店,我们就去试驾了(特斯拉是我们试驾的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当时特斯拉还没有动能回收强弱调节选项,试驾结束就觉得松电门相当于踩刹车,而且还是急踩的那种,销售指导说是要慢慢松电门,就像松离合器那样,也就说要有合适的脚法,要能够精准的控制电门。队友试驾结束说有点头晕,考虑到驾驶习惯和作为家用车乘车人的体验,我们最终没有选择特斯拉。

    这就是我初次体验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回收这一功能,不是一个好的体验。

    所以,具有关闭能量回收这一功能的车型也是我选车考虑因素之一,最后我买了大众的ID4X,提了车后我也是一直使用D档驾驶(D档是常规驾驶模式、B档是能量回收驾驶)。

    大胖D的闪亮前后脸

    【能量回收原理】


    动能回收的全称是Kinetic energy recovery system,简称KERS。动能回收技术最初是应用在F1赛事上,为了在不增加油耗的基础上获得更强的动力,增强了比赛的竞技性。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回收更多是为了“回收”。能量回收就是将汽车减速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收存储在电池内,从而提升能源利用率。

    【路况分析】


    我平时的用车场景上下班居多,坐标上海临港(上海的东南角),很少会出现堵车的情况,但有些路段集卡偏多。我家到公司导航距离22.9公里。


    上班路况:

    17个红绿灯,全程22.9公里,中间有一段12.2公里高架,上高架前3车道居多,下高架后1车道居多,这里的车道指的我行使的方向车道。


    下班路况:

    14个红绿灯,全程24公里,其中有一段9.1公里高架,还有一小段S2沪芦高速,上高架前1车道后转3车道,出高速后3车道居多。

    上班路况,车少景好

    下班路况,一路畅通

    【能量回收再体验】


    因为我充电免费(薅公司羊毛,在公司充电),其实我并不怎么在乎电耗的问题,充一次电基本够我开一星期。但在车友的安利下,说是B档(能量回收模式)行驶电耗低、驾驶更舒适,也有车友不习惯B档,说是会晕车。


    期间,我有尝试使用B档驾驶,但驾驶距离都不长就放弃了,因为我的驾驶习惯是车速提上去后,预判需要减速时立马松电门,脚放刹车上,用怠速行使,遇红灯就刹停,遇需要保持车距就刹到合适速度,用了B档,一是拖拽感较强,二是我明明希望车能再滑行一段,结果车速变超低速了,还得再踩电门提速到指定位置,再松电门刹停,这样就有顿挫感。


    最近,我又耐着性子尝试使用B档驾驶,行程是上下班往返全程使用B档。先说结果,总体感觉是要对驾驶习惯的一个较大改变,再说感受,体验还不错,哈哈。


    使用B档驾驶,可以说行使过程中基本不用踩刹车,踩电门变成了点电门,轻踩慢放再轻踩,从而加速减速加速,这就要看脚感了,要精准控制,才可以平稳的驾驶。

    最后说说能耗方便D档和B档的区别:

    D档和B档数据对比

    7月7日D档上下班数据

    7月8日上下班数据

    一不小心就飙车

    因为数据比较单一,可能还说明不了什么。其实可以从这两次的上班路程看出,B档能耗确实比D档要低,至于8日的下班路程能耗高的原因应该是周末加班晚7点多才回家,路上车少,我最高速度飙到了131km/h,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习惯B档后的正常驾驶电耗应该是可以降下去。

    【能量回收利弊】


    利:


    1.动能回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2.动能回收代替刹车,不用一直紧绷着刹车,可以延长刹车使用寿命;

    3.动能回收可以降低能耗;

    4.低速行驶使用B档,不用频繁切换电门和刹车。


    弊:


    1.喜欢怠速滑行的用B档难,驾驶习惯变化大;

    2.B档松电门刹车灯不良,容易追尾;

    3.同乘人员容易晕车;

    4.驾驶员要对交通情况和后车车速更多的观察。


    我是觉得能量回收是有点反人类设计,比如遇红绿灯时,我们一般是脚放在刹车上,有一个预减速的过程,遇突发情况可以刹停,需加速时再踩电门提速,但能量回收基本需要脚一直放在电门上,遇突发情况可能会出现误判,电门当刹车踩,这时就容易造成事故。


    存在即合理的逻辑判断,动能回收应该还是有他的价值的,据说在无法充电的情况下,具有动能回收的车辆可以通过借助他车拖行来给车充电。


    【另外说明】

    我是在ID4X的舒适驾驶模式下使用的B档,后面可以尝试看看经济、运动和个性化这3种模式使用B档分别有什么不同。

    【补充说明】

    7月10日下班我调整驾驶模式为经济模式,并用B档驾驶,惊人的发现经济模式下的B档的拖拽感竟然弱于舒适模式,不知这个是如何设定,值得研究研究。从数据来看,经济模式的B档驾驶24km,能耗是13.7kWh/100km,还是很优秀的。

    切换经济模式驾驶B档



    【总结】

    以上就是我个人驾驶ID4X使用B档的浅浅分享,虽然不习惯,但可以多多尝试新事物,让我们的经历更丰富、生活更精彩。

    许愿圈主推荐加精!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