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最佳SUV日前,捷达官方宣布,其旗下紧凑级SUV——VS5将于7月12日正式下线,并同时开启预售。据悉,新车预计将于今年9月上市。在外观上,新车即使穿了“马甲”,仍能看到大众的影子。前脸为熟悉的六边形进气格栅,但内部却是镀铬点阵元素填充。品牌LOGO为全新设计,灵感来自“JETTA”首字母“J”与大众“V”字母。灯组与格栅为贯穿式设计,下部进气口为一体式风格,整体有一定肌肉感。
#全球实拍车日前福特PUMA,福特旗下全新小型SUV正式曝出官图。新车基于全新嘉年华平台打造,定位介于翼博与翼虎之间,预计今年年底前在欧洲上市销售,国内尚无引进消息。 新车外观更像“缩小版Escape”,内饰有12.3英寸数字仪表+悬浮式中控屏,动力搭载两种调校1.0T三缸发动机。
#全球实拍车宝骏也要出轿跑了😱😱😱 日前,宝骏正式曝光其新车官图,新车风格正是时下流行的轿跑风格。新车已正式被命名为RC-6,而此前内部代号为CN220C,与宝骏RS-5同平台打造,即全新R平台第二款产品。
#全球实拍车昨日(6月18日),广汽本田新款缤智正式上市,新车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延续海外版造型,前脸微调。动力加入1.5T发动机选项,排放满足国六标准。外观上,新款缤智延续了海外版新款HR-V造型。
#全球实拍车昨日(6月17日),比亚迪全新纯电动小型SUV——S2正式上市。新车造型与现款比亚迪元EV相似,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305km。 在外观方面,比亚迪S2采用了“Dragon Face”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其整体车身造型与比亚迪元EV相似,但在细节设计上有所不同。动力方面,该车将搭载最大功率为95马力(70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电池采用三元锂电池,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305公里,最高车速可达101km/h。
#全球实拍车日前,全新比亚迪秦EV官图发布。新车依旧采用了“Dragon Face”的家族式设计语言。续航里程方面,官方目前暂未公布具体数据。 在外观方面,新车与秦Pro比较相似,熟悉的六边形大嘴前格栅内部以矩阵式中网填充,两侧LED矩阵大灯采用了“开眼角”的设计,并于前格栅融为一体,科技感较强。下包围为贯穿式设计,对横向视角起到一定拉宽作用。
#全球实拍车日前,全新奔驰B级则在中国台湾上市,其B 180车型售163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5.9万),B 200车型售18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9.6万)。从外观来看,作为换代车型,新车基本采用了奔驰最新家族设计语言,但灯组却并未采用颇为争议的“三角眼”造型。 前脸抛去灯组,与全新A级颇为相似,有普通版和AMG运动套件版两种外观风格,普通版格栅内为双横幅设计,下包围风格相对内敛,而AMG运动套件版则采用单横幅繁星式中网,下包围风格更运动,两侧有风刀元素。
#驾驶禁忌知多少其实很多人开车时都会有意无意触碰到一些不规范操作,都是无意间的一个小疏忽就可能造成大错特错。比如!开车拧饮料瓶盖,开车时口渴了,要喝饮料,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拿起饮料瓶,单手去拧瓶盖子。拧不开,又低头看,这一来,前方有情况就来不及处理了。最好事先准备好盖子可以用手推开的饮料瓶,或者带吸管的饮料瓶。还有错过出口倒车,一不小心错过了出口,又倒车回来,或者在经过路牌时,突然刹车减速,甚至停下来看路牌、打电话问。这都是高速公路行车的大忌。 安全驾驶文明出行才能平安归!!!
#机油选购指南其实,选购机油并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机油等级越高越好,而是要讲究适用车主驾驶的原则,毕竟每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用车理念都不一样,一昧的追求机油价格和等级,有点得不偿失。当然,相比较于基础油来说,合成油肯定会比矿物油的品质要好。看自己车辆说明书标示的机油型号买准没错。
#你接受加价提车吗?加价提车是具有中国特色汽车销售市场的一种“潜规则”,“买车加价” 与其说是市场供求关系极度不平衡的结果,倒不如说是消费者热情拥捧哄抬的后果,如果大家都不去买那个车,看他还怎么加价?就像埃尔法普遍加价20-40万,为什么呢?因为明星喜欢坐是众多港台明星的指定座驾,土豪大佬的出行首选,大众就感觉好我也要坐,其实在日本本土这车也就二十万左右,在国内楞给炒到百十万。唉!强烈反对加价买车。
#机油选购指南机油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不同的机油种类也将决定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机油分为三种类型:矿物油、半合成、全合成机油三种。这三种类型的机油在稳定性、使用时间长短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说,矿物油每5000公里或每6个月就需要更换;半合成机油一般是7500公里更换一次;而合成机油是稳定性最高的,可以开到10000公里以上再更换,不过合成机油的价格也是最贵的。
#你接受加价提车吗?现在的车圈怪像就是加价买车,但是加价买车现象也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热销车型,4S店以等待时间过长为由,进行加价或建议消费者加装饰,以尽快提车。部分4s打出的优惠政策中,也附加了各类隐形条款,如需在店内上保险、店内保养等。对于有些急需提车的车主,加价提车或“变相加价”行为的存在有很高的容忍度,无形中也助长了4S店的这种加价风,现如今加价销售变成了一种市场行为。这是谁之过呢?哎!哎!哎!
#你接受加价提车吗?我们都知道4S店“变相加价”现象较为常见,新《办法》实施后加价提车现象依然存在,销售人员一方面夸大提车难度,另一方面表示选择加装精装的话,可以早点提到车,并表示,很多客户都选择了精装。对于提车心切的车主来说,自然“被迫”选购保险或是加装配置。而且现在4S店都不会明着加价,本着自愿的原则,都是让你选择加装饰“接受不了就不买呗,没啥好说的。” 加价违法,但多年来鲜有经销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受到处罚。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经销商卖车时“加价”或“变相加价”时,一般都不会留下把柄。直接加价,加出的钱不会体现在购车发票上;“变相加价”的话,从交易流程上看完全是合法的,买卖双方在知情的情况下达成买卖共识,从市场角度来看并不存在不合理之处。 哎!哎!哎!
#你接受加价提车吗?虽然加价提车违法,但却很少有经销商因此受到处罚。经销商在卖车时的“加价”或“变相加价”,并不会体现在购车发票上,从交易流程上看是完全合法的,客户并没有为车多付钱,而是另外购买了“想要的”配置。 4S店在搭售保险或者其他配饰的时候,并没有“强制”要求客户选择该条件。若答应这些条件,就可以早提车、提现车,不答应,就不能保证提车时间。为了早点提车宁愿加价,就变成了消费者和4S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局面。 经销商私自规定加价提车的做法属于违法行为”,有违公平交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产车这几年品质提升很快,如吉利、长城、比亚迪、奇瑞、江淮汽车等,这些消费者都有目共睹,这些品牌给国人展示了中国人的骨气,也给世人展示了中国人造车的实力,国产汽车在总体质量上,跟前几年相比有很大提高。
#你接受加价提车吗?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款车能不能加价或者能加多少价,一方面取决于4S店,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消费者自己的意愿,毕竟就算你不买车,没人可以逼你去买,也没有人逼你只能买加价的车。 很多人表面说4S店加价无耻,但实际上却为了提车还是乖乖加价,交完钱后继续骂4S店无耻。 加价是市场正常的行为,法规很难去真正限制。一个巴掌拍不响,消费者别过度追捧加价车才是正道。一开始表面加价并不可耻,但是那些签完合同后才说加价的才是真正可耻。建议消费者多通过消协或者其他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千万别冒着盲目跟风的心态去加价买车。有没有加价,跟是不是好车,还真是两码事。反而是那些没那么热门的促销车,更有机会捡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