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旗给予吉利汽车“买入”评级,目标价52.25港元。迎来产品大年的吉利汽车,也迎来“幸福的烦恼”,而“中国星”和新能源强势崛起等后续利好,也更让人期待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我们现在未交付的订单,超过10万辆。”在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交谈中,既能感觉到他对吉利汽车全新产品受到消费者和市场认可的欣慰与喜悦,又能体会到产品供不应求让他有些着急。
10月11日,吉利汽车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显示,9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0.39万辆,环比增长18%,同比减少18%,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和半导体全球供应短缺持续影响所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累计销量为92.18万辆,同比增长5%,完成全年目标153万辆的60%。

“芯片短缺应该已经过了最差的时期。”这一点从吉利汽车过去几个月销量逐渐恢复,便能看出一二。只是相比满足需求的巨大缺口,吉利汽车面临着“幸福的烦恼”有点大。
造成这种一车难求的现状,除了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的“缺芯少电”,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吉利汽车打造的“中国星”高端系列和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崛起,以及领克品牌受到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认可。
这对资本市场而言,短期可能喜忧参半,但是从长远来看,大规模“等货”恰恰表明,市场对吉利汽车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
“中国星”初战告捷
随着星越L(图片|配置|询价)的加入,吉利汽车“中国星”系列战斗力,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中国品牌不断夺取外资品牌在中国占领的中高端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星系列销量达到2.15万辆,占吉利品牌产品矩阵销量的25%,占整个上市公司销量的五分之一。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星瑞和星越L两款车型销量双双突破1万辆。其中,星瑞9月共销售10173辆,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95726辆,上市至今11个月总销量已超11万辆,订单交付需要2个月左右。
吉利品牌旗舰SUV星越L的9月销量达到10168辆,2个月零10天销量超过2.6万辆。当前订单超过6万辆,部分消费者提车排期已经到2022年。作为全新SUV旗舰车型,在这种行业和市场环境下,还能保持上市后月销破万,实属不易。
这背后凸显出吉利“中国星”系列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口碑,更反映出其产品实力得到广大车主的认可。因为从星瑞和星越L,吉利品牌真正开启了与强势合资产品与外资主流品牌的正面竞争。
与此同时,也表明吉利汽车的产品策略与营销,在坚实的产品基础之上取得了成功。多方因素,让“中国星”系列初战告捷。
市占率7%,主力换代齐发力
新势崛起的同时,吉利汽车旗下的绝对销量主力,也迎来不俗表现。刚上市不久的第四代帝豪,推动9月帝豪轿车卖出1.69万辆,前三季度销量超过14万辆。
伴随帝豪L投放市场,笔者认为,升级换代的“帝豪家族”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除了轿车,以及吉利汽车SUV板块新旗舰星越L,“3.0时代精品车”时代的功臣,博越也在朝着科技吉利4.0时代蜕变,让其重新回归与长城汽车“哈弗H6”和长安汽车CS75的三国演义中。10月10日,博越X正式上市,目前预售订单已达1.16万辆。
不过,9月份,博越家族销量依然达到1.7万辆,1~9月销量为17.12万辆,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约130万辆。
作为吉利汽车年轻化的开拓者,吉利新缤越9月销量为1.32万辆,1~9月销量为9.89万辆,同比增长22%。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通过重新梳理几何品牌,吉利汽车新能源业绩持续向好。几何品牌9月订单首次过万,达到10077辆,2021年第三季度环比销量实现翻倍。与此同时,几何C已收获来自以色列和白罗斯的超2000个订单。
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第三季度订单突破3.5万辆创历史新高。虽然受芯片全球短缺影响,吉利汽车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交付率仍保持连续8个月环比正增长。
不难发现,在产品全面升级之际,吉利旗下新老车型已经把该公司终端销量推到历史新高,市占率达到7%。
领克“发飙”
作为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合资的全球高端品牌,领克8月销量突然“踉跄”了一下,引起关注。不过很快,领克就恢复了正常。9月,领克品牌销量约1.58万辆,环比大增近166%;1~9月领克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40%。

对于8月出现的大波动,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表示,主要是由于之前江苏南京疫情扩散至扬州,导致领克品牌的座椅和线束供应链中断近44天,影响了生产进度。不过,现在总算恢复正常,但芯片还是一个问题。目前,部分领克经销商都开始卖展车。
具体来看,9月份领克01、03和06销量分别为3301、7738和3115辆,作为WTCR的冠军车型,领克03仍然是领克的销量担当。
不过,迎来品牌五周年的领克,雄心壮志显然不止于此。引入沃尔沃SPA构架打造的旗舰SUV领克09,作为领克向上发展新的里程碑,在开启预售后截至10月10日0时,订单达到6597辆。
林杰有些激动地讲到,领克09创造了品牌的一个记录,北京订单排在第一名,而成都、上海和杭州紧随其后。众所周知,北京地区几乎是所有中国汽车品牌的“禁地”,因为那是高端、豪华外资品牌的乐土,可现在领克来了。
实际上,吉利品牌的星越L,也在北京地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部分经销商上市不到2个月订单就逼近150辆。
除了在中国市场闪耀,领克开启欧洲战略以后,前三季度发运总量近8000辆,累计以创新订阅模式向欧洲市场的订阅客户交付了1900辆,成为吉利乃至中国汽车品牌向欧洲发达国家市场进军的先锋。
Views of Autoskline:
截至10月12日,吉利汽车(HK:00175)报收22.6港元/股,处于近4个月低点,市值2219.49亿港元。这样的股价市值,与其当前市场地位、未来潜力,似乎并不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投行机构花旗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给予吉利汽车“买入”评级,目标价52.25港元;而瑞信给予长城汽车的目标价为42港元,评级“优于大市”。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