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企上半年财报陆续公布,受到疫情影响,业绩普遍不佳,不过危机面前如何应对,却十分有趣。尤其是把两大自主品牌吉利、长城放到一起,更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现状:长城忙卖车,吉利忙圈地
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359.29亿元,吉利控股营业收入368.2亿元人民币。虽然因为沃尔沃的原因,总让人有种吉利更大的感觉,但本质上,长城和吉利还是同等量级的主机厂,与传统国企巨头差距甚远。
广汽集团上半年的总营业收入为1597.03亿元,是吉利或长城的4倍以上。上汽集团营业总收入更是高达2837.4元,是这两家民营车企的7倍以上,而这两家的营收都主要依靠合资品牌。规模上的巨大差距,非一朝一夕能赶上。

今年车企业绩普遍下滑,不过长城的车型销量分化越来越大。长城哈弗6个月累计销售26.2万辆,长城皮卡累计销售9.68万辆,但欧拉和WEY的销量下降比较严重,仍然还是“一招鲜”。
吉利未单独公布领克销量,不过其产品布局在自主品牌中属于比较均衡的。值得关注的是,吉利汽车市占率从年初的6.51%上升至6.74%,在自主品牌中的市占率从15.3%增加到17.9%,位居第一,行业竞争优势获得提升。

财务:扩充现金流达共识,长城研发增速快紧追吉利
主机厂对市场未来的真实预期,藏在现金流里。从上半年财报看,长城和吉利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增加现金流。
去年吉利就以高达193亿元的现金流引人关注,今年更是变本加厉,在营收利润继续下降的背景下,总现金水平相比2019年底增加了5%至202.1亿元;同时,其总借款基本未变,仍为42.3亿元;现金净额从六个月前的118亿元增至126亿元。
长城汽车这三年的现金流变化更有趣,2018年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高达149.51亿元,2019年锐减至61.13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在营收下降10.88%,净利润下降26.1%的情况下,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增长55.69%,增加到95.17亿元。
如果感觉到危险,下意识的动作就是握紧钱包。
不过两家的研发投入还是有些许不同,长城汽车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2.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8亿元,同比增长32.97%,是上半年研发投入增速最快的自主品牌。而吉利2019年研发成本激增59%之后,上半年“仅”提升16%,但整体仍然支出17.21亿,高于长城。

长城:自主创新成心魔,高风险也有高回报
针对未来可能的困难,吉利和长城都在努力布局,长城可以简单总结为“技术推动高端化”,从努力打造WEY和欧拉可以看出,长城试图提高产品附加值,多元化发展。
但目前使命未达。今年上半年,WEY累计销量同比暴跌43.18%至2.66万辆,欧拉品牌累计销量同比暴跌65.07%,不足一万辆。相比下来,哈弗品牌同比下滑25.69%非常温和。同期长城累计销量中,哈弗的比重已逾6成,长板越长短板越短。
长城是家有理想的企业,SUV和皮卡再强,也觉档次不够。魏建军在长城汽车30周年视频中说,“每一个成功的过去,都可能把未来绊住,如果我们还看不到颠覆性的变化,那被颠覆的,一定是我们。”
不想为成功绊住,向高端“死磕”的情绪不仅体现在燃油车,还蔓延到新能源。和五菱宏光用MINI EV这种“老头乐”打市场不同,长城欧拉的精致,体现出长城的价值认知,但在消费者认可度上仍需努力。
长城汽车推出“新四化”、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全球化进程,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总的来看还是比较传统车企战术打法,对新业务的开拓一板一眼,非常费力且高风险,但如果成功,收获的回报也大。

吉利:身段灵活,财团式运作造汽车
由于沃尔沃的原因,吉利在高端方面的压力不大,如今领克初步成型,平台技术上还进入了4.0时代。精神上没有负担,决策更容易在商言商。
以皮卡领域为例,今年政策利好不断加码,各家主机厂都有意涉足,吉利“远程FX”已经出炉。看似吉利在这方面没有技术积累,但包含“技术、工具链、标准,工艺流程、供应链体系等”的CMA架构,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不可忽略。

更重要的是,吉利在皮卡领域没有包袱,轻装上阵。市占率达到47%的长城皮卡,目前处在政策红利、竞争环境宽松的双重红利中,短期爆发力会很强,数据显示,长城炮(图片|配置|询价)上半年累计销量45106辆,5月份、6月份表现走强,分别销售了10006辆和15003辆,并且带动了长城整体单价提升。但长期来看,长城是守、吉利等新皮卡玩家是攻,此消彼涨反倒不利领先者。
而且相比长城一板一眼,吉利对资本工具的运用更为纯熟。为应对未来不明朗的政治经济环境,吉利控股在今年5月底通过发行配售6亿股新股份,筹得所得款64.47亿元港币。如今又传出即将于科创板上市的消息。
运用资本工具,吉利获得大笔资金的同时还能获得多方势力帮助,而且与借债相比,上市或发股筹集来的资金,无论在造车上成败,企业自身的代价都很低,更利于一家组织的长期发展。但与此同时,控制权的分散,以及企业战略可能受到来自资本的干扰,也会成为潜在弱点。

从上半年财报展现出来的内容看,总的来说,长城和吉利都在对未来的困难做准备,并且都在积极的扬长避短,发挥企业优势。长城想磨几把无坚不摧的快刀,充实武器库,吉利想摆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阵,立于不败之地。
究竟谁能发挥更好,成为以后的车企榜样,还需时间来观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