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对于一个车系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了。自从1990年首次诞生到现在,这款车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1400万辆,绝对算得上是全球最畅销的车型之一。看到这,你们想到的是哪款车?
没错,就是现代伊兰特(图片|配置|询价)(询底价|查参配)。今天试驾的就是最新一代车型,第七代伊兰特。这款车最早诞生于1990年,不过真正与我们相关的是2003年引入的中国的第三代车型,那时车名就是叫伊兰特。接下来十几年时间里,先后经历了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车型,而车名也进行了调整,分别叫悦动、朗动、领动。而到第七代车型,终于重新回归“伊兰特”这个车名。那这一代车型能不能重回当年的家用车地位呢?这就是这次试驾要寻找的答案了。


之前我们对第七代伊兰特已经进行了实拍解析,同时也对这个车系30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想了解的网友可以通过上方图片链接进入了解,下面我们直接进入动态体验部分。
驾驶:骨子里还是一台舒适的通勤车
第七代伊兰特依然提供1.4T与1.5L两个动力版本。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03kW(140PS),峰值扭矩是211N·m,与之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4.5kW(115PS),峰值扭矩143.9N·m,与之匹配的是CVT无级变速箱。这一次我们试驾的是1.5L顶配版本。这个动力版本估计也是未来的销售主力,那它的动力够不够用呢?

在市区工况下行驶的话,这个动力表现个人认为已经足够得体了。这代车型的油门调校没有上代车型那么灵敏,不过无论是红绿灯起步还是市区道路的提速,整个动力响应还是比较轻快的,即便是车上坐上三个成年人,也没有那种力不从心的孱弱感。


不过如果深踩油门的话,尤其是在80km/h速度以上的再提速,这时候提速就显得有点乏力了,尤其是匹配CVT无级变速箱,更加弱化这种急加速的直接感。如果你比较注重高速上的动力表现,可以考虑1.4T的版本。值得一提的是,第七代伊兰特提供了多种驾驶模式,即Eco、Comfort、Sport以及smart四种模式(切换按钮位于档把左前方),实际体验来看,其实差别不算太明显,主要体现在前段油门的响应性,个人觉得日常大部分工况使用Comfort模式就够了。
虽然CVT变速箱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加速的直接感,不过平顺性表现就很出色,要比市面上同级车型的双离合变速箱要好,尤其是走走停停的跟车工况,而且平顺性也是很多潜在用户所关心的方面。那第七代伊兰特上的这个CVT变速箱,平顺性表现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动力输出很线性,即便在走走停停的拥堵工况下跟车也很舒服,这算是1.5L版本的一大优点了。


那在底盘方面,这代伊兰特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布局,调校方面依然是以舒适为主,这也是意料之中的。这个底盘基本对于细碎震动过滤都比较干净,即便通过大的坑洼路也没有明显的松散感。不过,个人感觉整个底盘稍微缺少一点韧劲,通过大的减震带时后悬挂的弹跳感会比较明显。另外,转向也是典型的家用车风格,助力比较轻巧,日常开还是比较轻松的。

隔音方面,市区工况下车厢的静谧性表现不错,不过高速巡航的话,路噪和风噪都相对明显,整体表现算是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突出的亮点,符合这个级别车型的主流水平。


这次试驾的顶配版本,装备了L2+级驾驶辅助系统,包含了很多的驾驶辅助功能,这次试驾体验最深的是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保持功能。这个自适应巡航功能是全速度的,支持自动跟停,市区也可以用。与前车距离有四挡可调,整个跟车过程比较拟人化,无论是加速还是减速都比较线性,不会给人突兀感。车道居中保持功能表现也不错,即便遇到较大的高速弯(不过类似匝道大曲率的弯道就容易退出),也能让车辆一直保持在道路中央行驶,加上ACC自适应巡航功能,跑高速可以减轻不少疲劳感,相当实用。
总体而言,这个1.5L版本动力算不上强劲,但平顺性表现是它的一大亮点。加上舒适的底盘调校,轻巧的转向,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舒适性都有保证。虽然它外观看起来比较运动,实际上骨子里还是一台舒适为主的家用通勤车。
外观:会是你们眼中最靓的仔吗?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外观有什么感觉,个人觉得是属于那种个性,比较前卫的类型。这几年韩系车的设计都比较大胆,有了前面菲斯塔、索纳塔车型的铺垫,其实第七代伊兰特的这个造型设计也是意料之中的,不过在同级车型来讲,算是特立独行的一类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七代伊兰特上面,官方更强调在“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运动)”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运用“Parametric Dynamics(参数动力学)”表现形式,这体现在整个外观设计里面。




扁平化的设计可以说是现在的一个潮流,这在第七代伊兰特上就很好体现了这一点。前格栅的面积相当大,加上这种熏黑的不规则饰条处理,整个前脸的辨识度是相当高的。配置方面,全LED大灯、自动头灯、日间行车灯都是全系标配的,中配车型以上是配有自适应远近光灯。除了最低配车型外,都是配有前后雷达的,这点要优于很多同级车型。另外,L2驾驶辅助系统是顶配车型的专属。



侧面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溜背式的设计,加上这种黑色的车顶,运动感还是不错的。还有个细节比较有意思,就是这个Y型腰线很独特,在光影效果下层次感很丰富,立体感很好。其实这种腰线的设计,对于制造工艺要求更高。

轮圈有三种样式,17寸的话有熏黑和双色可以选。轮胎方面,采用的是耐克森Npriz CX轮胎,尺寸是225/45 R17。除了最低配外,都是使用17寸的轮胎,在同级来讲规格算挺高的了。




尾部的设计同样很有特点,不同于大部分三厢车平直的设计,它更注重通过型面营造出那种立体感,看上去很特别。贯穿式的H型尾灯设计是整个尾部的点睛之笔,晚上的辨识度很高。那1.5L与1.4T版本在外观部分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尾部。1.4T版本上面多了一个黑色小尾翼,下方也多了扩散器以及单边双出的排气口,看起来运动感要更强。另外,第七代伊兰特提供极地白、幻影黑、冰海蓝、太空灰、炫彩橙、烈焰红六种车身颜色。
内饰:非对称中控布局 连体屏设计
相对于外观大胆的设计风格,内饰就显得相对“保守”一些,不过还是融入了时下流行的设计元素,比如偏向驾驶员一侧的非对称中控布局,双10.25英寸连体屏设计等等。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次体验的浅色内饰,两边车门板的配色都不一样,官方称为以驾驶者为中心设计的沉浸式座舱,特意营造驾驶员的专属驾驶空间。





另外,1.4T版本在内饰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方向盘、车门板以及座椅多了红色缝线,差别不算大。


【视频展示】
中配以上车型是采用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显示信息足够丰富。另外提供三种主题选择,而且在每一种主题界面下,会根据不同的驾驶模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整体来说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中控屏也是10.25英寸,屏幕分辨率比较高,显示效果很清晰。系统操作的流畅度很好,基本没有卡顿情况。另外,这款屏幕支持多点触控控制,比如五指可以直接关屏,四指返回主界面,三指进入整体菜单,操作上相比那些要在屏幕上找home键的便利很多。


上面搭载了最新的智能互联系统,功能相当丰富,像在线音乐、导航、百度Carlife、智能语音功能一应俱全。特别一提的是,这套智能语音系统很好用,识别率高,而且速度快,像导航、听歌、控制空调,甚至是座椅加热、车窗关闭都可以通过语音实现。可以说是目前同级车型最好用的车机系统了。
【视频:智能语音体验】
另外,新车还配备了BlueLink功能,通过手机BlueLink APP可以对车辆直接进行远程启动、熄火、解锁、上锁、鸣 笛、闪灯、升窗、降窗和解锁后备箱等操作、同时可以监控车辆周围环境状况,提升停车安全性。

配置方面,还挺丰富的,像前排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自动空调、手机无线充电、电子手刹/autohold,都有配备,顶配车型还配备了L2级驾驶辅助系统,包括FCA-JT前方防碰撞辅助-交叉路对向车、BCA盲区防碰撞辅助、SEW安全下车提醒、RCCA后方交叉防碰撞辅助、DRM后方影像显示系统、BVM盲区显示系统等共二十多项ADAS配置。
空间:后排腿部空间表现突出







后排腿部空间足够宽裕,这个腿部空间在同级车型来说也是比较突出。不过由于溜背的造型,头部空间就一般。另外座椅舒适性表现也不错,坐垫比较长,对腿部支持比较到位。中间地台突出比较高,中间坐人的话,放脚还是不太自然。配置方面,后排配备了空调出风口和一个USB接口。需要说明的是,后排出风口是顶配车型专属,这个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尾箱的空间表现也不错,地台比较平整,而且宽度和进深都不错,不过这个开口还是偏小了点,比如放儿童座椅、儿童推车就不太方便。如果能做成掀背车那样的打开方式,就实用很多了。拓展性方面,后排座椅也是可以支持四六比例放倒的。不过有些细节做得不够到位,比如尾箱垫是一层薄薄的绒布,打开放回去的时候容易压边。虽然是个小细节,不过很影响印象分。
关于智能化程度:

首先在语音技术方面,第七代伊兰特配备了智能语音功能,与百度合作进行了深度合作。从实际体验来看,这套智能语音功能还是很好用的,识别率高而且反应也够快,支持拟人化的对话指令,不过对于两个或以上的指令就无能为力了。
在驾驶辅助方面,这次试驾的顶配车型是搭载了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包含了相当多的驾驶辅助功能,包括FCA-JT前方防碰撞辅助-交叉路对向车、BCA盲区防碰撞辅助、SEW安全下车提醒、RCCA后方交叉防碰撞辅助、DRM后方影像显示系统、BVM盲区显示系统等共二十多项ADAS配置。主要体验的是自适应巡航与车道居中保持能力,ACC自适应巡航系统是全速段的,支持前车跟停,而且跟车拟人化做得不错,加减速都比较自然。而车道居中保持功能表现也不错,即便是一些弯度较大的高速弯也能起作用。总体来说,这两个功能都很实用。
总结:大家对一台家用车的诉求是什么?作为日常通勤的话,我想无非就是空间够大实用、配置丰富,开着和坐着都要舒服、用着省心,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的话,第七代伊兰特都做得挺到位的,是一台很称职的家用车。加上这个比较前卫、时尚的外观设计,我想对那部分年轻群体会更有吸引力。那相比同级来说,它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宽敞的后排空间、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同级最好用的车机系统。当然了,这些都要基于价格的前提下,性价比想必才是这个级别消费最为关注的。
第七代伊兰特目前还没有正式上市,不过之前已经公布了预售价区间,即10.98-14.58万元,这是目前合资紧凑级轿车的主流价格区间,算是比较合理了。至于正式上市还会不会有惊喜呢?我们拭目以待吧。(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陈启贞)
车型参数配置对比
● 标配○ 选配- 无车型图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