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发布于:皓瀚车友圈
发现一个问题,国内搞油混的比较少。这一年我看见出的也就是个这个车价位还可以。其他的都是15左右了。包括出的什么星瑞L博越L还有其它合资的都贵,便宜的雷凌卡罗拉星云这种12万配置能看(细看了丰田雷凌双擎,12万配置还是挺好的),但外观空间内饰太拉! 也就只有这个车年轻一点,而且价格合适。不过唯一一个就是品牌好像慢慢没有那么硬,有种五菱大哥的感觉。 另外我感觉对于很多没有家用充电桩的人来说,倒是有不少人买比亚迪的998拿来当纯油车开,但是我怎么感觉心里头,油混的更省心一点,不用操心老不充电坏。但是大家现在企业的研究车型好多是在插混上,插混对于能安充电桩的人来说还是更好,油混适用于我这种没有充电桩的。
油混可以当做省油的燃油车去开。插混又加油又充电的不嫌烦吗?
为什么有人认为插混比油混麻烦呢?好搞笑,插混难道不能当油车开?你想充电就充电,不想充就不充,并且插混动力比油混强多了,插混你想多省点就充电,觉得麻烦就用油开,多个功能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是缺点呢?什么脑回路,
比亚迪车主说什么都是对的,不能反驳
@小丑一皇一:为什么有人认为插混比油混麻烦呢?好搞笑,插混难道不能当油车开?你想充电就充电,不想充就不充,并且插混动力比油混强多了,插混你想多省点就充电,觉得麻烦就用油开,多个功能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是缺点呢?什么脑回路,
个人感觉插混好点,可油可电,动力强,油耗低,只是混动,虽然油耗也低,但是只能油不能电,动力一般,而且平常上班用电多省油
大兄弟 皓翰6秒 6秒 去找找这个价位的车对比下有几个动力有这么猛的
除了日系混动,国产插电混动动力哪有弱的呀?你别说六秒了,三秒级的也有呀。问题是有毛用呀。主要还是实用性。
@啥都用不鸟:大兄弟 皓翰6秒 6秒 去找找这个价位的车对比下有几个动力有这么猛的
国内插混技术门槛太低,你看太多车企都能玩。类似电车一样,门槛太低了,油车的门槛就高很多,油混的门槛过高,一般车企玩不了
五菱技术水平高么,去年就出品2.0混动了,星云混动最低价8万多
对于车主关键是油混不给绿牌,还要交购置税。这笔钱加上去就是998的价格了。对于车企,不给绿牌一些限行的城市就不太会考虑了,再加上希望现在充电也方便,偶尔充个电,省的钱够抢一年红包了。油混对于现在的市场来说有那么点意思,又不太够意思。不上不下,难受。
插混适合有充电桩的人和不开远途只上下班用,油混适合无插电桩的人,上下班还要兼长途出去玩的了,如果家里只有一台车,肯定是油混,如果家里有多台车,有充电条件,则肯定买插混
那天算了一下账。油混比我看得上的纯油车,落地贵一万七八,可以免费跑两三年,然后这两三年油混也是要加油,算下来差的钱纯油车可以免费跑三四年,省油也是到了三四年之后才开始省,所以又犹豫买油车了
单为省油就不建议买,但使用感受可比纯油的爽,提速,超车,堵车不心烦,越堵油耗越低。
@奇趣世界888:那天算了一下账。油混比我看得上的纯油车,落地贵一万七八,可以免费跑两三年,然后这两三年油混也是要加油,算下来差的钱纯油车可以免费跑三四年,省油也是到了三四年之后才开始省,所以又犹豫买油车了
插混在电池技术没有大改变的情况建议不要买(除非家庭条件好,有多辆车或者只是想体验电动汽车随时可以说换就换车的)。就我们这种普通家庭买个车至少开个七八年以上不敢去买不成熟的技术来家用。
刚开始我也有这个想法买插混,后边我看他们介绍的工作原理不一样。说是电池的使用寿命,长期这样搞的话容易减短,而且磷酸铁里的一致性不经常充电会变差,导致电池问题。这样的话,就算开的时间长七八年,八九年你也得换个电池了。我是考虑到换电池这方面,我是准备开十来年的。买插混百公里四个油和纯油车七个多油。十年算下来差三四万块钱。换个电池也是三四万,其实下来一样。
你还在用直板按键老年人手机吧!智能手机上市的时候,很多人也是这样想的,但很快被历史潮流淹没了,只剩下老年人机
混动具有含金量的不只是电机和电池,还有连接电机和电池之间的传输动力系统和搜集了大量行驶路况后反复调教的程序逻辑,从而达到最佳省油效果的动力传输逻辑程序标定,配合高效率的发动机而达到整体的省油输出。丰田在凯美瑞,亚洲龙,雷克萨斯ES这种需要拔高的车型上,用一款2.5自然吸气的发动机配合202扭矩的电机,只用2度电,就可以做到非常低的4.1的油耗。在次一级的紧凑型的卡罗拉,雷凌上用1.8排量的发动机加电机也可以做到4.1的油耗。理论上2.5的发动机因为排量更大的关系会比1.8的发动机更费油,而丰田依然可以用2.5发动机混动,达到1.8发动机同样的混动油耗。这就是丰田这套THS行星齿轮按需求分配动力的混动方式,用2度电的电池,来达到的无差别的省油效果。下面这张图是我开了四年半的亚洲龙2.5排量的混动在晚上下班时间,最拥堵的路况下,重庆主城区,28.6公里的路程,整整用时一小时32分,跑了3.9L/百公里的油耗。实际上因为丰田专利已过期,比亚迪目前也在积极开发丰田式的行星齿轮式结构的混动,目前比亚迪大多是1.5T混动,没有更大排量的发动机搭配电机的型号,而比亚迪野心很大,恰恰丰田式的THS行星齿轮这种按需分配动力的混动结构,可以适配的发动机排量区间范围很大,比亚迪想拔高产品线,也想开发更大排量的发动机来搭配电机,同时又能达到理想的省油效果,这就是比亚迪目前也在开发行星齿轮的目的。但这个结构的技术标定和逻辑标定要开发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有丰田使用比亚迪的电机和电池,更多的是降本增效,用性价比更高的零配件价格,同时效果也不俗,来达到更多的收益,这就是商人之间的事了。
丰田的混动是以发动机为主要驱动,电机为辅的模式,所以只给了2度电的电池,不可能持续用电机输出,因为电只有2度。要是想持续电机输出,配个大扭矩电机再配个大电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加速感受。比亚迪目前不就是如此做的吗。丰田的这个THS结构是按需求分配动力,而以本田为代表的和一众国产车的混动是按速分配动力的模式。想获得大的加速度,一个大扭矩电机就可以解决了。只要你电池续航足够,电机够猛,效率够高,你0油耗都可以。我所阐述的点是,丰田的THS混动,可以用非常少量的电池,我再量化一次,2度电,用2.5排量的发动机就可以做到非常低的油耗,用最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省油的效果。这里面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我再举个例子,如果丰田给的不是2度电,给我的是20度电,程序标定成长时间用电机驱动,我的加速度动力水平立马就可以上几个大台阶。但这样假设并没有意义,在这个全民电动机为王的时代,要提升动力就是如此的简单粗暴即可。这套2.5混动,在加速感受和高速上130-150码的再加速上,等同于奥迪奔驰的2.0T低功率发动机,就这个水平。这是我再开了2023-2024款奔驰和奥迪的相关车型后获得的结论。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