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省电新能源在25个对手中突围夺冠!江铃集团易至EV3都练了哪些硬功夫? 前几天,一场由中汽研主办,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指导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大赛(以下简称CEVC大赛)结束了西安站的比拼。来自国内15家主流汽车品牌的25个新能源车型同场竞技、分组厮杀,最终江铃集团易至EV3成功突围,斩获了小型纯电动车组综合冠军。过关斩将问鼎冠军的背后,这台来自江铃集团新能源的时尚纯电小车究竟都练了哪些硬功夫?我们一招一式来做分析。 9大关卡挑战,量产车直接参战 CEVC大赛不是简单的赛车性能比拼,也不是类似我们常见的场地赛车,并不是比谁跑圈更快。而是将消费者日常用车场景,归纳总结成了9个大项目,进行分组测试,计算综合成绩。9个关卡分别是:0-50km/h 加速比赛、0-200m 加速比赛、80km/h匀速行驶车内噪音、麋鹿测试、蛇形绕桩、40km/h 匀速行驶车内噪音、60km/h-0紧急制动比赛、综合性能比赛、长距离经济性能测试。 而且,该项比赛参赛车辆均是未经改装的量产版本,可以说是一场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的“PK赛”。而车手们不乏参加过CRC、CTCC等国内顶尖赛事并摘得桂冠的教练级职业赛车手。但江铃易至EV3则派出了自己试验中心路试模块负责人罗来新跨界担任车手,在同专业赛车手的较量中,凭借产品的优势,依旧拿下了冠军。 性能篇:高性能/高效率的永磁同步电机 对于日常城市驾驶来说,红绿灯起步加速到50km/h的场景远比大家在燃油车上经常挂在嘴边的零百加速成绩更有参考意义。所以CEVC大赛的性能测试比拼的0-50km/h加速和0-200m加速。 为了实现快速的起步和有力的持续加速,一个高效率、高性能的电机必不可少。江铃易至EV3采用的是一台永磁同步电机,额定功率35kW,最大扭矩150N·m,由于采用了新一代电驱技术,平均能量转化效率达到了90%,这也使得它在关于性能加速的两项测试中轻松夺冠,5.02秒的实测加速成绩比官方公布的5.5秒用时更短,在日常使用中,红绿灯起步,稳稳地会是第一个冲出去。 操控篇:纯电平台的天生优势 在关于操控的比拼中,麋鹿测试和蛇形绕桩是最能体现车辆操控表现和操控极限的测试项目。在这两个项目中,江铃易至EV3都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小组第一,而相比其它更高组别的成绩,同样是丝毫不逊色。以麋鹿测试为例,3.753s的测试成绩和广汽新能源AION S的3.695相差无几。 之所以有这样的出色操控表现主要是得益于天生“好底子”,江铃易至EV3是一台基于正向研发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相比目前市面上这个级别常见的“油改电”车型,有着更佳的前后平衡配重,电池包在中央地板平铺带来的低重心对于提升弯中极限有很大帮助。而电动助力加上前麦弗逊独立悬挂让江铃易至EV3在连续蛇形绕桩中,前轮指向性更强,车头响应快,配合动力响应迅速的电机,可以实现很高速的连续变道表现。 静音篇:综合隔音手段的成果 如果说让江铃易至EV3和特斯拉model 3比静音,差别会有多大?这次CEVC大赛上的实测结果告诉我们,在同样为80km/h匀速行驶的情况下,同一条道路上,测得江铃易至EV3的噪音水平为67.2dB,特斯拉Model 3的噪音水平66.0dB,可以说相差无几。 之所以能有这样越级的隔音表现,其实是由一开始从设计、用料、装配上就已经决定了。江铃易至EV3在开发阶段就注重于底盘隔音的设计,采用了低滚阻静音轮胎,搭配全车厚实的隔音棉和密封胶条,综合作用之下,才达到一个出色的NVH表现。 其实对于纯电动车来说,由于没有了发动机的轰鸣,对车内的NVH有着更高的要求,江铃易至EV3作为一台以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在设计之初自然会更多地关注到对于噪音和NVH上的优化。 续航篇:每公里只需1毛钱? 在CEVC的测试中,有一段总长216.6公里的“长距离节能赛”,完赛后江铃易至EV3仅耗电23.66kWh,平均每100km电耗仅为10.9kWh。以每度电1元的市价计算,每公里花费不到1毛钱。而同类型的燃油车的油耗花费,每公里最少也要7毛钱。拥有这样的长续航和低电耗,离不开电池包和电控的配合。 江铃易至EV3采用的是一块高密度的软包三元锂电池包,容量达到了31.9kWh,NEDC工况综合续航达到了302km。软包电池有着能量密度高,占用体积小的优势,对于江铃易至EV3这样的小型车来说,最大化了车内空间也最大化了续航里程。 高密度电池搭配上高效率的电控和动力系统才能最大化实现日常用车的“长续航”,这时候平均能量转化达90%的高效电机就为长续航做了很大的贡献。而在整车电控上,江铃集团新能源也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提供更高精度控制、更快的扭矩响应。 冠军之路,每一项背后都是硬功夫 可见,看似轻松的9个单项冠军和最终的综合冠军背后,满满的都是长久修炼出来的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