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38评价凡尔赛的视频感觉这话真的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样的数据都带有但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考试考了年级前十,结果家长来了一句,考的很不错但各科还比各科目的第一名差一点,试问什么感受。当然针对话术的讨论已经有很多贴说过了,接下来我主要说说我看完38号最新一期解释视频的看法。
其实大家很多讨论的就是围绕是伐“双标”这个问题。最新一期视频38做出来了解释:由于雪铁龙厂方的宣传以及凡尔赛担负的使命,对这辆车的所有要求都必须按照最高标准。那如此看来好像所有评价的话都变得很合理了。我以一个尖子生的要求去看他,他各方面都还行但不是最好,那我说他还可以,但不顶尖也没有任何毛病。
那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观众们看38号真的了解他每一次的评判标准吗?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信息的不对等。38号说了,他的评判标准是以厂家宣传和市场营销为标准。但是在预告以及评测中,38号从来没有提到过他对于一款车的定位如何。
那观众能看到的是什么?是他所描述的东西,观众仅仅能够从他说的话中去对比每一台车,那问题又来了,你对一个优等生和一个差生要求会一样吗?但当你不知道谁是优等生谁是差生的情况下看到老师在批评一个学生的同时,表扬另一个,那是不是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被表扬的那个比较好。

因此在我看来,本次38号对凡尔赛的评测,结合后面的对线视频来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脱离了那个视频的话,就不得不让人觉得是不是有一点“最终解释权归厂家所有”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