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谈技术而不谈使用场景就是耍流氓。一般家庭用车,90%市区驾驶,10%高速驾驶。增程式的车市内就是一台纯电车。所有纯电车的优点都可以体验到,比如费用低,安静,提速快,乘坐舒适。而偶尔上高速,问界6-7的油耗,动力衰减不明显,油耗和驾驶体验不输于绝大多数油车。理想ONE的纯油模式可能会体验感和油耗表现略差,说明增程式的技术也在发展。理想ONE的增程器是第一代的话,问界的增程器就是属于第二代。更高的转化率,更小的噪音和震动,在纯油模式下一点也不输于油车。相当于有两套互不打扰的能源提供系统,虽然最终都是以电驱动,但是完全没电还可以烧油,完全没油还可以充电,这就是不像混动汽车,没油可以继续跑,没电了就直接趴窝了。
那群所谓的车评自媒体都是恰竞争对手饭的,懂的都懂!
按这么算的话,那理想L9岂不是第三代增程器了?
增程的优点就是电车的质感加没有里程焦虑
看了好久评论真的难得人间清醒的一个BBA车主,必须点赞
我是刚入坑的问界车主,没有试过就没有发言权以前我也看不起增程,试过后直呼真香
@叶枫Amg:看了好久评论真的难得人间清醒的一个BBA车主,必须点赞
有变速箱就是高端技术? DMI、DHT虽然支持直驱模式,但是在直驱模式下,发动机转速变化比较大,无法始终工作在最佳燃烧效率工况,而增程式发动机只要不是在极端工况,都是工作在最佳燃烧效率转速,转速比较恒定,油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别扯了,最佳效率工况是一个区间不是一个点,有直驱的混动在直驱的时候必然就是在最佳工况区间的,人家不像纯增程只能串联,人家有并联模式电机时时刻刻在辅助去适应小范围的车速变化,真的不满足需求了一样可以断开直连回到增程模式,节能取向的混动车在非极限工况下电控逻辑不会让发动机跑出经济区的。
没错,既能省油又没有里程焦虑是现时最好用的
对于新车企来说,没有技术实力来做直驱,除了纯电混动就只有增程式了。这是这些新势力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但不能尬吹说是目前全市场最好的解决方案
它就是在目前大环境最好的解决方案
划重点,没技术做直驱,技术都没,凭什么卖那么贵
不要再争了,既然都要用油,那就不如来一场亏电油耗测试。同一路线,同一时间,跑一圈看油耗,谁油耗低谁就先进,完了,如此简单。
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有点大聪明。那你怎么油车亏油测续航,电车亏电测续航??
既然都考虑到了没电的时候怎么办,而且聚焦的重点也是没电的时候谁先进,那就不妨看一看,谁真正能省钱。你的想法我觉得一般人都明白不了。
@用户9870037486747: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有点大聪明。那你怎么油车亏油测续航,电车亏电测续航??
增程式为什么被黑?第一个重大原因:市场蛋糕被以理想one 为首的增程式电车瓜分了。说白了 就是其他车商眼红了(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可以参考理想的定价)在电车兴起的时候,那时候的所有新能源都是纯电➕插混,以及后面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的升级版。突然冒出来一个增程式,而且定价30万以上还卖的怎么好?你作为竞争对手你会怎么做? 第二,电车和油车 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舒适型性。诋毁的人都说增程式电车是用发动机发电,然后用电驱动车轮 说这是脱裤子放屁的一种表现,这产生了二次能量转换,所以都来诋毁增程式!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我们现在所有开的油车,不管手动挡还是自动挡,都需要经过变速箱,在变速的时候已经产生了损耗!这就是为什么市区油耗高,高速油耗低的原因!(千万不要被洗脑,忽略油车变速的损耗,告诉你增程式是二次能量转换) 我们要明白用电的话就不需要变速箱,也就是避免了这阶段的能量损耗! 第三 一般来说增程式因为结构相对简单,所以电池容量都比较大 都会到200公里以上。市区上基本上用不上油,长途也没有焦虑!解决需求才是王者!
说个实际点的,你们就明白了。我们在实际买车的时候,大部份插混都是官宣50-100公里的纯电续航,基本都会打个7-9折,实际你只能用90% ,然后保电20%也就是你只能用70%!你看看你纯电能跑多久?你在对比增程式...结构简单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电池容量大了,纯电里程长了!这太实用了
那是因为这些车企造不出混动车,只能用最简单最廉价的增程式,再买个好价钱充当豪车而已
你这个车多少钱,那些落后的小排量多少钱。
反正比小排量BBA好了不止一点点,价格差不多
贵不是他的错,是你的错,明白吗?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