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试驾全新明锐PRO:数字化让人汗毛炸裂

    驾仕派头像驾仕派头像
    驾仕派2021-05-15

    即便到了今天,国内消费者买合资家轿时的主要路线(考量)依然“自然吸气发动机+性价比”的稳妥之选,我这是负责任之说,若你质疑,去看看每个月销量排行榜顶部的常客轩逸、朗逸、宝来等车型的排产表就可知晓。我自己对这条路线的正确性也从来都是特别笃定,而直到前几天试驾了斯柯达全新明锐(图片|配置|询价)PRO,我才发现自然吸气车型们依然如此好卖并不是人们对动力不敏感,而实在是因为之前涡轮增压车型们“锤”自然吸气锤得不够狠。

    明锐PRO给我的颠覆感出现在15万这个区间上,这是明锐PRO预售价区间里的中高配及顶配车型所在,而之所以感到颠覆,就是因为新车在数字化层面的变革幅度太大了,这是以往15万区间合资车型很难获得的感受。

    按照规划,明锐中高配车型将搭载L2驾驶辅助系统,而这次试驾体验的重点和亮点,既有被命名为“大众3.0智能场景驾驶辅助系统”的L2,还包括了智能互联车机、抬头显示、电子换挡、360°精密数字视野(比360度影像规格要高些)、电动后备箱等,更别说基础的电子手刹、AUTOHOLD自动驻车和AEB主动防碰撞系统了。

    而搭载这一切数字化配置的背景,还是建立在近期全球汽车制造行业车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全新明锐PRO全车的大小芯片数量,已超过100个,这完全就是造车新势力和豪华汽车品牌近年新车的“高配”车型芯片数量级别。

    换句话说,明锐PRO就相当于是以豪华电动车的数字化水平来造燃油车。

    这么强的数字化基础,必然要归结于明锐PRO所基于的大众MQB EVO平台,这是从MQB平台进一步升级的平台,而基于这个平台的车型之前在国内上市的还有新一代奥迪A3和第八代高尔夫。

    但很奇怪,为什么之前试驾A3和八代高尔夫时对数字化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呢?回想之下我觉得A3是因为它价格就在那里,大家觉得顶配30万级别的新车型就该具备这样的数字化水平;而八代高尔夫和国内主流的三厢紧凑型合资家轿定位并不太一致,它从来就是主打精品概念的小钢炮,以前别家都没有定速巡航时它主销的舒适型就有了,所以当它进入数字化的MQB EVO时代后并没有让人觉得特别意外,它符合预期。

    但是明锐PRO不一样,十几年来大家对它的印象一直是比同平台大众速腾价格略低而主打性价比的产品,与“先进”、“精致”不太能挂上钩。所以这次当明锐PRO作为上汽大众体系首款MQB EVO平台车型进入市场时,就到了该对它进行重新认识的时候了。

    数字化的明锐PRO,聪明的小明。

    按照上汽大众斯柯达试前说明会上的“友情提示”,坐进明锐PRO后我做的第一个事儿就是和它的车机对话,当然发出的指令绝不是以往测试车机时常说的“你好XX,来点音乐”或“你好XX,我要去XX”。而是:“你好斯柯达,以后你叫小明”。

    是的,你可以通过如此快捷和自由的方式给你的爱车(车机系统)取一个名字,而以后唤醒它时你直接叫这个名字就可以了。

    之后,你可以持续发现这个车机有很多好用、好用的地方,诸如双音源识别,对主副驾不同的指令会做出合理、准确的反馈,在车机进行导航时不需要唤醒车机就可以直接说出添加途经点XX并激活这条命令。你还可以把车机地图“平移”到10.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上进行显示,然后让中控屏只显示音乐界面,这样在查看这两种信息时互不影响。

    此外明锐PRO的车机还支持无线CarPlay,这几乎是属于豪华车CarPlay的形式。如果非要找出一些不完美,我觉得空调调节需要在中控屏上完成这点从体验感来说是不够方便的。

    数字化还体现在多种功能、装备的电子电气化,比如电子换挡、360°精密数字视野等。尾部的摄像头可以在你倒车出库时看清左右来车,我对比拍摄了后视镜和摄像头的两种视野,对安全性的提升显而易见。电子换挡机构对中央操作台的侵占大大减少,可以一些之前没有体验过电子挡杆的驾驶者会觉得其不及传统机械挡杆的造型实在,但实际上明锐PRO、高8和A3的这种“小扒扭”的确是看着不太行但用着真还挺好,主要是盲操作用手一刨就OK了,D/N/R/S都没有问题。那些旋钮换挡的手感是不比这个好的,尤其不做按压P挡的旋钮换挡才是更难用的电子挡杆。

    更到位的存在是L2级驾驶辅助系统。其中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已经从第二代的3秒停车能继续跟车,进化为停车15秒内能继续跟车;15个雷达和5个摄像头保证真·L2级驾驶辅助能力的深度,比如变道辅助的探测能力从30米提升至70米,比如雷达探测能力提升实现的从最短35米刹停增加到最短60米刹停。这些才是MQB EVO的精髓,也并不是所有宣传自己达到了L2级驾驶辅助的车型都能做到的。

    现在回归到基本面,我们谈谈全新一代明锐PRO在国产过程中的诚意。

    诚意,或许主要是来自于压力,即德系车企在了解了中国消费者“最不能接受什么”以后,斯柯达领悟得也很快。所以,全系独立后悬,轴距加长、车身加长,通通安排了。这次试驾过程中在遇到减速带、过坎等路况时,我们也能感受到车身刚性的确如官方资料所述做到了“保持优势项”,而后独立悬架则让后排在遇到震动时的稳定感也有不小提升,在减震器和坐垫“一次性消化”以后就不再有多余的零散震动。

    转向的精准与质感,动力经双离合变速箱“调配”后的平顺感,都达到了明锐车系的历史最高水准,如果你像我一样也曾经被双离合变速箱伤害过幼小心灵,那么现在的双离合会让你重新认识它。至于开上6万公里以后是否还能像初恋女友般美好,对不起,我现在也不敢出具保证书,但我确实没怎么见到最近两三年购入双离合车型的朋友像以前我那批车主那样有什么相关抱怨,实话。

    内饰用料上也尽力做到了诚意满满,仪表台分层丰富并用了不同种类的软质材料,除了后门门框是硬的以外可以说简直无法挑剔更多。

    轴距加长后,后排腿部空间表现已经和A+级的速腾趋于同一水平,在同级中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头部空间和横向空间也都不错,在安装有着巨大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后也不会让中间乘客太过难受。而后备箱除了大以外,支持四六分割放倒的后排座椅也能极大的拓展这部车的功能性。至于电动后备箱,同级别车型里面几乎找不出第二个。并且明锐PRO的尾门开口非常大,以至于这一代车型不再需要做旅行版。

    驾仕结语>>>

    这就是全新一代的数字化明锐PRO,带给我对于13-15万级别合资紧凑型家轿认知的刷新。我觉得我已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给别人推荐“你买1.6L自然吸气车型就行了”,因为我发现数字化对于这个级别车型使用感受的提升是足够越级的,它开始趋近于豪华车的一些驾乘享受。而对于目前全行业芯片短缺的现状,我想说在新款各个配置都没有优惠的情况下,买到中高配和顶配车型才更划算。毕竟其它成熟产品目前都已经是搭载了L2的顶配车型优惠幅度回收最厉害。

    文|密斯特张

    图|作者实拍

    万次阅读
    45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