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为了提前预热,理想L7(图片|配置|询价)早在2022年9月底的理想L8和L9发布会上就亮相了。今晚,备受关注的理想L7即将迎来上市。

此前报道,理想L7计划提供两个版本,分别为Pro(33.98万)和Max(37.98万)。相比较L8和L9,L7最大的不同是理想首款采用5座布局的车型。
对于L7的上市,许多人也提出了上次发布会相同的质疑,L7、L8、L9三者同质化过于严重,像极了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的营销方式。有很大“割韭菜”嫌疑。
定位精确,“收割”也精准
自从理想ONE开创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后,理想汽车便深耕“家庭智能移动终端”这个定位,主要面向“奶爸”的用户群体。毫无疑问,在理想ONE以及新一代车型L8和L9至少从销量上是成功的,L8和L9在2022年12月月销量双双突破了万辆。至于有无网友所言的“割韭菜”行为,得看各位以什么样的角度去衡量。
L7、L8、L9三款车型出自同样的平台,增程器采用的是同一款型号为L2E15M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三者本质上最大区别在于尺寸和座椅布局,L7与L8轴距相同,L9轴距则比两者增加100mm,L7为5座布局,L8和L9为6座布局。
相比连“壳子”都未大改的车子,指导价的设定才是巧妙之处。L7指导价为33.98-37.98万元,L8指导价为35.98-39.98万元,L9指导价为45.98万元,停产的理想ONE指导价为34.98万元。理想先上市价格昂贵L9,随后上市差异化极小的L8,让消费者认为入手L8真是捡到了“便宜”,而实际上理想ONE的继承者是L8,两者的产品升级变化并不大,但售价则上涨了不少,与其他售价大幅下降的新能源车型形成鲜明对比。

近日,李想在社交平台上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如果汽车销量前三的比亚迪、吉利、长安都开始使用增程电动,某企业关于增程落后的营销规划可以停止了,省点钱干正事。”
讽刺、反驳其他车企水军的抨击,侧面说明了李想十分认同自身的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朱玉龙在其社交媒体上分析称,在 30 万元左右的车型中,增程式混动的电池系统如果配置成 30~40kWh,物料成本大约为3.3 万~4.4 万元;80~120kWh 动力电池价值为 8.8 万~13.2 万元,电池系统约占物料成本的 40% 以上。相比纯电车型,增程式动力系统的成本的确低了不少,理想汽车的确是“低价高售”了。
质量风波不断
理想L9试驾车曾发生过空气悬架断裂,而交付不到半年时间里质量问题层出不断。今年先是1月20日有车主控诉理想L9的驾驶辅助系统失效,然后是1月29日,山东济南一辆理想L9在行驶过程中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紧接着又有车主控诉理想L9“因为小孩的一泡尿把右第三排座椅下方后控制模块烧掉了”,这让理想L9再次登上热搜。

过快地新增车型,导致制造和设计上有缺陷是理想品牌急需解决的口碑问题。基于同一平台打造的L7,也让潜在用户对其质量有所担忧。
总的来说,对理想产品客观中立的评价是,在李想各种“蹭热度”营销下越骂越卖得好,皆因对市场用户需求精确定位,以及在续航焦虑和排放上“钻空子”,大家所述的“割韭菜”行为用成本和发展方向来衡量亦可以看作是。写到最后,大家认为卖得贵且少了一个座椅的理想L7,还能“割韭菜”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