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汽埃安官方发文称,旗下的Alon LX车型,其NEDC续航里程正式超过1000km,成为目前国内市场上续航最长的一款车型,,很多人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有很多人需要实现当初的承诺了:当电动车续航超过1000km时,就一定要买一台;但不知不觉中,新能源汽车正在走向一条不归路,一场可能会毁掉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军备竞赛”正在悄然发生。
电动车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或许有人说是续航里程,其实并不是这样,就拿身边的燃油车举例,有人会担心燃油车的续航里程吗?布加迪Chiron,一箱油在极速情况下只能坚持七分钟,也就是说每跑49km就要加一次油,为什么不担心,因为原因很简单,首先你不可能以时速420公里跑七分钟,另外,加一次油实际上很方便,而这正对应了接下来将要谈的话题:电耗与补能。
谈到燃油车,人们首先就会提及油耗的问题,燃油车油耗或高或低,对应了人们不同的态度,但一提到电动车,人们最先问的是:这车电池是多少度的?这就好比问燃油车:你这车多大的油箱,决定续航里程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电耗,也就是燃油车的油耗问题,同样60度的电池,有的车可以跑四百公里,有的车只能跑二百公里,而电耗就是决定这个续航里程的关键指标。
想要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无法只有两种办法:一、增大电池的容量,就好比给燃油车换个更大的油箱,以达到增加续航里程的目的(此处@一下理想ONE);二、降低电耗,就跟燃油车采用混动技术省油一样,电耗降低了,在同样的电池容量下,续航里程也增加了。而目前我们看到的,全部都是在用第一种办法掩耳盗铃,就跟文章开头的广汽埃安LX一样,换上了144kw/h的电池,NEDC续航里程达到了1000公里。

换装大电池不好吗?对,从目前的技术角度看,不好。电动车电池与续航的关系,是先急后缓,也就是说刚开始可以通过增加电池的数量从而增大续航里程,但到了一个顶点之后,多出来的电量,更多要被用来背负多出来的电池重量,续航的提升也就变得不明显了,既然如此,那么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让电池容量变得更大,此时能量密度就成了比较标准,新款Alon LX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208wh/kg,相比现在采用三元锂电池的特斯拉车型,能量密度高了40wh/kg,能量密度的提升,对电池安全性的考验也变得格外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说一味在现有技术下提升主流电池能量密度,这件事是存在严重隐患和危险的。

为什么如今大多数厂家都跟电池过不去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电池这个东西,相比电控技术,难度降低的不止一点半点,只要肯花钱,电池完全可以“拿来主义”,找一个靠谱的厂家例如宁德时代,给他们钱,让他们生产更大能量密度的电池即可,绝大多数电池厂家完全有能力生产高能量密度电池,所以,对于广汽埃安推出的新款LX,我个人是没有任何好感的,没什么新的技术,换了块大电池,续航一千公里的目标就达到了,这无疑是十分可笑的。
所以,相比电池容量的升级,我更愿意看到的是车企在为车辆百公里电耗的降低而努力,如果哪一个车企能在中型轿车以上尺寸达到10kwh/100km的电耗,那大写的服字送上,在那种情况下80度的电池可以跑800km,相比144度的电池跑1000km,强到不知哪里去了。

说完了与电池有关的电耗问题,接下来就该聊聊与电池另一项特性有关的补能问题,有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如果让你在充10分钟电的情况下跑200km和充3小时的电跑1000km中间选择一个,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上面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模拟了一个极端情况,当新能源车的补能就跟燃油车一样方便时,里程焦虑的问题还会不会出现,答案其实很明了了,如果充电效率就跟燃油车加油效率一样,我相信没有人会再担心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问题,而这又绕到了前面关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了,车企没有能力在现有水平下,达到“充电五分钟、续航两小时”的能力,因此找到了一个替代方法,通过充一次电超远的续航里程,去打消充电不方便的问题,看上去是走了一条捷径,但要知道,走捷径往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目前存在的问题呢?投入大的,往往才是最根本的,因此攻克电控技术、换装新型电池便成为当下最应该去发展的两个方向,通过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一个汽车厂家对待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如何,如果是真正愿意去做好车的厂家,研发新型电机、降低电耗水平、更新电池技术,这才是应该干的,而不是搞什么噱头,续航七百公里,续航一千公里,如果继续如此竟争下去,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变得乱七八糟,这对整个行业来言,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转载请标明出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