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ID.4 X车主·车龄3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米粑粑粑
由于去年搬了家,每日通勤的距离直线增加,上下班单程在30km+以上,看看刚过10w公里的迈锐宝虽然状态还不错,但是烧油烧的肉痛,所以早早的就开始研究电车了。车其实算每个家庭的大件了,选车还是要慎重,选车的第一步还是要从钱包开始。。。。。 先看7w以下的吧,也就那几个品牌什么国民神车那些,看看那些碰撞测试,直接2箱变0箱,几个新势力销量虽然不错,但是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始终觉得不靠谱,我们不能做小白鼠。 价格在10-13W之间的选择也不多,BYD太丑,没法接受这个名字,直接pass,后来在万达有个CHUANQI的专营店,爬进那个Y里去第一个感觉空间真是大,老婆来了一句像面包车,我直接领会到精神,立马下车走人。这车外观看来不成熟,不稳健,后来还去看来一些其他的国产品牌,虽然口碑还行,但是也下不去口。 再看15-18W选择更少,只有xiaopeng的那个G3,外观没法评价,有时候觉得丑,有时候觉得一般,前面太扁,尖嘴猴腮。还有哪些所谓的智能配置,也是不痛不痒,稍微有点要求就要上18w+了。这个价位有点兴趣的就是那个2w抵4w的那个X跑,后来就到处收订单,加了车友群潜水,网友们提车了看看他们的反馈,结果看到的让人大吃一惊,各种低级错误层出不穷,座椅颜色搞错,少装漏装零件再低头想想自己的钱包,都是在别人看阿拉斯加的鲸鱼跃出海面的时候我在搬砖;在别人看南太平洋的海鸥正在掠过海岸的时候我在搬砖;在别人在看北极圈五彩缤纷的极光的时候我还在搬砖挣来的,现在想想那些砖是真的烫手,以至于在我手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潜意识里钱包告诉我要谨慎,于是我果断的拉黑和退出了那些车友群,直接pass掉了。 最后的20-23W这个区间是我最后的倔强,我在论坛里忽然看到了大众的ID系列,有个车友说他拿到的ID车型的耐久测试报告,27W公里500次快充,电车损耗3%。这个数据深深的打动了我,我开始注意和进一步了解大众ID的相关资料了。造车不是砸钱就能砸成功的,需要底蕴,需要积累,需要市场的检验。而ID恰恰是最符合的那个。ID车型其实在欧洲已经是销量第一,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大众的品牌的造车的经验毋庸置疑,再加上德国血统和理念的加持,这些是国人所缺少的,国内的车企这几年在WXL的带领下,确实成长了不少,但我个人觉得还是需要继续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未来新能源市场也必然是国内领先世界一大截,但目前来看只有大众的ID才是我个人觉得最正确的选择。 整个的提车过程下个帖子再发表吧,哈哈。。。。
诚意是很有诚意,但是运作模式很让人担心,其他新势力都是直营,零跑还是选择老的模式,有合作,有代理,服务参差不齐,后期会大打折扣。。很喜欢,但不是很看好。
四三车库:探店零跑体验中心,C11实力不俗,T03小巧灵活