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你的欢笑,我拼尽所有!
释然
上个月中旬,给父亲买了一辆别克英朗,在我装修这个车的时候,上了架子,就看了一下这个车的底盘,并且连续发了两个帖子,说了我对这个车底盘的不满,用了‘软、薄、脆’这三个词进行了形容,之后呢,就有几个车友,出来反对,其实这个真的无所谓,每个人都有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认知,这个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有车友问我,英朗不好,你怎么不去买BBA啊?你怎么不拿你的血汗钱去往你的血汗啊?如此之类的话,让我真的是很费解,也很搞笑,好了,我现在简单的给各位汇报一下这个车的用车感受。 首先,这个车是我选的,当初买的时候,预算是不高于15万就行,看车的时候,先去的是二手车市场,但是我的父亲在看车的时候,有一种明显不喜欢二手车的感觉,于是转了一会儿,就转到了附近的新车2级店,里面品牌比较多,有四五种,一进门销售就给我父亲玩命推介吉利全新帝豪,我也看了,配置特别高,而且价格也便宜,不到9万,父亲不懂车,觉得吉利这个车确实不错,当天,很中意吉利这个车,然后看完就回家了。过了两天,我又去这个店里商量价钱,就看到了后面放的这个英朗,上去看了一下,配置和吉利比,真的就是毛坯,当然了,价钱也比那个吉利便宜差不多1万,但是呢,我的父亲现在55岁,车上的配置,他可能只会用到灯光、空调、雨刷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其他的360环影、540上帝之眼、自动驾驶,甚至座椅加热都几乎用不到,而且电子元件越多,故障率也会随之有所增加,考虑到这一点呢,我就相中了这个英朗,这个车的配置虽然不高,但是满足了父亲的使用需求,于是呢,在我的建议下,就买了英朗。在这呢,我一定要说一下,不选吉利不是因为主观意识有什么偏见、不满,只不过是因为英朗更适合我父亲。 车回来以后,所有的手续、装修都是我一手操办的,最近也一直是我在使用,20多天,跑了1000公里出头,今天详细的说一下用车感受。 首先,油耗方面,一箱油跑了530公里,补满用了37升,是320多块钱,一公里6毛,差不多是百公里7升油,表显和实测基本一致,800公里以后,表显就成了6.6升每百公里,这个油耗很满意了,毕竟这还没做首保,预计做了首保以后,能低于6.5,油价如果再降,这个车的用车成本还可以,真心不高。 然后呢,是动力方面表现,开了一段时间以后,习惯了这个车的性格,感觉动力还行,有点吃力,但我还没感觉到难受,平稳加速真的可以了,毕竟他只有1.5的排量,跑到100公里以上,转速也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平路时速120转速2500左右,再往上跑的话,转速上升的会比较明显,也就代表这个车跑的有点吃力,毕竟只有110多的马力。我没试过,但凭感觉,这个车的极速应该在180左右,上190应该需要很理想的条件,我开这个车最快是150多,还能往上,但是没敢。 隔音方面,低速铺装路面还行,速度到了120以后,就让人很不舒服了,发动机噪音还行,胎噪和风噪真的挺大的,对于这个现象,我的解决办法是稳驾慢行,这样车轻松,人安全,人车永平安。 驾驶感受,首先,这个车高速时还是比较稳的,美系车这方面一直做的还行,当然,离地间隙小和轮胎宽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这个车在正常行驶过弯的时候,表现的比较一般,底盘给的反馈真的是比较软,支撑力不足,过非铺装路面,更是信心不足,底盘很低,下坑上包减震的伸缩幅度都比较大,所以,大家在走烂路的时候一定要慢,免费心痛。 再说一下舒适性,这方面就中规中矩,前排扶手箱胳膊够不到,所以长途有点累,后排空间还行,所以乘客还算舒服,这个级别的车,英朗座椅的尺寸、用料、软硬都算比较良心的,所以没有什么明显的槽点,当然了,也没有什么太明显的优点。 最后呢,说一下选这个车的理由,首先,价格,这必然是一道铁门坎,直接圈住了我们选车的范围,民用车选车,性价比真的很重要,所以呢,买车前一定要去了解这个车的缺点,这个很重要,你能接受他的缺点,你再买单,接受不了,咱们就再看看,英朗这个车,性价比还行,上路9万,硬件也还行,软件也够用,也皮实,关键这玩意保有量还大,这么多人买,说明还是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当然,这种情况不是那么精准,但冷门车你尽量别买。 其次呢,是经济性,买劳斯莱斯的人可能大部分不在乎养车费用,但买英朗的应该大多数人会在乎这点,油耗低,保养便宜,不爱坏,这三点这个车都满足,日本车凭借这三个点,都成什么样了! 好了,字数满了,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也热烈欢迎您多给小弟指点指点,前两天小弟又买了个摩托车,过几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摩托车的用车感受,好了大哥们,散会。
昨天已经简单的说过了这个车的一些感受,今天只想再发点图片让车友们看看,顺便再啰嗦两句。 自己昨天做的隔音施工,喷的是底胶,类似于底盘装甲,到硬度没有底盘装甲的高,一桶我是35买的,总共喷了4桶,有点厚了,喷3桶刚刚好,是要连后备箱下面一起喷的。 图片第一张,是后防撞梁,真的很薄,我本来是打算换一个,让修理工看了,人家说别管了,你的大梁也不行,换个厚的防撞梁,发生碰撞,大梁也要变形,并且和我说别想那些,咱们不撞 第二张是后横梁,厚度是用普通垫片做的对比,些许比那个垫片后那么一点,这玩意您也别和我犟,你找个稍微好点的车挂起来和英朗比一下你就知道了,过两天,我把我的凯迪拉克挂起来也让您看看底盘,别克和凯迪拉克这都是通用公司的东西,顺便再拍一下同级别的卡罗拉。 第三张图是一个塑料拉杆的照片,我找了,貌似只有后轮有,前轮是铁的,这玩意,就是叫工程塑料?我觉得对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第四张图是做了隔音和原厂铁皮的对比,灰色的是做了隔音的效果。 第五张是前轮的悬架系统,自己看,基本全是铁制的,而且又细又薄,我目前不清楚同级别的车是否都是如此,有机会挂起来看看别的车,英朗我说是因为这玩意我花钱买了,别的车我没买,所以只拍照,不评价。 第六、七张就是底盘做工和一个整体的效果了,我感觉给我焊尾气的就是一个别克工厂的实习生。第七张整个底盘,几乎没有做防护,就是铁皮上打了最基础的底漆。 最后两张照片,是隔音施工时候照的,自己动的手,卖相还比较满意,反正肯定比那个焊排气管的强。 上次我说了这个车的动力弱,但是在等红灯的时候,如果你旁边是一辆小日子过的挺好的2700,他要是不玩命跑,你一定比他快,速度起来了还行,也不是那么不堪,否则我为什么要买它? 总体来说,这个车全是皮实耐造的,但是走烂路一定要慢、稳,一是底盘真的太低,二是对底盘没有足够信心,告速跑起来还行,这个级别里面还算是比较稳的,130也没感觉到飘,还有一点就是吐槽一下这个车的天窗,一个按键控制两项开合,关的时候真的很不顺手,新手很容易关不住。 这车别买1.3T,这车别买1.3T,这车别买1.3T,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好了,散会兄弟们!
22年3月中旬,在我家当地给父亲提了一辆21款1.5L顶配英朗,现在我把这个车的一些用车感受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供您参考。 动力,是真的不够用,如果您想买这个车,建议一定先去试驾一下。内饰、空间这些很直观能看到的东西,我就不赘述了,主要说一下油耗和底盘。 油耗,如果你佛系一点,而且技术还行,在像我家这种小镇开,大概是7个左右,拥堵的话你就别考虑油耗,那真说不准。 重点说一下底盘,我真的想不通,后轮没有内衬是因为什么?难道就是因为它便宜?刚出来也是12万多的车啊,没有内衬,没有颗粒胶!走在路上,小石子儿打上来真的很心烦。再就是底盘目光所至,几乎都是铁的,只有一处用的铝,可恶的是居然还有塑料支臂!!!真的是大开眼界!!!防撞梁很薄,毫不夸张的说,你踹一脚它都得折,大梁都很薄,拉杆很细,反正整个底盘就突出了三个字,软、薄、脆!!!遮住车标,你分不出它是美系还是日系!!! 后期自己做了隔音,实在是受不了那种噼里啪啦的敲击声。 底盘照片给大家奉上,你们自己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