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往前推五年,中国人说起汽车最广为人知的分类就是德系、日系和韩系。
德系BBA高端大气上档次,韩系汽车轻巧时尚赶潮流,而日系汽车长期以来都以其超高的性价比,精湛的制作工艺在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市场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近年来,人们突然发现越来越多的“绿牌车”出现在了自己身边。随着特斯拉的兴起,新能源电动车开启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头部品牌特斯拉,国产之光比亚迪,新势力蔚小理等等电动车品牌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人们惊讶的发现,昔日燃油车老牌强队都纷纷表现平平,而日系汽车更是似乎迟迟未能跟上“新世界”的脚步。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曾经称霸汽车界的日本汽车产业真的已经日薄西山了吗?
国情决定的选择
作为世界第三经济体的发达国家,日本的汽车产业也一直都是其引以为傲的支柱性产业。
传统汽车成熟的技术和遍布全球的生产厂让日本汽车在传统汽车行业牢牢占据了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不足,能源一直受制于他人。

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就意识到了,本国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终究受会制于过于依赖进口的能源瓶颈。
于是,早在1965年,日本政府就已经开始下决心研究新能源汽车,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纳入国家立项,以求通过新能源技术手段摆脱传统燃油车对于石油的依赖。并且在之后的几年中连续颁布了相关法令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发展。

在中国,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更多的会将“新能源车”等同于“油电混合车”或者“纯电动车”,但这一点跟日本选择的“新能源”研究和发展方向上并不相同。
首先,拥有传统燃油车顶尖技术的日本车企选择的是将“新能源”引入燃油动力体系,通过“混合动力”的模式来降低车辆对于“燃油”能源的依赖度。
于是早在1997年,日本就已经推出了“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

“油电混合动力”已经实现之后,下一步该如何走?按照研发的正常方向,下一步理应指向“纯电动”了。
然而,再一次,由于日本的特殊国情让日本在“新能源车”的研发上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由于在日本“电力”大多数通过煤炭和石油来发电的,因此,虽然电力在汽车上降低了对于石油的依赖,并且降低了汽车尾气对于环境的污染。
但追溯到“电力”本身源头,火力发电并没有解决“依赖石油”和“环境污染”两个核心问题。

因此,在实现“油电混合动力”之后,日本并没有选择“纯电”的研发方向,转而将“新能源”的未来世界大跨步的迈向了“氢能源”。

氢能源技术的“超前”
氢能源是指通过非燃烧方式将氢氧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直接转化成燃料电池的电能,并以此提供汽车移动的动力。
由于氢气的不稳定性,此项技术的科技含量十分高,同时要求整体产业链的发展。氢气的制造、储存、运输以及氢动力的技术环环相扣均需要系统的技术支持和有序规划。

早在1992年日本传统车企丰田就专门设置了氢能源汽车研发部门,着力于研究将氢能源汽车尽早推入商品化道路。随后本田也加入了氢能源汽车的研发赛道。
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2001年日本老牌车企就凭借着雄厚的科研能力顺利实现了氢能源汽车实验续航里程300千米。
并在2002年丰田与本田同时生产出并租赁给日本政府氢能源汽车。
又过了十年,2013年丰田公司在东京车展上正式推出了氢能源概念车,并且在次年正式发售了全球首款氢能源汽车MIRAI(图片|配置|询价) FCV。

举全国之力研发氢能源汽车,让日本的车企几乎掌握了“氢能源汽车”绝大多数的关键技术专利。
比如氢能源中至关重要的“氢气高压储藏罐”,是氢能源电池中的核心技术,也是氢能源电池的主要成本。这项堪称氢能源技术的法宝技术,牢牢掌握在丰田汽车的手中。
除此以外,氢能源从生产氢气到储藏和汽车成形整个产业链日本均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水平。
丰田汽车一度认为在新能源车制造上,他们的技术足以不让外人赚到一分钱。

新辟赛道领先变落后
然而就在日本汽车行业以为自己在“新能源车”这个赛道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美国和中国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新能源车”发展方向。

由于日本在“新能源”车研发上的超前,让美国和中国都意识到,如果一味的在“氢能源”上与日本抗衡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
现实给了所有人答案:纯电动汽车以其科技化、智能化,充电桩普及迅速的优势,以轻巧的速度在全世界“新能源车”市场中蔓延开来。

纯电汽车的迅速崛起给了沉浸在氢能源汽车研发的日本汽车行业沉重的一击。
尽管电力依然并没有完全解决“环保”的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纯电动车”在日渐昂贵的油价背景下,与传统“燃油车”的较量中已经占据了优势。

世界首富马斯克带来的特斯拉,以及中国的比亚迪均在“纯电动车”市场上率先打开了局面,留给日本车企的是连续11个月销售量下滑的现实。
日本汽车行业真的日薄西山了吗?掌握了超前的氢能源技术的日本丰田和本田,先后宣布集体“触电”,并计划在未来几年集中推出新款“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日系纯电汽车也必定会渐渐崭露头角以积极的状态加入电动汽车的角逐中。同时,氢能源作为洁净环保的新能源也必定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如果不想被日本扼住氢能源技术的咽喉,中国汽车企业们也必须好好珍惜“纯电汽车”为我们争取到的时间,抓紧进行氢能源的研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