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7代伊兰特对阵14代轩逸:更年轻力壮,你选谁?有胜算吗?

    文庆车评头像文庆车评头像
    文庆车评2020-12-26

    伊兰特(图片|配置|询价),三易其名,曾经风光无限,入华以来,累计销售470多万辆,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但不知是出于何原因换名,第7代伊兰特,如今带着母胎的名字,回来了,我们看它这次是豪横地衣锦还乡,还是不得已的落叶归根?

    轩逸,车坛神话常青藤,如今已经更新换到了第14代,轩逸还是那个轩逸,沙发还是那个沙发,如今它的市场表现还是那样光彩夺目,难以取代,作为紧凑级家轿的标杆,今天,由它来应战全新的伊兰特。

    一台是改头换面重新回归的韩系人造偶像,另一台是稳坐沙场百战百胜的实力担当,它他们俩相遇,会有怎样的火花?

    外观设计

    从外观设计上面讲,说实话,轩逸这边确实没什么可聊的,它无功无过的外观,除了个“小天籁”的名号,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说的。这种设计就没什么亮点吗?我认为不是的,反而是它中庸的外观,说不上哪里好,但是也没有明显的槽点,才使得它的接受度更广,更适合国人的审美。


    这一代的伊兰特就不一样了,初看外观,就杀气腾腾。无论是进气格栅,还是车身线条,哪哪儿都是锐利的角,呈现出一种不好惹的样子。夸张的大嘴几乎占据了整个前脸,两条长线把大嘴拉开,一直拉到眼睛那儿,似乎张着一张血盆大口,想要吞掉世间万物,而且很自我地把品牌标志从中网上拿走,移到引擎盖上,类似于豪车品牌的做法。可见,伊兰特此次瞄准了年轻市场!

    内饰用料

    作为同级别的车型,车身尺寸和轴距都相当,乘坐空间也相当,那这里就只能拿内饰用料来对比了。

    毫无疑问,轩逸的“沙发大法”是有显著成效的,进入到轩逸车内,其座椅舒适度在同级当中无可挑剔,非常地舒服,尽管在中控设计上,看起来比较老套了点,但其座椅给了它很高的分数,坐上去有一种不想把屁股移开的感觉。

    轩逸的这套沙发还真不是谁都可以用的,我们来看伊兰特。

    再来说伊兰特,其中控部分的设计,以碾压的优势胜过轩逸,全液晶仪表、大尺寸中控屏、科技感的中央通道,整体布局以驾驶者为核心,同时座椅的包裹性也不错,给人一种想驾驶它的欲望。在年轻化的道路上,伊兰特的此次改进,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如果说把轩逸的沙发搬到伊兰特身上,那岂不是轩逸就没有任何优势了?肯定不是的,伊兰特走的是年轻化路线,如果一个比较科技运动的内饰,加上一套沙发,那呈现出来的效果真就违和了。


    配置对比

    配置方面直接上图,大家自己对比比较好。从配置对比上看,伊兰特这次是拿了不少的决心,来重拾伊兰特的竞争力。


    驾驶感受及动力匹配

    日系车一直以来,给人的驾驶感就是,路感不怎么明确,晃晃悠悠的感觉,而韩系车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就是:配置高,外观好看,驾驶不是他的强项。不知这一次伊兰特的回归,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答案。

    零百加速:起步阶段,采用双离合变速箱的伊兰特看似被轩逸甩开,但紧接着伊兰特就很快超越了轩逸,加速上,伊兰特赢得一点悬念都没有。


    来到山路驾驶,轩逸作为标杆级的产品,它的驾驶质感就可以用大家喜闻乐见的一个词来形容:大沙发。其乘坐舒适性是不用怀疑的,但从驾驶质感上讲,路感稍微差了一些,同样当你坐进它的驾驶舱内,几乎没有什么想把它开到山路上驰骋的欲望。

    而伊兰特这次强势回归,车身刚性再次提高,同时采用了接地面积更大的轮胎,1.4T的发动机与7速双离合的变速箱匹配得也很流畅,换挡积极,响应够快,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


    从这一个版块的对比来看,伊兰特给我的惊喜是大于期待的,看来韩系车是在下决心回归了,就看它的市场后期表现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这两辆车,你喜欢哪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次阅读
    3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