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花舞梦溪
打字好累,但是还是发一下,该装的都齐了,行车记录仪和二代ETC非常满意!
小怡说车
兄弟们,我的smart精灵1号提车了,全款21万多,很开心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它了,这辆车从下定到付尾款,中间只简单的开过一圈,也没有好好体验过一下,有点开盲盒的感觉。就连我这熊猫配色,也是在验车当天第一次见到。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查看全文
风雨同行1625
这段时间很多关于触感金反光问题帖子,那我就谈一下我的看法和一些分享吧,供大家和厂家参考。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通过打400和厂家app可以发现厂家目前在回避该问题。 例如,前几天厂家app看到有“smart专家”转发抖音做视频号的用户制作的关于smart白色台面反光的理论猜想。 之所以称之为理论猜想,是因为视频中并没有采用smart精灵一号在不同光源下的测试数据,如强光白天,阴雨天,夜晚路灯下等等,只是运用一些理论来对推断而已。 就像你论文,第一章写了smart白色台面反光的相关问题,第二章讨论问题的产生原理,第三章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但最后却不写对smart精灵一号的测试与验证,那这样是不会令人信服的。 另外视频作者最后给出的意见也是供其参考,并非论证smart精灵1号白色台面反光在各种工况和天气下都无影响。 然而厂家app那位“smart专家”偷换概念,给一些定了白色内饰和没定白色内饰的车友一种白色内饰反光没事的错觉 通过阅读该贴评论,发现一位车友的回复内容比较有价值,也许是这个内容导致那位“smart专家”第二天就删帖了吧 该网友建议官方尽快推出遮光方案,而不是一拖再拖,毕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汽车产品缺陷线索报告及处理规范》(GB/T 39892-2021)(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或者想逃避这一问题,一旦一些车友收集自己拍摄在不同工况下的反光视频,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官网》进行投诉,会有国家相关部门跟进。 而一旦国家相关机构跟进那就不是换个遮光板那么简单的事了 所以呢,建议厂家不要回避问题,smart精灵1号产品总体挺好的,别因为反光的事情弄得因小失大,有错改了就行,还会产生很好的口碑,车友也都是同情搭理之人,即使加钱更换,只要价格合理,我相信车友也都会接受,别最后大家集体向国家部门投诉,造成处罚并被强制执行,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写在最后,毕竟没有人买车只用几天,也许很多人还会用8年以上,而8年时间不过是白驹过隙,转眼之间而已……
EmersonYang
选买背景 1,家里有几辆油车,但都体型比较大,导致在市区内通勤开起来很不方便。所以一直想买一台小巧灵活,方便在市区行驶,方便停车的小车。今年公司搬家后,新的CBD周边还在大搞建设,交通配套不太方便,所以就想买一台新能源小车了。 2,买车预算相对比较宽松一点,大概有三十来万的预算,也可以考虑贷款,所以可选择的车型还是比较多的。对于这台车的使用需求主要是上下班通勤,偶尔会去电车露营。 选买过程 在买这台Smart之前基本上把市面上差不多价位主流的电车都看过了,看过的一些车子各自的优缺点大致如下: 极氪001,车子本身OK,驾驶质感不错,但车身过于宽大,在老城区里开停都不太方便。 大众ID4,驾驶质感也可以,开起来最像油车,ARHUD好评,但几乎没有智能化的部分,无趣。 大众ID3,够小巧灵活,但内饰质感差,续航短。 比亚迪海豹,技术底子应该可以,但当时没实车,更没法试驾。从网上的图片来看,不喜欢外观和内饰的细节设计,有点用力过猛。 蔚来ET5,外观和内饰都不错,服务也不错,但内部空间太矮了,找的自媒体在评测后排空间的时候,还偷偷挪前排座椅…另外,没有HUD… 特斯拉model3,身边有朋友最低点入手的,23.x好像…如果我花近29去买,很像冤大头。 特斯拉modelY,去年也有朋友最低点入手,比现在便宜近5万…唉 五折星,油改电,但有些设计的细节还是会打动人,5折的价格要从汽贸手里买,排雷的成本高。 选车选的很纠结的时候,看到了Smart发布,小巧的车身,不错的设计,可以接受的续航,品牌也不low,所以就它了,从厂家的策略来看都是高配的Premium更划算,比中配只多了2万块,多了很多配置,而且最早开始交付。所以肯定选高配,中配插队那是后话… 价格分享 我选的白外黑内,车价是23.92,减去国补1.26,减去小定权益0.1,大定权益0.9,最后的价格是21.66。车价就是这么多,如果选了付费的颜色,或者璀璨logo,价格会更高一点。店里没有任何强制购买的消费,好评! 厂家提供的金融方案很不划算,年化利率去到7.xx%,建议大家全款,或者自己找银行贷款,普遍能拿到4.xx%甚至3.xx%的年化利率。厂家跟三家保险公司合作(太平洋、平安、大地)这三家的保险只能从交付中心购买,我让太平洋和平安报价做了参考,300万第三者+2万*5责任+医保外,大概价格是73xx,后来自己找了人保购买,同保额大概便宜了两千多。 听说有些地方的人保已经不收Smart的新车投保了,只能买一些小保险公司的产品,大家自己选择吧。有些地方的销售造谣,说非合作保险公司出险只能报销70-80%,不要被忽悠,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向保监会投诉。 购车建议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卖法,已经不存在砍价的环节,所以省去了过去跟4S店勾心斗角的环节。能建议的就是早买享折扣,但也要做好小白鼠的心理准备,遇到故障别崩溃。原厂推出了很多配件,例如玻璃膜、脚垫、行车记录仪、便携充电枪等等,唯一值得推荐购买的是挡泥板,四个一共¥199。如果走烂路,建议一定买。但要验车之后再去安装。 备用钥匙,选了一把巴博斯黑红配色的遥控钥匙,遥控钥匙+匹配工时费一共¥414。 玻璃膜,首先大家不用太担心紫外线的问题,合格的汽车玻璃都可以隔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了,贴玻璃膜主要是解决隔热的问题,夏天坐过特斯拉的人都懂。玻璃膜建议找大牌的正规店去贴,3M、威固、龙膜等等,只要是真货,隔热效果都可以。 行车记录仪我在用盯盯拍mini5和Z50,去买一条吉利预留口转C口的降压线,就可以使用Smart预留的接口供电,不需要考虑走线问题。其他正经大牌的记录仪也可以。 便携充电枪可以去海鲜市场找一下极氪、比亚迪等牌子的,公牛的也行,自驾游应急用。 放电枪,建议买公牛的。 用车分享 提车后第二天在停车场中遇到了无法挂挡的故障,厂家马上组织技术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态度诚恳且积极,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这些软件bug,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反馈给我。 Smart在操控方面不错,整个车很紧致,很整,转弯指向精准敏捷,过沟坎时就是duang-duang两声,没有多余的晃动。 已经跑了近千公里,累计充了124度电,剩余电量跟提车时差不多,实际百公里电耗大概13度以内,我一直在用舒适模式+中强度动能回收,所以市区内续航应该可以跑出近500公里的水平了,很棒! 跑市郊高速时测试了一下辅助驾驶,很顺畅,车道保持和跟车都很稳定,被前车加塞之后减速也很柔和,脚法十分的老司机。辅助驾驶退出也很柔和,不会有明显的冲击感,具体大家也可以去看@蔚蓝星球EV的视频。 最近使用中两次被碰撞预警挽救,一次前向,转弯时突然有一辆网约车冲过来,如果不是Smart刹了一下,应该就撞到了。一次后向,停车的时候,有个行人突然跑到车后,也被Smart一下刹住了,确实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