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林松,出生于瑞典,是集团历史上第一位非销售出身的销售负责人,也是第一位经济学出身的全球研发总裁,还是第一位非德国籍的 CEO。
作为汽车的发明者,并历经了人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梅赛德斯-奔驰在今天遇到了一个新的命题:到底该如何定义汽车?
因为新能源革命改变了当下的一切。特斯拉的诞生,甚至比亚迪等一系列电动汽车的出现,正以狂飙突进的方式刷新着人们对汽车的经典定义。
对于这个时代来讲,时年 53 岁的康林松(Ola Källenius)吸聚了太多的目光。这位出生于瑞典的掌门人,是集团历史上第一位非销售出身的销售负责人,也是第一位经济学出身的全球研发总裁,还是第一位非德国籍的 CEO。在执掌全球著名汽车王国权杖近四年的时间里,康林松发布“2039 愿景”,从“电动为先”到“全面电动”,作为梅赛德斯-奔驰的 CEO,康林松试图在新能源浪潮中用一系列果敢的行动力,来重塑百年汽车发明者在新时代的优势。
与严肃凛然的 CEO 形象不同,视频连线采访中的康林松,身着浅蓝色衬衫,侧身坐在斯图加特空旷的会议室里,他语速不急不缓,带着一丝典型北欧式的口音,和一种十分日常的冷幽默轻松感。
他也是一个最善于利用时间的人,电子版日历上一天的日程满满,让大脑更高效地工作,也让身心更合理地放松。他最近阅读的一本书,即是奥利弗·伯克曼所著的《四千周:凡人的时间管理》。他喜欢作者的观点,我们注定会在生活中错过许多想做和该做的事情,我们就更应将时间投入在珍视或重要的事情上,这关乎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正确选择和为事项设定正确的优先级。
在过往四年里,康林松不仅加速奔驰电动化转型,果断拥抱“后内燃机”,并且,在 2022 年尼斯的战略升级发布会上,康林松围绕“豪华/创造向往之经济学”再次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策略调整,将产品结构重新划分为“高端豪华”“核心豪华”“新生代豪华”三个标签更明显的矩阵。
这是又一个带有明显“康林松”标签的决策——豪华的本质是在基本需求溢出之外,获得另一个维度的体验提升。
闪耀的三叉星徽已经习惯在汽车工业史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在过往的每一次技术浪潮中,梅赛德斯-奔驰关注的不仅是如何造车,还有对人类、对世界、对未来的责任与思考。
经过燃油时代的辉煌,在新能源革命的路上,这一次奔驰对造车又激发了哪些新的使命,以及它又将如何洞见未来?
WSJ. 对话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WSJ.》:一天之计在于晨。你几点起床?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
康林松 :我一般是在六点到六点半之间起床,取决于我当天的日程安排。早餐我喜欢吃一碗麦片或一个德国椒盐卷饼。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在外出差时,我很高兴可以有机会品尝不同的美食。
《WSJ.》:早餐期间会看新闻么?一般用什么方式?
康林松 :一天工作开始之前,充分了解时事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在早餐时看报纸,而平常主要是在平板电脑上浏览资讯。
《WSJ.》:你怎样安排一天的工作?最有效率的方式是手写在本子上,还是设定时间表?
康林松 :设置电子版日历是我和团队规划一天工作最高效的方式,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能随时了解工作安排。
《WSJ.》:我们无可避免地生活在社交网络时代,你常用的社交网络工具是什么?
康林松 :我常用的社交软件是领英。我会在领英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会直接向同事、客户、投资者和记者们分享公司的最新动态。
在中国,梅赛德斯-奔驰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比如微信、抖音和微博,使我们能够与用户保持互动,与他们分享最新的品牌和产品信息。
《WSJ.》:你喜欢听的音乐是哪类?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
康林松 :我很喜欢音乐,平时会听各种风格的音乐。我的家乡瑞典有很多国际知名的音乐人和乐队,也许这就是我听流行音乐比古典音乐多的原因。
《WSJ.》:数字化改变了一切,你还会买纸质书么?最近阅读的一本书是什么?
康林松 :我旅行时喜欢轻装上阵,所以用平板电脑看书比较多。但也会买纸质书,因为我喜欢纸质印刷的质感和翻页的那种感觉。
我最近读了奥利弗·伯克曼的《四千周:凡人的时间管理》。我喜欢作者的观点:当我们接受了一个事实,即我们注定会在生活中错过许多想做和该做的事情,我们就更应将时间投入在珍视或重要的事情上。这关乎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正确选择和为事项设定正确的优先级。

《WSJ.》:全面纯电动化对传统车企非常不易,尤其对于梅赛德斯-奔驰这样拥有强大传统技术优势的企业。那么,你们选择全面纯电动化时有哪些突破和哪些坚持?
康林松 :我们对当前汽车行业的转型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感到非常振奋的。关于全面纯电动化,动力系统虽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只是其中一个层面。梅赛德斯-奔驰的技术主张包含很多维度,我们始终是将创新科技与豪华元素融合。在迈向全面纯电动化之际,梅赛德斯-奔驰的传统优势特点都得到了延续,比如平稳的动力输出、静谧性和卓越性能。在电动领域我们会在充电、续航里程、智能互联、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继续提供顶级技术,所以对于电动时代的动力系统,梅赛德斯-奔驰仍有独特优势。
《WSJ.》:对于电动化产品的整个系列,奔驰对于整体品牌的用户画像是如何考量的?全面纯电动化之后在用户画像上是否有大的转变?
康林松 :目前处于全新电动时代的早期发展阶段,我们的既有用户此前开的是奔驰燃油车,现在进入了电动时代,他们也对奔驰 EQS、EQE 和纯电 SUV 车型产生了好奇,也开始转向奔驰的电动产品。同时,我们还有一部分之前从未购买过奔驰车的新用户群体,希望通过购买奔驰电动汽车,既能体验到电力驱动和领先技术,又能享受奔驰作为豪华品牌带来的高品质、静谧和舒适的驾乘体验。
我们一直在不断重塑豪华,特别是在美学设计方面。奔驰在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语言,从 EQS、EQE 和纯电 SUV 中就可以看出,梅赛德斯-奔驰新的设计语言是一种现代化且可持续的豪华。比如,具备长续航表现、搭载 MBUX 超联屏、拥有独特外观的 EQS,会让人感觉像是一座降落在地面的太空飞船。我相信梅赛德斯-奔驰在电动豪华领域将会持续扮演先锋角色。
《WSJ.》:除了产品之外,梅赛德斯-奔驰还在进行哪些可持续方面的实践?
康林松 :我们正在全方位地推动可持续发展。3 年前,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相关战略,我们称之为“2039 愿景”,即最晚到 2039 年,实现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新车阵容的碳中和,这比《巴黎协定》制定的目标提前了 10 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进一步加速电动化转型,到这个十年末实现全面纯电动化。
除产品外,我们要在自身的生产和运营中也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实际上,2022 年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就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包括我们的中国工厂在实现碳中和方面也有了较大进展。2021 年,北京奔驰成为北京首批购买绿色电力的企业之一。同时,北京奔驰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安装和使用自备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工厂光伏发电总面积将近 22 万平方米,年发电总量超过 3800 万千瓦时。在供应链方面,我们要求所有的供应商都加入到我们的碳中和进程中。大部分供应商已经承诺,在 20 年之内实现碳中和。综合来看,就碳中和而言,我们已经在整个商业模式中采用了 360 度全方位的战略。
《WSJ.》:如何看待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康林松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是全世界最领先和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中国、欧洲和北美这三大主要经济区域的汽车市场都在朝电动化、智能网联以及自动驾驶的方向转变。这种动态转型既发生于这三大主要市场,也在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其他较大的市场蓬勃发展。其中,中国既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一个创新驱动型市场,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在这场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WSJ.》:2022 年是 AMG 品牌 55 周年,过去 AMG 已经构建了品牌独特的驾驶体验,比如动力操控和声浪。在全面纯电动化之后,AMG 的电动车型将如何延续品牌的基因,如何继续为消费者带来驾驶的激情?
康林松 :我曾有幸管理梅赛德斯-AMG 业务近 4 年,令我感到最振奋的一个项目是我们正在打造 AMG 专属的纯电架构平台,我们称之为 AMG.EA。不久前 Vision AMG 概念车刚刚亮相。它像是行驶在公路上的一级方程式赛车,兼具了赛场上的卓越性能和日常在公路上行驶的实用性,这也是它最独特的定位。
这款车的动力系统具备非常优异的直线加速性能,可以在赛道中完成高速过弯、跑圈,这要求整车在每个方面和细节上都要以赛车的标准加以打造,在工艺上精益求精。
刚才提到了发动机的声音,它是汽车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个人也非常喜欢听汽车声浪。但是时代和技术在不断进步,以前出行是骑马,汽车出现以后我们进入了内燃发动机时代,此前人们更习惯马的嘶鸣,后来也习惯了内燃发动机的轰鸣。今天的电动化产品在启动时的声浪会让人感觉像是太空飞船。我们也在研究声音相关的技术,使之与车辆匹配协调、完美融合。AMG.EA 将在 2025 年问世,在声浪方面肯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会把内燃发动机的声音复制到电动车上,因为这样模仿出来的声音会显得不够真实。我们要做的,是发明电动新声。
《WSJ.》:广义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创新将如何影响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产品计划?
康林松 :我们认为,未来将不再有“一家独大”的动力电池技术。无论是固态电解质电池、锂金属阳极电池还是高硅阳极电池,各种动力电池在其理想应用条件、具体的材料要求以及技术和商业化成熟度方面都有所不同。
锂离子技术是现有的最强电池技术之一,未来的潜力仍不容小觑。我们一直在研究优化方案和其他选择,从而提高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包括能量密度、使用寿命以及成本和可持续性。北京奔驰动力电池工厂制造的锂电池,就配备于我们已在中国上市的 EQC 纯电 SUV 和全新 EQE。
2024 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在新生代豪华车型上应用磷酸铁锂电池。与我们高端电池的化学成分相比,这种电池虽然续航能力稍低,但价格也较低。不过,与当前相比,未来这些新生代车型的续航能力将会更高。
《WSJ.》:中国和欧洲都对插电混动技术有更多审视,相关技术标准也越来越高,你对此是否感到意外?现在,整个车型序列纯电化的转型是否会更快?
康林松 :电动出行现在已是大势所趋。对许多人来说,插电混动是体会电动出行优势的理想切入点,特别是在那些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地区。然而,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于 2030 年前实现全面纯电动化,我们正在全速向这个目标迈进。
《WSJ.》:一级方程式赛事(F1)如何改变或塑造了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形象?
康林松 :F1 赛事相关活动是我们业务中的一个闪光点。F1 声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劲,并在全球范围不断增长——包括在中国,这也归功于首位 F1 中国车手的亮相。以 2021 年在阿布扎比举行的比赛为例,此次赛事吸引了 1.08 亿观众,比“超级碗”的观众还多。
我们充分借助 F1 赛事在全球塑造品牌形象。
除此之外,近年来,F1 赛事已经为我们带来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它的成功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既帮助丰富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推动我们集团在汽车技术创新领域的不断精进。
《WSJ.》:中国的都市年轻人大都热爱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比如露营、冲浪。如果针对露营这样的需求,你会推荐哪一款车型?
康林松 :现在露营在欧洲的年轻人中也非常流行,我在青少年时期也常去露营。对于露营爱好者尤其是年轻群体或者家庭来说,我推荐奔驰 GLB SUV 或者 EQB 纯电 SUV,作为 7 座 SUV,它们的空间布局非常灵活,后座放倒后可以在车中放更多东西,方便全家一起驾驶去露营。
《WSJ.》:你历经了内燃机最辉煌的时代,现在又处在新能源转型期,有很多人怀念过去的内燃机时代,你对此有何感想?
康林松 :每一段过去都很精彩可贵,但时光的河流奔腾向前,也会带给我们新的机会,在接下来很长时间里,广大车迷仍然能够享受到搭载高科技混合动力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但毫无疑问,未来是纯电动时代,所以我们需要突破创新,领航电力驱动。未来可期,让我们大步奔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