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野马作为第六代车型至今已经诞生超过5年。从1964年上市至今50多年的时间里,它早已成为很多人眼中的明星,在超过3000部影视作品中亮相,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我想应该是威尔·史密斯的电影《我是传奇》。男主角驾驶着2007 Shelby Mustang(图片|配置|询价) GT500行驶在末日之后荒弃的纽约街道上。2014年上映的《极品飞车》,男主角同样驾驶着萨林改装的野马纵横于高速公路以及沙漠旷野,这些都是对这款传奇车型最好的诠释。

新款野马依旧保留了很多传统元素,比如长长的发动机盖和经典的鲨鱼嘴前脸设计,让你一眼认出它的身份。相比前几代车型,新款野马明显瘦身成功,身上的肌肉更简洁也更细致。通过降低车身高度并加大轮距,整个车身显得更低、更宽。侧面则是向内收了进去,让你觉得它的腰身减肥效果明显。

让人惊喜的是车的内饰部分,没有传统印象中的美式粗犷,有的是各种金属按键营造出的运动感。 整个布局为驾驶者营造了一种如同置身于飞机驾驶舱的感觉。这也让驾驶者所需的各种车辆信息一览无余,并且操控触手可及。全新福特野马的配置大幅提升的同时,工艺和做工也达到历代最高水准。全新福特野马的仪表显示采用了更大、显示更清晰的仪表盘,各种信息一目了然。此外,各种按键和旋钮均采用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通过增加车身宽度以及采用全新的后悬挂系统设计,全新福特野马为车上人员提供了一个更充裕的驾乘空间。
尽管电动野马也已诞生,但第七代野马的消息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也许第六代的生命周期将持续10年也不奇怪,毕竟野马历史中不止一次经历漫长更新。

传奇诞生——第一代福特野马(1964 -1973)
1960年代初,美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消费者结构巨变,战后婴儿潮一代正在变成汽车消费主体,他们的购车需求和其父辈大相径庭。一个由福特汽车各部门精英组成的特别工作小组,在位于底特律迪尔伯恩福特总部附近的Fairlane酒店召开了一系列头脑风暴会议,会议目标只有一个——如何顺应潮流推出一款受年轻一代欢迎的全新车型。这一小组很快明确了这个全新车型的定位——它将是一款拥有时尚运动外观,价格平易近人的紧凑轿跑车。针对这一定位,福特汽车设计部门很快忙碌起来,众多设计小组提交了自己的方案,做成油泥模型,经过层层讨论和筛选,最终设计师Gale Halderman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代野马量产车的原型基础。

承上启下——第二代福特野马(1973 - 1978)
19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导致美国市场油价飞涨,再加上对排放规定更为严苛的新环保政策出台,使得美国各车厂纷纷转变策略,以尺寸更小、重量更轻,同时发动机排量更小的车型迎合市场需求,第二代福特野马应时而生。相比初代车型,第二代福特野马在推出初始并未采用V8发动机,然而得益于更轻巧的车身,其搭载的2.3升4缸发动机与2.8升V6发动机依然提供了充沛的动力和丰富的驾驶乐趣。1975年,V8发动机再次回归野马车型。1977年推出的改款车型搭载的V8发动机仅在1800转时便能输出335Nm的强大扭矩。事实上,除开车身及动力系统的变化,第二代福特野马在配置上的超前性也值得一书,车型当时标配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前轮碟刹系统,以及完备的内饰配置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崇实求新——第三代福特野马(1979 - 1993)
20世纪70、80年代,是美国史上第二次经济“萧条”阶段,福特应时而变,以更小、更轻、更省油的第二代野马维持了第一代车型的热销势头,早在1975年,福特便开始筹划第三代野马车型,以迎接80年代的到来。关于新车型的定位,福特团队内部有过非常激烈的讨论,轻型的紧凑型车?豪华的个人兜风车?还是因现实而妥协的性能肌肉车?有一点是肯定的,第三代野马将与第二代车型完全不同。
最终福特决定基于旗下Fox中型车平台开发第三代野马,相比第二代车型,福特对新车所设立的核心目标为“更优操控性,更大车厢空间,更低风阻,更轻重量”。各设计小组沿着这一方向给出了多种方案,早期方案仍然沿袭了第二代的特征,只是被做得更加流线和低矮运动,其它方案则纷纷走向了极端——更大的个人豪华车、为了省油而出奇紧凑的车型,甚至还有木质旅行车版本方案出现。

不忘初心——第四代福特野马 (1993 - 2004)
第四代野马的研发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叶,期间美国经济跌宕起伏,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第四代野马于1993年正式面市之前,有两款产品不得不提——1978年发布的第三代野马和1989年发布的福特Probe车型。
1978年发布的第三代野马是福特应对当时美国社会、经济及消费者需求变化而给出的答案,基于Fox中型后驱平台开发,被认为是第三代的。然而,随着1979年美国第二次石油危机再次来袭,限量供应的燃油、高得离谱的油价、等待加油的车队长龙,这些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留在美国消费者心中的伤疤再次被揭起,社会开始弥漫一股悲观氛围。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为此特地发表了主旨为“自信危机”的电视讲话,号召民众坚持信念,重拾信心,乐观面对困境。在汽车市场上,大量采用前驱及小排量发动机的日本和德国车型,依靠便宜省油的特性得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强势回归——第五代福特野马(2004 - 2014)
在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的石油危机及经济滞胀之后,美国经济在冷战结束后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国民重拾信心,像阿甘一样不停向前飞奔,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福特在90年代发布的第四代野马成功顺应时代潮流,将美式跑车的豪放与性能带入全新高度。当时间行至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程序员们纷纷忙于防范著名的“千年虫危机”之时,福特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团队则将精力转向了野马的未来。
在第四代车型规划阶段,消费者对前驱野马的抵制使福特坚定了第五代野马车型的研发方向——必定将基于后驱平台开发,环顾当时福特产品线,后驱平台有二,用于生产Crown Victoria的Panther全尺寸后驱平台,以及林肯LS和雷鸟车型所拥有的DEW98中级后驱平台。从车身尺寸匹配度上考虑,DEW98平台是更合适的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