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情况介绍

1. 背景:九零后,驾龄五年,坐标东莞,普通家庭。
2. 提车原因:
①提车前家里就一台马3,因为工作需要才多提一台车,为什么入手秦plus ev听我娓娓道来。
②和大家想得一样,已经有纯油车的,第二台车可以考虑新能源车,至于选择了纯电车是因为主观因素考虑到保养系统和使用经济性问题,且生活中没有考虑到长途用车的想法,省内游绰绰有余。
③大家耳熟能详的新能源车企不外乎于,如:比亚迪、理想、特斯拉、蔚来和小鹏(PS:避嫌以拼音首字母排序,当然新能源车企还有很多国内外品牌我并没有全列出来)。最初萌生购车想法时是在2019年,考虑的品牌是纯油的领克汽车(谁不曾是鬼火少年,哈哈哈...)。当时没有购车是因为未满足“充分且必要”条件,当下满足条件后就继续关注汽车,且转观到“极氪”这个浩瀚纯电平台(说实话这个时候发现自己是真的领克粉丝)。综合因素:极氪001的粉丝舆论沸沸扬扬、家庭集体需求大于个体需求、预算30万和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遂转而锁定比亚迪。
④三十万以内可选的只有唐、汉和秦(要么SUV要么轿车)。我父亲年过六甲,膝盖也非健康,父母支持我买新不买旧,买好不卖差的原则,更加坚定了买SUV是万全之策。但最后我还是被妻子给说服买个车练手,最终锁定了秦plus ev 400km车型。(新车给妻子用,到现在想了想,我确实是个宠妻狂,但真的愧对父母了...另外,在这事上我也挺高兴的,本来预算30万的,现在裸车价+保险=14万内办成了。)
⑤5月21日下定金,大后天通知车到店了,同月底上临牌提车。提车快慢主要是看4S店有没有车,我在下定前,4S店其实就已经有一批车再运输的路上,所以我提车能快点的原因所在。这次买车没有要求要赠品,和销售聊的就是价格,裸车价+保险,走4S金融贷款方案。但是最后拿到手的有:裸车,2把遥控钥匙、说明书、三包、一致性报告、随车的气泵、灭火器、拖车钩、三脚架、反光衣、补漏胶、简易的绒面脚垫和车膜(说实在BYD这个膜真的可以贴,质量不差,是4S店外包给汽美店贴的,车膜外包装印象中是写着“BYD高级专用玻璃车膜”。)
二、真实用车体会

真实缝线

软的,真实缝线

整体都挺好,不会觉得廉价

细节你细品
1. 内饰做工和用料
①车铭牌是5月17日生产的,新车皮革和塑料件的气味明显但不算强烈,大热天晒晒多通风就好,这个需要时间,一时半会想不花钱是解决不了的,放什么柚子皮、碳包费钱不说,主要是不管用(属于治标不治本)。
②内饰用料我觉得挺好的,能媲美甚至强于入门级的BBA(拿BBA说是因为基本所有人都认识,毕竟人家一分钱一分货确实是好)。腰部以上能摸到的基本是软包,饰板该软的软,该硬的硬,腰部以下,像门板和靠小腿的地方是硬塑料。
③内饰做工算得上严丝合缝,没有明显的翘边和缝隙。(难免存在个别车在手工安装时没有处理好细节,在我验车时发现副驾安全带有明显的钝器挫伤,没有破洞,主驾驶安全带也有一点,但没那么明显。怎么讲,就像是有色塑料袋,把它拉长,颜色是会变浅,形态变态的意思)
③0-100时速,内饰没有明显异响。
2. 驾乘空间
①身高170cm,体重62kg,舒适驾驶姿态下,没有特地去度量多少,但是驾驶位的头部空间是足够的,后排头部空间就特地度量了有不到2 手指宽度,后排腿部空间有2拳余(这个让我有点惊喜)。

左后排一瓶嘉士伯腿部空间

驾驶位调至最低头部空间

左后排头部空间两指
父亲也很满意内部空间,够用宽敞,不挤。
后排中间地台有2厘米凸起,中间座椅舒适度尚可,但是中间位置的头枕确实欠缺舒适度,正常坐姿沙发托腿无过多悬空。

腿部承托勉强合格
全车座椅软硬适中,没有座椅通风太软会闷热,一体座椅包裹性一般般把,仿皮材质没有什么摩擦力。
②后备箱中规中矩,主要体现在高度足够,不像一些尾箱虽然宽,但是高度矮得弯腰幅度大。

主要够高度
3. 车内储物空间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尽可能的不往车里塞东西,能少则少。但说会空间,唯一不顺手称心的是中控下带USB和点烟器接口的储物设计,特么就是放充电线和小物件的,像女士的小包包放不下,放抽纸不顺手。

小又挤,可怜
②手套箱真的有点精致,是不是太小了...估计是6升左右的空间。

不大,有点小
③扶手箱这个倒是还好,结合能少则少放东西的原则,这个箱子主要放证件、口罩和酒精等,常用的东西。(上车就消毒一下手-。-...)

超迷你
4. 车内功能使用
①主观因素,虽然盲操没问题,但个人要吐槽的是“动力模式”和“回馈模式”这2个操作模式在驾驶中使用不顺手。(哈哈哈,真是多此一举,谁开车经常去调节模式)
②车机系统,卸掉了大部分对主驾驶在驾驶中没有辅助作用的软件。使用的最多的是音乐和车机导航,整体使用车机系统是真的一点都不卡顿,要提醒的是强行在车机系统使用手机版本的导航是会卡的,手机版本的导航不好使,再说人机对话它也识别不了,还是强烈建议用车机版本导航。
③智能语音识别,只能识别并执行自带的软件,如:高德车机导航、酷我音乐、喜马拉雅...(其他忘了)。因为有网易云VIP,但是在车机中安装并设置好默认的音乐软件,在智能语音使用过程中,依旧是用“酷我”来执行音乐类的命令,这个不够友好啊。
④任务分屏,依旧只能分屏车机自带的一些软件。
⑤比较友好的,能设置不用唤醒“小迪小迪”的词组并识别出这些命令,提高效率。
5. 初步驾驶
①目前行驶了接近2000公里,车内无异响,但在左前轮部位,在碾过小坑洼起伏时,有类似“球鞋在木地板摩擦”的尖锐声,反而过大的减速带没有。刚使用时时有时而没有,最近1200公里都没有该声音。维修师傅也没有查出原因,螺丝该紧的都紧固了。
②动力模式:ECO、标准和运动,发现它们给我的感觉是对踩电门同样的行程下,提供的功率大小而已,运动模式比标准模式动力加速反应更灵敏,也就是说,新手司机可以用ECO模式,熟练操作,不想踩油门那么累可以直接用运动模式,待速度打到你设想时,就用黄金右脚把功率控制在10千瓦内,这对保持长续航有帮助,当然我用标准模式比较多,哈哈哈...
③在秦的车友圈看到一些车友说“10码时会有顿挫感”,但经个人不严谨的体验和测试没有出现这种顿挫感。
④动力我觉得足够了,就算起步地板电都不会有推背感,但是在50码以上我觉得加速反而比在起步时更明显,深踩会稍微有点推背(真的很轻微那种,是有...但比不过油车2.0T的那种推背,另当别论了)。超车比起大部分油车还是有点优势,会更好的带给驾驶者信心。
⑤最低配的车型,只考虑了它的续航经济性,至于为什么没有买500km,还是得益于我妻子的教导(多省个1W零花钱...)
⑥辅助驾驶,有比没有好,但是过多依赖、现阶段的不成熟以及该车型的辅助驾驶等级并没有那么高级,所以没有买带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这个看个人啊,我是觉得有比没有要好,当然要提一下,如果路段好或者偶尔小长途的车友,建议买到带“全自适应巡航”的车型,开起来会更舒服。
二、车辆槽点
1. 好像真的没有特别需要吐槽的地方,只有些不是很满意的,在上面应该都有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三、独家心得秘籍
1. 练好黄金右脚,起步加油猛一丢丢不是大事,上到设想速度后,控制好电门,如在平整地面,我会控制在5-10KW,就算是60-70码巡航,都不会说掉电过快。在最近2次满电100%至电量30%的路况中(高低起伏,上下坡都很均等),开出“表显里程:实际里程=1:1.05”的里程(超一点点,如果单纯这么算,不去假设30%一下的电量存在不经用的情况,标配400km版本能开出420km的续航。)
2. 有条件的一定要安装私人充电桩,去当地的电网分局申请新能源电表。自建房屋一般提供土地使用证和土地使用人的身份证;住小区的应该需要提供车位的购车合同之类的文件。总之就是证明这些是你的私人财产的意思。我所在的地区用的是中国南方电网,而公司本身也是在和电网有工作接触的。申请装新能源电表的需要等待一下,并不是说今天申请,明天就能马上来安装的,电网部门需要排表。装好电表通知4S店装充电桩的人,一般他们隔天都能过来,这些师傅一般是4S店外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