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做汽车配件的,却眼馋别人做整车的利润,在这种嫉妒心理下,他玩起了造车。
意外的是,靠着山寨造车,他的汽车事业竟做的风生水起,甚至碾压一众老牌车企,身价水涨船高,成为金华首富。

可在欲望之下,他不想着好好造车,却想着用资本来运作来增加财富,最后把汽车事业都给搞没了。
真是应了那句话:不作不死。

靠山寨发家
永康被称为“中国五金之都”,90年代乡镇企业风生水起,浙江永康的五金城里,一个30岁的小伙站在机床前,手里的铁锤敲得叮当作响,他叫应建仁。
高中毕业后应建仁跟着父亲学了十几年打铁,靠着借来的8万元,挂出一块“长城五金机械厂”的牌子,开始加工汽车冲压件。

应建仁的五金厂靠着低价和稳定供货,很快成为昌河汽车等大厂的供应商,但给车企“打工”终究不如自己造车赚钱。

2003年,眼红李书福、王传福等同行发家的应建仁,成立了众泰汽车,一头扎进整车制造的红海。

造车需要技术,但应建仁没耐心等,他的策略简单粗暴,抄,从台湾买下丰田特锐的生产线,拼凑出第一辆众泰2008,贴上“新大地”的牌子开卖。

这款车虽然做工粗糙,但售价不到5万元,首年卖出1万多台。
尝到甜头后,应建仁彻底放飞,大众途锐的前脸、奥迪Q5的屁股,拼成众泰T600。

保时捷Macan(图片|配置|询价)的壳子套上三菱发动机,改名众泰SR9,网友调侃:“众泰的皮尺部,比设计师还忙。”

这些“高仿豪车”精准击中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花10万就能开上“保时捷”,谁不心动?


2016年,众泰年销量突破33万辆,甚至压过不少老牌车企,应建仁的身家也水涨船高,2017年以140亿登上胡润富豪榜,成了浙江金华的首富。

如果应建仁专心造车,或许众泰还有机会转型,但这位五金匠出身的老板,很快迷上了更刺激的游戏,资本运作。

首富变老赖
2015年,众泰试图IPO失败,应建仁转而玩起了“借壳”,他先让旗下上市公司金马股份停牌,再以116亿天价收购众泰汽车。

明眼人都看得出问题,金马市值仅32亿,众泰净资产22亿,这笔收购溢价高达429%。
更离谱的是,金马和众泰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应建仁自己,这出“左手买右手”的戏码,让他凭空从股市套现50多亿。

钱来得太容易,应建仁彻底疯狂,他将集团旗下的地皮高价卖给上市公司,质押股权套现25亿,甚至挪用30亿救命贷款填窟窿,员工回忆:“公司账上早就空了,连工资都发不出,老板却还在国外买豪宅。”

资本腾挪的背后,众泰的车主们正在经历噩梦。
2016年,一位SR9车主提车30天就发现方向盘跑偏、车漆脱落等16处故障。

2018年,T700车型在行驶中自燃,彻底点燃公众的怒火,社交媒体上,车主们自嘲:“买众泰,附赠汽修厂VIP卡。”
随着问题的增多,让众泰的销量断崖式下跌。

2017年众泰还能卖出31万辆,2019年直接腰斩至15万辆,亏损超百亿。经销商集体维权,员工连续10个月拿不到工资,生产线停工。

而应建仁的应对方式,是继续画饼,他高调宣布进军新能源,推出“朗系列”电动车,结果车型续航虚标、电池故障频发,连补贴都没蹭到。

2020年,众泰债务爆雷,负债750亿,母公司铁牛集团破产,但应建仁早已金蝉脱壳,他辞去所有职务,名下3处豪宅被拍卖,最贵的一栋别墅卖出8120万。
讽刺的是,这些钱对他欠下的债务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令人唏嘘的是同行态度,力帆汽车破产时,吉利李书福接手并公开致敬创始人尹明善:“这是一个企业家对另一个企业家的尊重。”

而众泰破产后,没有同行愿意拉一把,一位员工叹息:“老板从一开始就没想好好造车,他只想把公司当提款机。”

结语
如今,众泰经过破产重组试图复活,但消费者早已清醒,当年因“保时泰”段子哄笑的年轻人,如今更愿意为比亚迪、蔚来的原创设计买单。
应建仁抓住了市场空白期的红利,却败给了对资本的贪婪和对质量的漠视。
当潮水退去,裸泳者现形,留给行业的教训却无比深刻,靠山寨和财务伎俩或许能赚快钱,但唯有技术和口碑,才是企业活下去的根本。
参考资料
1.《巨亏 100 亿,“中国神车”濒临倒闭,遭员工集体讨债》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官方帐号
2.《小毛病不断 众泰车主“累觉不爱”》 雷达财经(ID:leidacj)
3《千万豪宅被拍卖!他20多年做到140亿身家,现在却成“老赖”》搜狐网
4.《永康首富,把众泰汽车搞死了!》微信公众号
5.《巨亏难止损!众泰汽车去年亏108亿,一季度又亏2.55亿》今日头条,新京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