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学的跑跑卡丁车驾照吧,还是道具赛的,一言不合就开撞
踩香蕉皮了
哈哈哈
@白河晚风XT:踩香蕉皮了
喷子依旧买不起车,甚至驾照都没有,国产已经开始冲击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了
确实是
这你说对了,虽然现在车很普及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在这里鸡蛋挑骨头,没去自己体验过就喷
这车牌上还贴着试驾,这个咋赔
不是试驾车
我说的是那张撞了保时捷的,车牌上贴着某某4S店的,应该是吧哈哈
@白河晚风XT:不是试驾车
怎么现在好车低配车型才两个安全气囊,是不是我们没钱的就不能活了
长安逸动plus顶配都没有侧气帘,算是一视同仁了,有钱也不能活。
@不想和蠢人说话:长安逸动plus顶配都没有侧气帘,算是一视同仁了,有钱也不能活。
人生总是绕不开一台BBA,这是事实,也是BBA垄断中国中高端市场的策略。没有办法反驳。国产车确实在进步,但是品牌历史太短了。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本人第一辆车买的比亚迪,今年十月或十一月换车直接就上BBA了。没办法,现在这个社会,你穿什么品牌,开什么车,戴什么表决定你在什么圈子混。你总不能开个长安什么T那个车去跟人开A6A8的混吧。在中国,这就是事实。没办法改变。
国情确实如此
红旗h9或许能稍微改变一下这种情况,还有蔚来理想其实不比入门bba差吧,c级以上另说
国产品牌,和合资品牌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某一新车型,从项目预研到量产上市,一般3年左右,研发经费至少数千万,新平台研发甚至需要数百亿的经费,国产品牌以长城、吉利、长安为代表,多为逆向研发,成本、周期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价格便宜,但是综合各方面比如底盘防锈水平、轻量化水平、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可靠性远不及合资品牌,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合资品牌价格高也是因为研发经费均摊后的体现。国内自主研发设计的车企,多为造车新势力,这就是许多造车新势力短时间烧光上百亿扔造不出量产车的原因,但也不可以偏概全,国产车自重较大,其安全性值得表扬
十几万的车,谈轻量化,真是笑死人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2.0T的发动机,丰田、大众的发动机,体积就比较小,机舱也更容易布置,那么国产品牌的发动机,为了规避他们的专利,就必须把发动机的结构做复杂,由此体积变大,重量增加,油耗上升,轻量化就是不如合资,和车价无关
@简单快乐随心:十几万的车,谈轻量化,真是笑死人了
15年帝豪ec7跑了17.8万公里了,妥妥的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