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旗下推出,,将来会有自己4s店的“龙系列”最新电混车型,到底怎么样?
之前长城开发新能源一直就不够积极,也许太过依赖H6,虽有尝试可并不成功。
看看长城魏牌摩卡和拿铁挂载的柠檬插混就知道了,挺下成本,但插混技术纯电续航与隔壁比亚迪DMI不过勉强打个平手。
这价格却是天差地别,销量上不去,没有性价比,自然难以与之抗衡。

而今,长城吸取柠檬插混成本过高的教训,自主研发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并首次挂载旗下最新车型哈弗枭龙MAX。
此项研发为的就是对标比亚迪DMI,长城是真刀真枪上“真家伙”了,谁让你宋PLUS DMI卖得那么好呢,吃得多还吧唧嘴,叔可忍婶不可忍,奇瑞可忍长城不可忍。

四驱电混Hi4
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下长城自主研发的这款最新电混技术与DMI相比有何优势?
以前长城的柠檬插混主打的是前驱,Hi4的新电混技术则是“四驱”。
虽算不上刚需,但有绝对胜于无,不用加钱,多给的,用户们肯定会欣然接受。

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打下来了。
看看挂载柠檬插混的摩卡和拿铁,那是一个比一个贵,为什么贵?主要是插混技术架构比较特殊,这个问题于Hi4上已经得到了解决,技术上做到了突破。
以前是三电机,现在前后双电机就完全可以支撑,而且前后桥的扭矩分配也更加合理,并且实现了一定的轻度越野性能,排列组合各种驱动玩法,Hi4设置安排得明明白白,长城算是彻底把电混玩明白了。

官方不是已经给出口号了嘛,两驱的价格和油耗,四驱的体验与性能。
目前,哈弗枭龙MAX推出的主销款为1.5升,200千瓦,272马力,两档变速箱,纯电续航105公里的版本。
如果后续推出1.5T,那数据就更加亮眼了,整套功率会超过300千瓦,另有408马力输出,动力充沛,相当是强劲。
而这套1.5升版本,亏电油耗为5.5升百公里,6.8s可破百,经过实测,即便算不得老司机和专业驾驶员,也能测出7s破百的真实数据,看来官方没有虚报,在电四驱加持下,确实要比宋PLUS DMI快很多,同时四驱性能又能将油耗降至宋PLUS DMI两驱的同级油耗水平,这波操作果然够溜。

再看看价格,哈弗枭龙MAX四驱精英入门版,官方指导价15.98万。
宋PLUS DMI两驱准入门槛15.48万。
哈弗枭龙MAX四驱旗舰版,顶配价格为17.98万,宋PLUS DMI四驱旗舰为20.78万,如果是5G的话还得再加1.1万。
拿四驱打两驱,拿高配打低配,你就说长城这次够不够狠,别说比亚迪了,就连本田、丰田,日产,这些常年靠紧凑型SUV跑销量的车企,有一家算一家,哈弗枭龙MAX一出,想必被卷到的滋味是相当难受了。

驾驶表现
哈弗枭龙MAX日常驾驶,用电表现没什么好说的,家用代步完全适配,但在较复杂的野地或高速路况,车子底盘过滤轻飘,噪音处理不够理想也是它确实存在的问题。
如果把三连杆改成五连杆可能会好一些,但毕竟价钱在这里,不能要求太多哈。
其他方面,哈弗枭龙MAX基本都做到了电四驱该有的表现,爬坡能力很强。
无论30度还是50度都能轻松上去,哪怕爬台阶也不在话下,不过它终归还是一辆城区代步车,虽有一定越野能脱困力,但带着它上山下河就算了吧,它不是犁子非要拿来耕地,怎么也说不过去对吧,电四驱具有越野属性,但不代表它是一台越野车。

静态体验
哈弗枭龙MAX,风塑曲面车身加激光网状格栅,典型的新能源主流风格造型。
分体式大灯与驾驶舱内阔绰的超级三联屏,也都是当下普遍的流行元素设计。
整体来说,这款车的样式还是非常好看的,包括它的用料,皮质软包都挺到位。
尤其是它的后排空间,相较同级别紧凑型SUV很有优势,这得益于哈弗枭龙MAX,2800mm轴距的合理分配,为后排扩伸出了更充裕的空间。

提到轴距,不得不说,哈弗枭龙MAX确实是一款尺寸不小的紧凑型车。
长度4758mm,宽1895mm,高为1725mm,对标宋PLUS DMI,各项数据完胜,车子大价格低,动力强油耗低,哈弗枭龙MAX是什么?是纯纯内卷产物啊!

内置配置
哈弗枭龙MAX搭载的是一套全新智能座舱系统,进入驾驶室除了极其醒目的12.3英寸三联悬浮大屏外,随处可见的经典情怀式物理按键,直接将科技氛围拉满。
中控岛台可控制区域,集合L2级辅助驾驶,全景监测系统,包括调节座椅空调,切换驾驶模式,调整电驱模式等。
集合板功能既能集中处理,也可分区域控制,像极了高精密度的飞机仪表盘,大大提升了驾驶过程中的操控乐趣。
这种参与感绝对不是当下普遍的新能源车型一块平板电脑能替代的。
就连一个简单的静音键都给独立设置出来了,这种复古加互联网生态完美结合的设计,别人咱管不着,就我而言,哈弗枭龙MAX的布局,我是非常喜欢。

收尾
长城此次研发四驱电混技术Hi4,后续会陆续装载旗下品牌各大车型中,插混技术愈加成熟精湛,哈弗枭龙MAX的面世,等于向新能源技术突破层面又进一步。
该款车型极具性价比,虽主打日常代步,但自身四驱性能属性强劲,整体配置高,且没有明显短板,其市场战略方向定位,给我感觉就是新能源里的哈弗H6,以此可见,长城对“龙系列”的未来发展还是很看重的。
其实长城一开始就想用H6的柠檬插混来试着打市场,可惜受限于成本价格做不下来,没有什么优势,现在把价格做下来了,优势立马也就体现出来了,试想下,宋PLUS DMI20多万起步的电四驱,车友们真舍得那钱,下得去手吗?站在用户角度考虑,四驱绝对不是一个刚需,长城正是抓到了这个关键点,一步直切要害,两驱价格,四驱体验,你说哈弗枭龙MAX香不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