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关于豹5,又爱又恨

    2023-09-16发布于:豹5车友圈

    #你最近在关注什么车目前宋plus dmi车主,安全行驶快3w公里了 最开始一直关注坦克300,后面看到了豹5十分纠结 喜欢硬派越野的外观,不过确实没有深度越野的需求,大多时候市区通勤,节假日休息的时候出去自驾玩玩,豹5的定位应该是跟我差不多的需求的人。 吐槽的点 1⃣️1.5T发动机,虽然动力参数很不错,但是我17w买的1.5的宋,30多还是1.5,心里还是多少不太平衡 2⃣️纯电续航125,我的宋是110续航,市区通勤一般我是三天一充,有家桩虽然也不麻烦,但是能不能上200,我真的直接冲 3⃣️后备箱太小,宋的后备箱我自己使用就中规中矩,要是比宋还小出去自驾就显得很不够用了 喜欢的点 1⃣️外观,这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坦克300和豹5我都喜欢,看了内饰也ok 2⃣️看了发布会,参数牛逼,不过也要看实测数据 3⃣️混动,这个很戳我打工人的身份,目前宋每个月基本不加油,电费每个月50-80左右,成本很低,偶尔出去自驾一下油耗高一点可以接受。 不知道混动逻辑是不是跟dmi一样,之前去川西雅拉雪山爬山的时候,3000以上海拔,宋的发动机干吼,感觉快咽气了一样 目前整体宋的用车体验都还不错,售后也满意的(运气比较好,选了一家售后好的4s店),也给了再选比亚迪的信心,希望豹5能上200续航,2.0T,那真无脑冲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 唯一心病:100公里纯电续航太短了!

      评论发表于2023-09-18
      • 1,发动机切实小了。这么高的价格,1.5比2.0也便宜不了多少,怕不是比亚迪就没有新2.0机头,得外购吧。这就另一码事了,外来发动机再来按其混动模式开发标定,各种成本嗖一下就上去了。至于自己那台十几年前老2.0,研发看了估计还是外买算吧 2,这车带四驱跑两三天的电池,电池电机总质量加越野车结构件就很大了。估计2.5~3吨。轮胎悬挂是否受得了,公路刹车性能否受得了。户外行驶下坡土打滑时能否刹住,等等场景。碰撞实验表现如何值得关注。 3,出门自驾游时,只要垮两省和到西部,就别想能充电自由了,多数只加油跑。这时1.5动力加保持的浮电是否够用,盘山路长上坡上能否快速超越大货车回到道内以降低危险。温差极大的高原上整套复杂的系统能否工作顺利,包括空调系统,不趴窝导致滞留危险。 搓板路上跑对这么重的车来说,底盘悬挂强度,车身密封性如何都得再看看。这些都不是比亚迪在过去别的车上证明过了的能力。 总之越野车领域,比亚迪技术积累还比较单薄,knowhow少很多。需要一两代,两三款长期大量销售,才能慢慢积累数据技巧。还得靠楼主这些真爱粉自己掏钱参与共创了

        评论发表于2023-09-18
        • 第一,发动机仰望U8就是2.0t,这里不用是不是因为没必要?如果有必要,上一个2.0t的顶配很简单,至于成本,售价➕5万够不?你别告诉我2.0t发动机采购价超过5万。第二,车重超过2.5吨的车不少吧,尤其越野车,你说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参考车辆的,最后带大梁的车你居然说要担心碰撞试验,厂家得多偷工减料才会在这出问题啊。第三,难道谁买插混是为了不加油跑长途的?每小时90kw的发电能力,你百公里电耗多少才能消耗掉这个电? 第四,你说的各种强度,什么技术积累knowhow的,有一个词叫设计余量,照着放大就好了。有参照物,有些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你所谓的几代的积累其实更多的是厂家减成本,就像某田为代表的车企,只要碰撞标准升级,他的车碰撞结果就从优变成差,本来碰撞试验是为了给车补短板的,聪明的他可却拿来砍长板

          回复发表于2023-09-18
        • 车重查了是2.89吨,1.5t馈电状态下,除非市区高速匀速跑,户外烂路场景是绝对不够的,没电爬坡就别想了。你说2.0t以上有没有必要。他不上是仰望调子定太高了,这个也上2.0显得拉不开档次。静候各大V评测吧,绝对都会忽略去说馈电动力,大吹满电加启机时加速多牛逼,这就能反应问题所在。 其他你这认知就不多说了,毕竟是键盘侠的云上逻辑。不在行内解释起来很费劲,又没人付费让我普及工业产品开发的基础常识。

          @顶楼偶遇第一,发动机仰望U8就是2.0t,这里不用是不是因为没必要?如果有必要,上一个2.0t的顶配很简单,至于成本,售价➕5万够不?你别告诉我2.0t发动机采购价超过5万。第二,车重超过2.5吨的车不少吧,尤其越野车,你说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参考车辆的,最后带大梁的车你居然说要担心碰撞试验,厂家得多偷工减料才会在这出问题啊。第三,难道谁买插混是为了不加油跑长途的?每小时90kw的发电能力,你百公里电耗多少才能消耗掉这个电? 第四,你说的各种强度,什么技术积累knowhow的,有一个词叫设计余量,照着放大就好了。有参照物,有些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你所谓的几代的积累其实更多的是厂家减成本,就像某田为代表的车企,只要碰撞标准升级,他的车碰撞结果就从优变成差,本来碰撞试验是为了给车补短板的,聪明的他可却拿来砍长板

          回复发表于2023-09-18
      • 宋是1.5L,豹五是1.5T,通常同等排量T比L强40%上下。豹五相当于2.0L的水平吧。

        评论发表于2023-09-17
        • 我也觉得,这个比较有点故意黑的性质了

          回复发表于2023-09-18
        • 电机时代的车 发动机1.5t是用来补能的 不是用来驱动的

          回复发表于2023-09-26
      • 真是可笑至极,无越野需求买越野车,闹着玩呢!?

        评论发表于2023-09-21
        • 弄个理想的二连屏,多霸气,车身感觉短了一截,二排空间腿都憋屈

          评论发表于2023-09-21
          • 豹5 尺寸微长于大G 公路动力性 nvh 燃油经济性无敌 越野能力出众 前电机200kw 大于 2.0t发动机最高功率后置电机285kw大于传统3.0t发动机功率 而且电机零转速可以输出最大转矩 驱动力秒杀传统燃油 4.0t以下别来沾边

            评论发表于2023-09-16
            • 要用出色的产品力抢夺市场 只能说这个定价很利好消费者

              回复发表于2023-09-21
          • 豹子是基于电机驱动的车,是要颠覆燃油的新科技 发动机的主要作用是补能 开了这么长时间宋连这个都搞不清楚

            评论发表于2023-09-16
            • 增程模式的发动机主要作用才是补能,宋补个屁的能,电不足了才会补,跑高速都是拉车为主。

              回复发表于2023-09-17
          • 你应该去跟大G比比。

            评论发表于2023-09-16
            • 评论发表于2023-09-17
              • 其实32度的电池已经很大了,做不了200KM是因为它实在太大太重了,行驶阻力也大。况且车身基本上没有空间再去布置额外动力电池。我觉得在电池有革命性突破之前都很难

                评论发表于2023-09-17
                • 2.9吨、1米9高的四驱车。 想要200公里的纯电续航。 电池容量要60度以上了。 估计是没地方放这么大电池了。

                  评论发表于2023-09-17
                  • 我开有车,每个月油费2000多,感觉都可以再供一台车了

                    评论发表于2023-09-18
                  • 坦克700吧,既有又有,你说的那几点都不存在。

                    评论发表于2023-09-18
                    • 车身加长21公分至5.1米,轴距加长至2930公分。 电池增加到45KW,唐DMP那样的电池容量。 售价35万,标配云辇。

                      评论发表于2023-09-29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