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御风派
特斯拉全系车型出现静止突然加速险情! 据海外媒体报道,最近有不少特斯拉车主向有关机构投诉称,“特斯拉车型在静止时突然会出现加速情况”。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经开始对约500,000辆特斯拉展开调查,这些车辆包括2012-1019款Model S、2016-1019款Model X,以及2018-2019宽的Model 3,特斯拉方面暂未对这一事件表态。
风子修车
图1是某汽车自媒体被汽车厂商起诉维权的消息。据说在中国汽车界能搞懂图2据的人,十个手指都数的过来。
苏老师说车
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成立的“DENZA腾势”新能源汽车品牌,9年来未能实现盈利,一直靠股东双方持续增资输血维持经营。1月21日比亚迪发布公告,再一次向腾势品牌增资,此次增资金额达3.5亿元。 根据公告显示,比亚迪董事会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对腾势新能源现金增资认缴人民币3.5亿元。增资认缴完成后,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有腾势新能源的股权比例保持为50%。 按照规定,另一方股东戴姆勒大中华也同时增资3.5亿元,保持50%:50%的持股比例,意味着腾势品牌此次共计获得7亿元的资金。 比亚迪还表示,腾势是专注于国内高端电动车的合资公司,此次股东双方的增资资金主要用于腾势补充运营资金,支持其后续业务发展。未来,在股东双方的紧密合作和大力支持下,腾势还将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性能更加优越的全新车型,并制定符合产品定位的销售策略,促进销量的逐步提升,进而推动自身盈利能力的逐步提升。 根据公开报告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腾势分别亏损了13亿、4.77亿、8.88亿,而2019年1-11月腾势亏损额度为10.1亿元,近六年腾势已亏损超过45亿元。因此,腾势多年来依靠比亚迪和戴姆勒持续增资输血,才能支撑下来。 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16日,比亚迪汽车工业和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50%股权。2014年首款产品腾势300上市销售,定位为高端商务电动汽车,当时该车补贴前售价高达36.9万~39.9万元。后续经过升级,2017年上市腾势400,2018年上市腾势500,续航里程得到改善,但无法解决品牌知名度低、产品不被认可的局面,导致腾势销量持续低下。 数据显示,2015-2018年的四年时间内,腾势累计仅销售11774辆,其中2018年销售数据只有1974辆,同比下滑58.12%。 2019年,腾势在双方股东的大力支持下,获得持续的运营资金,新车腾势X上市,并且接入奔驰经销商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腾势X是该品牌的第二款产品,新车基于比亚迪唐EV600打造而来,2019年11月22日正式上市销售,纯电车型售价31.98-35.78万元,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售价28.98-31.98万元。新车设计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并且在梅赛德斯-奔驰经销商进行销售,或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 自2019年7月1日起,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负责腾势部分业务的运营,包括销售、市场营销及品牌传播、客户服务、网络发展等。部分梅赛德斯-奔驰经销商负责腾势X的销售、保养与维修等客户服务,目前服务网点覆盖44个城市共计88家经销商。 不少网友表示,换个奔驰标立马大卖。侧面说明了腾势即使在奔驰经销商进行销售,品牌知名度不高确实是最大的障碍。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补贴大幅退坡,腾势也错过了高速增长的时期,品牌推广将会越来越难,目前仅靠股东增资输血是不能长久维持的,实现自我造血才能活下来。 比亚迪的技术,奔驰经销商销售,腾势品牌凭借这款新车能救活吗?
用户3162928215467
其实我也没想到第一辆车会是辆新能源-比亚迪e2,本来考虑买燃油车的,不过十万左右的预算总是不能挑选到一辆满意的,而且近几年电动汽车也日渐兴起,像我们这三线小城市,都能眼见大街上的绿牌车一天比一天多,再加上对用车养车的考虑,我也跟着买了辆新能源,主要是在上下班开开,十万左右的价格入手了比亚迪e2,因为它的品质让我放心。提车后,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省,小区内有充电桩,充电上是很方便的,但更多时候还是在单位充,连电费都剩下了,哈哈,现在基本上一周充两次,足够让我在市区里面用,跑下来一公里七分钱左右,我已经忘记了“油耗”是个什么概念。 每到月初和月底都是财务人员最忙的时候,再过半个月就是春节了,一张张的财务报表和数据看得几乎是昏天暗地,好不容易捱过这段时间,想好好的放松休息一天,看朋友圈发的照片那漫天的红色最是惹人爱,提前查好了路线,我也去红叶谷看这满山红遍,层林尽染。路程不远来回就六十多公里,开上我的e2,出发!
电驹
50万辆特斯拉或将被召回,突然意外加速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于当地时间周五表示,该机构将开始审查一份请愿书,该请愿书要求NHTSA就特斯拉电动汽车突然意外加速的报告进行正式调查,并要求特斯拉召回50万辆存在隐患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